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生活系统暴富了(126)
“小何?”见来人是何辛,袁奶奶疑惑了下,“我记得之前,好像是个小伙子跟我联系的啊?”
“哦,他临时有事来不了,就让我来替他了。”
最近有好几个刚失业的年轻人到驿站注册了代理人,原本这活儿是不需要何辛的,只是今天人手紧缺,她就应急顶上了。
也是奇了,自从驿站办了几次二手市集活动之后,这上门断舍离的服务,突然就火了起来。
盖因小区的居民们突然发现,既然这二手摊位费并不贵,自己为啥不也来卖卖家里的闲置呢?
但是吧,在摆摊前,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大部分人回去粗粗一翻,就发现,家里积攒的东西看着不显,一收拾就发现实在太多了,怎么整理、怎么挑选出可以卖的东西,都十分令人头大……
那天在二手市集上,俞静生意红火。
大概是心情太好了,她顺嘴和很多客人说了自己在驿站下单“上门断舍离”的事,顿时就成了个现成的活广告,让很多人都动了心思。
于是,就有人“盯上”了驿站的这个上门断舍离的服务,反正最后卖闲置也能赚钱,代理断舍离的这点费用,就当前期投资了呗。
原本这类委托很少,只要宋凌一个人就能搞定。
现在“上门扔东西”突然火了,宋凌和几个兼职的年轻人都忙得不可开交,每天的断舍离委托源源不断。
而那些被舍掉的二手物品,最后大多数又会在二手市集上流通,形成了一个无限的循环……
对此,除了烦恼人手不足,宋凌倒是喜闻乐见:
现在很多人喜欢把不用的东西囤积在家里,又积灰又占空间,还浪费资源。
通过“上门断舍离”+二手市集,可以让二手物品“活动”起来,形成良性循环,又环保又省钱,还能加深邻里之间的交流,完全符合了她建立驿站的初衷。
后来,甚至还有隔壁小区的居民特意跑过来参与二手市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
何辛收回思绪,笑吟吟地将蜜瓜递给袁奶奶:
“袁奶奶,这蜜瓜可甜了,您尝尝。”
她并不立即进门,而是站在玄关,熟练地从帆布袋里掏出了两个鞋套,套好之后才进了屋。
“来就来,还带什么水果,你这孩子!”
袁奶奶虽然嘴上这么说,面上还是很高兴的,转身将蜜瓜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把一盒点心推过去让何辛吃,又要去给何辛倒茶。
“奶奶您就别忙了,我刚吃过早饭,现在饱着呢。”
何辛边坐下边打量着袁奶奶家的环境:
这是个两室一厅的房子,装修风格很有年代感,一看就是好多年前的审美。但因为收拾得干净整洁,一点不显得陈旧,透着一股温馨又舒适的氛围。
何辛的目光在客厅那天蓝色的老式沙发上停留了下,看到沙发上铺盖着的白色镂空花纹罩子,一问是袁奶奶自己钩的,顿时就觉得袁奶奶是个挺有品位的老太太。
“奶奶,您要我帮你收拾什么东西呀?”
她环顾四周,这屋子看起来挺空旷的,好像也没多少杂物,和她来之前预想的完全不同。
袁奶奶一听,慢慢站了起来,“东西都被我收起来了,先进屋看看吧。”
原本老两口住的是主卧,只是老伴儿去世后,袁奶奶觉得大卧室太空了,就自己搬到了次卧去住。
而主卧就空了下来,除了留着给偶尔回来的儿女住,基本上就成了置放东西的地方。
何辛跟着袁奶奶走进主卧,看着和客厅一样干净整洁的房间,还没说话,就见袁奶奶走到墙边一个顶天立地的四门衣柜前,一个接着一个的,把几个橱门都给打开了。
一旁的何辛,走近往衣柜里看了一眼,一时间瞪大眼睛,完全惊呆了。
好家伙,这衣柜可真是深藏不露啊。
打开的衣柜里内容非常丰富,有的里面挂着衣服,有的里面叠放着衣服,全装得满满当当的。
虽然摆放得井井有条,丝毫不乱,但这大量的各式衣物集中在一起,乍一看还是有种视觉上的冲击。
袁奶奶又颤颤巍巍地走到床边,弯下腰把床单一掀开,“这里头也有。”
何辛顺着床单掀开的方向,蹲下去往床底下看了一眼,又是吓了一跳:
好家伙,全是各种材质各种花色的床单被褥。这藏得可真够深的。
袁奶奶家的家具都是自己找木匠打的,俱是顶天立地,又高又大,连床也是高架床,床下的空间很大,何辛都不敢想里面塞了多少东西……
不管怎么说,先把东西拿出来吧。
何辛定了定神,把客厅的沙发茶几稍微挪开了些,又跟奶奶要了个干净的大床单铺在客厅的空地上,然后就开始一趟趟地从柜子里把衣物搬运出来,很快就把客厅给铺满了。
接下来,何辛就让袁奶奶拿个小凳子坐在一旁,一件件地和她清点每一件衣物。
何辛就近举起一件西装外套问道:“奶奶,这是您以前的衣服吗?”
“嗯,年轻时候买的,现在穿不了咯。”
“怎么会穿不了,现在也很流行的。”
何辛摸摸厚实的衣料,这么好的衣服,直接扔掉或者卖掉,都挺可惜的。
用现在的眼光看,这外套就相当于复古风,保存得也很完好,完全可以继续发挥原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