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生活系统暴富了(180)
谢萱在这方面并不讲究,觉得书店的店面环境不必太好,关键在于书籍的内容和陈列。
她干脆比当初宋凌装修还节省,说只要刷个墙,安装一批书架就行。
何辛简直震惊了,虽然说要精简支出,但你这也太精简了吧。
“小谢,你也别太省了。”
“现在的人很看重书店的氛围感,店里可以不装修得特别精致,但那种文艺的感觉一定要有,这样才会吸引人来拍照打卡,而打卡的人多了,总是会有些消费的,这点钱还是值得花的。”
“该花钱的地方就花,我要是想省钱,大可不必投钱在书店上。”
“小谢,我想看到的是一家兼顾理想和现实的独立书店,对自己有点信心,放手去干,别怕,咱可是奔着H市文化坐标的目标去的。”
何辛说得信心十足,就差把“姐有钱,不够再给”这行字写在脸上了。
谢萱噗嗤一笑,想起了自己的许多亟待实现的设想,不由也有些浮想联翩。
乘风书店的公众号后台,现在每天都能收到很多网友的留言和私信,询问什么时候开店。
一想到有那么多人在期待着乘风的重生,她一时间眼神清亮,闪动着几分坚定。
就当作是给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吧,最后一次,努力去做想做的事。
*
何辛可不管谢萱下了什么决心,反正钱已经投出去了,开弓没有回头箭了,之后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也就不贷款焦虑了。
不过,除了在找房子这件事上出了点力,何辛没有再插手书店的任何事。
这次和开阳光驿站不同,是她第一次正式地做投资,既然谢萱已经计划完备,把资金给到位之后,她就放手让谢萱去做了。
至于她自己,正在系统的鞭策下,积极地四处搞环保呢。
从甘肃种树回来后,宋凌一直对种树念念不忘,整天念叨着“我种下的小柠条也不知道发芽没”。
何辛见此,突发奇想:
“你要是还想种树,咱附近不就能种么,就说咱们小区吧,虽然住了那么多人,但绿化率也不高啊,平时连个鸟叫声也听不到。”
宋凌有些无语,“姐,这小区的规划,是咱们能插手的吗?”
何辛不以为然道:
“哎呀,不要凡事都给自己设限嘛,我之前都查过了,只要物业和小区业主都同意,这树还是能种的。”
“你在想peach,楼下的停车位本来就不够,平时都要靠抢呢,谁会把地方让给你种树?”
让物业和全体业主都同意?知道这事儿有多难吗?
有这精力,都能自己开个公园了。
见何辛面露失望,宋凌目光一转,突然想到了什么:
“其实,咱小区旁边的市民公园倒是有空地,应该可以种树。等过阵子春天来了,我去联系街道那边问问看。”
何辛眼睛一亮,“这个可以有,宋凌,到时候可千万别忘了。”
宋凌一时也是满怀期待:“放心,忘不了。”
眼见种树这事儿有了着落,宋凌也不天天念着种树了。
环保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驿站一直定期举办的二手市集,其实也是一种低碳环保的方式。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二手市集上也出现了一些环保性质的尝试:
比如,倡导每个摊主用布袋而不是塑料袋来装商品;
又比如沈檬的旧帆布袋再创作:
将从小区居民处收集来的帆布袋洗干净后,领着一些爱绘画的孩子,动手绘制有关环保的图文后,再以义卖的形式卖出。
郑晴则用再生纸印了一些节能环保生活小技巧,发放给来市集的人。
由于其中有不少省电省水的妙招,不仅吸引了小区里的大爷大妈,也吸引了年轻的攒钱一族,
宋凌也通过环保讲座,介绍了自己在甘肃的所见所闻,又吸引了不少家长的注意,想要在开春后带着孩子去体验一下沙漠种树。
而何辛这边,则通过宋凌的介绍,组织了当地的一批志愿者,去了几个比较有人气的露营地捡垃圾。
是的没错,在露营地捡垃圾。
自从露营这个户外活动火了起来之后,无论是公园、广场,还是河岸山林,通通都成了露营爱好者打卡的去处。
何辛她们所在的河下街道附近的一处山林,就因此而垃圾遍布,已经到了生活垃圾堆成小山的地步。
为此,山林管理方不得不紧急通知,清退劝返所有的露营者,并立即着手开展垃圾清理工作。
消息灵通的系统第一时间接收到该信息,很快就给何辛发布了“环保之心”主线的新任务:
【叮——在一周内帮助清理河下街道元宝山林的生活垃圾1吨,可获得奖励金50000元。】
何辛震惊脸:不是,那边山林的垃圾有这么多吗?
1吨生活垃圾,会不会有点太夸张了?
【宿主,根据系统测算,蓝星人平均每人每天生产生活垃圾约1.2kg,而露营者在山林一天产生的垃圾只多不少,如果还要夜宿,生活垃圾将会翻倍产出,以如今露营者的数量来看,这个数字并不夸张。】
何辛听了简直无语了:
这些人也真是的,露营就露营吧,不能把垃圾带走吗?你都来露营了,你差那点空间放垃圾袋吗?
说白了还是素质问题,明明是自己产出的垃圾,却又觉得不需要负责,结果就把一片好好的山林全霍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