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生活系统暴富了(162)
这些书反正她也不会看,放在家纯浪费,不如贡献出来造福一下大家。
唐欢有些惊喜地应了一声,抱着一摞书就兴冲冲地走了,阳光小站里就只剩下了郑晴一个人。
何辛环顾左右,“宋凌呢?她又接单去了?”
郑晴摇了摇头,“没有,去做志愿者去了。”
什么?又去做志愿者了?何辛不由感叹:
“这家伙的精力可真够足的,又要顾着驿站,又要搞活动,又要接代理,又要做志愿者,换了我可受不了这么高的强度……”
听何辛这么说,郑晴的眼神闪了闪,面带犹豫:
“那个,我不知道该不该说,宋姐她……”
“宋凌她怎么了?你直说没事,我不会告诉她的。”
何辛还以为郑晴要吐槽宋凌什么八卦,立马来了精神,开玩笑道。
“其实,”郑晴有些欲言又止,“最近驿站活动比较多,宋姐的工作量已经超负荷了,脸色也不太好看,我问了她几次,她老是说没事没事……”
说着,郑晴脸上流露出几分担忧,“我就怕,她这样忙下去,会把身体累坏了,何姐,你能不能去劝劝她?”
何辛听了一愣,眼睛一眯,表情也严肃起来:
“郑晴,你们俩认识得久,她之前是不是也发生过类似的事?”
郑晴点点头,“上次她住院,其实就是因为忙着给猫舍搞活动,才累病了。”
她这么一说,何辛也想起来了。
这件事她也有印象,那会儿她和宋凌刚熟悉,听说宋凌住院了,还去医院看望过一次。
好家伙,原来还是有“前科”的,怪不得郑晴看起来这么担心。
“别担心,回头我找她说说。”
“嗯。”
何辛想了想,又对郑晴嘱咐道:
“虽然这话现在不该我说,但你们也是一样,如果驿站事情太多忙不过来,就推掉一些,天大的事儿也没自己身体重要。”
郑晴摇摇头,说道:
“我们都还好,宋姐她就是卷自己,不会影响到我们。”
“不过,”她也给何辛透了个底,“我也觉得,咱们这业务拓展得确实太快了,各种事情越来越多,现在的人手是有些……不太够。”
何辛惊讶道:“既然如此,为啥不赶紧招人?”
她看了下最近驿站的事务安排,不由眉间一跳:
好家伙,除了两个专职裁缝的老师,驿站一共就四个人,还要分白班晚班。
阳光小站基本不能离人,其他几个区域也要有人时不时看着,每周安排的活动还这么密集,这么多活儿谁干得完啊?!!
这样下去,驿站的运作是要出问题的。
……
何辛给宋凌发了个消息,约在了四季咖啡馆,点了份奶油培根意面和咖啡,就坐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饿,实在是太饿了。
今天一天下来,她大概跑了十来家书店,有近的有远的,把电动车都骑得没电了,最后是半路推着回来的,可想而知走了多少路。
可惜,即使这么努力,也还是没能如想象中的那样,帮沈檬把书推荐出去。
何辛看了一眼进展缓慢的进度条,冥思苦想起来:
她对图书这个行业实在是不怎么了解,但也知道,很多时候一件商品之所以火起来,不仅靠其本身的质量,在这个网络时代,更多靠的是营销的力量。
她这么想着,一边叉起面条往嘴里塞,一边拿着手机,打开了杨真的微信,看了下她发给自己的关于《盛夏的你》的具体营销方案。
目前,出版社的第一批赠书已经到位,豆角网的一些网友,以及小粉书的几个读书博主都收到了书。
但因为出版社经费有限,只赠书没给广告费,所以对方还没开始推荐。
豆角网的点评是陆续有了一些,但评分太少,并不具有可信度。
出版社官方的公众号倒是出了一篇专题推荐的文章,质量也不错,极有可能是杨真亲自操刀撰写的。
但何辛点进去看了下,他家本身粉丝体量并不大,阅读量也不高,感觉靠这个宣传来卖书,希望不大。
至于几家大型书店,确实也给了《盛夏的你》一个还算显眼的位置,但最近出的新书比较多,治愈系的封面在一众封面中也不算抢眼,宣传效果不太好说。
而且,经过一天的书店考察,何辛对于实体书店是同情大于信任,靠书店给书混个口碑还行,但销量的话还要靠网络营销这块……
何辛嚼着面条,一时有些无滋无味的:
实在不行……要不,还是金钱攻略吧。
但是,如果沈檬知道自己要花钱给她的书做宣传,一定会不开心吧?
虽然以她俩的关系,花点钱也没什么,但沈檬一定会觉得给自己添了麻烦,说不定又会emo了。
也是考虑到这一点,何辛才首先选择了去线下书店推书。
所以,到底要不要花点钱给书做推广呢?
何辛一时有点拿不定主意,正纠结着,宋凌来了。
她抬头一看,就看到了宋凌脸上挂着的两个大大的黑眼圈,顿时明白了郑晴为什么那么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