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太她只是嘴甜(288)+番外

作者: 行期一 阅读记录

顾央冷哼:“我太太需要他照顾?”

穆冉斜他:“那是因为你跟我离婚,没办法照顾我啊。”

顾央:“......”

理亏,扛不住。

过了过,他手轻轻抚在她小腹上,问她:“很难受吗?”

穆冉是一个自立性很强的人,会接受朋友老公的照顾,一定有不得已之处。

穆冉埋怨地说:“也还好,吐得不是很厉害,只是之前没有胃口,闻不得油腥。现在胃口好多了,就是特别容易困容易累。”

顾央听了这话,心里悔恨心疼交织,一边还不满地道:“你们校长怎么回事,你这种情况还让你带队。”

穆冉却不觉得怎么:“总要有人去的,元旦假期,大家都有事,只有我孤家寡人的,我不去谁去?”

顾央觉得她每说一句话都是在往自己心口扎,又看她有些疲惫,问道:“累了吧,要不你先睡会儿,醒来咱们再去吃些东西。”

穆冉早就累了,这是乍然看到他在,才精神起来。

又哭了那么会儿,又说了这些话,就有些抬不起眼皮来。

顾央蹲下去给她脱了鞋子,扶着她在床上躺好,又拿毛巾沾了热水给她擦掉脸上的泪痕,穆冉都乐了:“我又不是不能自理,这么小心做什么。”

顾央不管她说什么,自顾自弄好,最后给她盖上被子,自己坐在一边专心看她的睡颜。

她只简单说之前没有胃口,可人却足足瘦了一圈。

顾央越看越觉得自己该死,什么时候不好,偏偏这时候跟她生气。

看了好一会儿,那种即将为人父的喜悦才涌上心头。

他想过自己会有孩子,也期待着这个孩子,可是真正到了这一刻,那种骄傲激动却是怎么预想也想不到的。

这是他的孩子,他和穆冉的孩子。

他们和自己的血亲缘分都薄,可这个孩子不一样。

这是他们的至亲,他们的血脉,他们是一家三口,无论什么都不能分割的一家人。

他也曾经想过,等他有了孩子,该要怎么教导。

他不会是一个慈父,可到了这一刻,他只希望她能顺利出生,健康成长,拥有自己快乐平顺的一生。

他不需要她多出色,只要她很幸福。

他读过那么多心理方面的书籍。

书里面说,孩子是父母一部分的延续,父母会在孩子身上投射他们的影子。

所以他希望是一个女儿,这样穆冉会在养育她的过程中弥补一部分曾经受过的伤害。

就这么想着,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小穆冉在地上乱跑,牙牙学语。

自顾自笑了一阵,他心中又升起了强烈分享的欲望。

很无聊很幼稚,可他就是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虽然身边围绕着很多人,真正能分享的人并不多,他先在周檀他们在的那个微信群里假装不在意地提了一下。

想了想,最后又给顾长庆发了个微信。

【爷爷,我要当爸爸了。】

穆冉睡的很沉,睡了很久,如果不是太饿,还能睡更久。

肚子饿的时候看见顾央,心情很不好。

她本来就不是一个大度温婉的人,加上孕期荷尔蒙分泌,她变得更加易怒又娇气。

她一个孕妇,居然被饿醒,怎么想都觉得自己很可怜。

顺带着怒气就延伸到了孩子爸爸身上。

——哪怕她之前还觉得是自己伤他至深,可是昨天他先服软后,她已经选择性遗忘,觉得自己占领了道德高地。

还好顾央一早让人送来了早餐,中式西式摆了一桌,加上顾央那殷勤到几乎做低伏小的模样,穆冉这才“屈尊降贵”、“勉为其难”的吃了些。

吃完饭顾央带着她去产检,从出医院到回家,那张B超单快被他盘出了浆,穆冉也不知道那个顶多核桃大的小不点有什么好看的,能让他这么一看再看,这未免也太夸张了点。

很快她就发现夸张的不只他一个。

晚上他们就被顾长庆叫回了老宅。

穆冉原本不想去,她本身和顾长庆没多少交集,但对这位乐观豁达的老爷子感觉很不错,可是秦思月对她可算不得多么慈爱。

顾央哄她,两位老人刚刚失去独子,知道家里要添新丁,他们作为后辈起码过去一趟,让他们高兴高兴。

这就是顾央,不管心里想什么,最起码的礼数上绝不落人口实。

在顾央一切有他的保证下,穆冉才同意跟他过去。

果然吃完饭,顾长庆夫妇就开始提出很多出于关怀的要求。

比如说让他们版回老宅住,顾央工作忙,起码穆冉得回去,好方便他们照顾。

对此顾央慢悠悠地拒绝,穆冉工作的地方和这里一南一北,比他更不方便,甚至于公寓都嫌远,何况这里。他们之后回搬到别墅那边去,离学校近一些。

顾长庆和秦思月齐齐诧异:穆冉居然还要工作?!

倒不是说怀孕后不能工作,圈子里很多太太怀孕后也会经常出席一些慈善晚会之类的活动,但是朝九晚五的上班,可从来没有过。

之前她想上班,就当是体验生活。

现在既然怀孕了,他们这样的家庭,当然是以安胎保养为主。

对于他们的想法,顾央深表赞同,他也不愿穆冉太劳累。

可即使没有问过穆冉的想法,他也知道她不会同意。

而且他喜欢她专注备课时认真的模样,工作受到赞许时骄傲的样子,喜欢听她跟他讲学生闹了哪些笑话,也喜欢听她抱怨倾诉工作中遇到的小烦恼。

因为这些时候的她是鲜活的,他很想说她慢慢痊愈全是因为他的爱,却又心知肚明,是这些鲜活慢慢充盈了她的生活和她的心,她才终于从那个厚厚的壳子里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