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太她只是嘴甜(294)+番外

作者: 行期一 阅读记录

网友1回复:本以为大家都是社畜,原来小丑只是我自己。8782赞。

网友2回复:我不相信世上竟有这种好事,因为我没有遇到。8482赞。

网友3回复:接9999。7237赞。

网友4回复:接9999。6972赞。

网友5回复:接9999。5224赞。

下面一连串的接9999,小姑娘也回复了一个沾沾喜气。

同一时间,小镇上蛋糕店的收银小妹和面点小妹也在看这个话题。

面点小妹问:“丽姐,咱们老板算是巨有钱的人吗?”

收银小妹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下,摸着下巴说:“显然不是吧,姐夫开的车不是才好几十万?”

开好几十万的车在她心里算有钱人,但是在网上连有钱人都算不上,怎么能算巨有钱呢?

“可是.......”面点小妹说,“她养活了我们两个废人诶!这还不叫有钱吗?!”

收银小妹:“.......”

这话她很难评。

见过应聘收银干了三个多月,直接变身老板的吗?她就是!

见过开店五年,赔了四年半都有人包圆,还给发年终奖的人吗?她就是!

她压低了声音:“这是咱们的商业机密,不要让别人知道。”

面点小妹连忙点头。

收银小妹说:“而且我们也不是废物啊,上个月,上上个月,咱们就开始不赔钱了啊,至少说明咱们也很努力了!咱们再努力一把,争取冉冉姐年底回来的时候不赔钱吧!”

面点小妹猛点头:“对啊!不然姐夫给的红包拿着都很亏心。”

收银小妹郑重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加油!”

面点小妹眼含热泪:“努力!”

收银小妹、面点小妹:“奋进!”

在车上的穆冉不知道自己的两个员工正在下决心为自己拼搏,她身体随着大巴轻微晃动,陷入了一个梦境,梦里她回到了小镇上。

正是小镇的雨季,她才十二岁,还住在青石板旁的砖瓦房里,安妈妈做好了饭菜,她饿得不行,想要动筷子被安妈妈温柔地制止:“等一等,还有人没来呢。”

“有谁会来啊?”她眼睛盯着眼前的饭菜咽着口水。

木门敲门,她过去打开,有人执着伞站在外面。

她抬头就看到一双温润的眼睛,清隽的男人一手举着雨伞,一手抱着一个小男孩,站在那里,温柔地看着她。

安妈妈从厨房探出头,喊了一声:“然然,傻站着干什么,还不赶快把阳阳接过来,顾央又抱孩子又打伞得多累?”

男人笑了一下,回道:“妈,没事,我不累。”

为什么他会这么称呼啊?穆冉不懂。

可在梦里,她忽然就反应了过来。

这是顾央,她的顾央啊,随着这个认知,她瞬间长大,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梦里好像一切不合理都寻常。

顾央带着阳阳在院子里坐下,刚才的雨忽然就变成了晴天,安妈妈又端出来两盘菜,也坐了下来。

阳阳不肯吃青菜,穆冉梦里也一样严厉,教训了他两句,就被安妈妈制止。

“吃饭的时候不要吵小孩子会影响他胃口的,再说了,他这样还不是随你?你小时候也一样不爱吃青菜的。”

阳阳有了靠山,立马得意起来:“原来妈妈你以前也不吃青菜,也不是个乖小孩!”

她用眼神让顾央去教训他,结果顾央只是笑,根本不开口帮她。

她有点恼,可是那恼也像是被阳光下的泡沫,因着有恃无恐而稍纵即逝。

江南小镇寻常的院落,院里摆着一张小桌,桌上摆着几盘家常菜。他们坐在梧桐树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安妈妈哄着阳阳好歹吃一点青菜,阳阳把脑袋撇到一边装作看不到。

穆冉又想要生气,可是顾央在桌下握着她的手,对她轻轻摇了摇头。

真好啊,她爱的人和爱她的人都在,岁月就这样无声流淌。

小姑娘看完了帖子,回头看到这位穆老师不知道做了什么美梦,闭着眼睛脸上却带着笑。

那笑容那么幸福,让她看着都不由自主也跟着笑了起来。

--------------------

写这一章最重要的是加班那件事。

凭什么加班给你们登记,小说里看到加班也会很生气,有红包当然另算哈哈哈哈。

第144章 番外 最好的安排

=================================

虽然现在算是定居在国外,不过由于新娘的的亲戚和朋友大部分都在国内,秦政的婚礼是在国内举办的,不铺张不奢华温馨又精致,处处可见用心。

穆冉也是被邀请的宾客,坐在草坪的长椅上见证了他的幸福。

仪式后,新娘被好友拉着去拍照,秦政的亲戚朋友不多,倒是一个人闲了下来。

见到穆冉一个人坐着,走过来坐在了她的身边。

穆冉有些感慨:“没想到你会邀请你的父亲。”

秦政看向那边明显带着一些局促的苍老男人,说道:“他对不起我,却到底生养了我一场,我以后不打算再回来,最后一面,不如让他放下心来。”

穆冉沉默了会儿,说:“你总是这么宽容又豁达。”

她还记得,那些年秦政母子三人受过的苦。

这样的父亲,哪怕不愿意共苦,抛弃了他们三人,最起码也该付赡养费出来,尤其秦政的弟弟是那种情况,只是康复的费用就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秦政笑了笑,看向她:“既然知道我是这样的一个人,就不要再自苦了,难道我会真的怪你?”

穆冉手抓紧了手包,脸上闪过一丝仓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