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生活系统暴富了(184)
一进去,她就不由眼前一亮:
从入口处那海浪造型的异形门洞进入店内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本一人多高的摊开的书。
为表现出风的动感,中间的书页并没有简单地水平打开,右边那页的页脚微微地卷起,呈现出被风吹起的凌乱感。
书的左上角则是一棵优雅颀长的草叶,随意地掉落在书页边,表现出细微的动感来。
光是看到这本“风中的书”,就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一个人捧着书本在自然的微风中阅读的情境。
“哇,这本书做得真好,太有读书的那种氛围感了。”
何辛对谢萱说道,语气里满是喜欢。
“这是我找朋友做的,当时只是想着做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书的雕塑,没想到效果很不错。”
谢萱轻轻一笑,又指了指书页上的内容,“我还特意让我朋友在上面,刻上了我很喜欢的一段文字。”
何辛一听,原本准备往前走的脚又停下了。
她凑上前去仔细一看,这本书的书页上果然刻着一排排英文,只是因为颜色较浅,刚才还真没注意到。
“无论是用什么方法,我希望你们拥有足够的金钱……”
何辛眯着眼读了起来,“文学的大门是对人人都敞开的……你决不能用……来锁闭我心灵的自由……”
“啊,是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
谢萱脸上的笑容更深了,脸颊上的一对小酒窝若隐若现,“原来你也读过这本书。”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很喜欢读书,只是当时家长并不允许我看那些所谓的杂书,还说女孩子不必读太多书,只要好好学习,以后找个好对象就行。”
“那时的我很不服气,但又不知道怎么反驳,幸好伍尔夫的这本书鼓励了我,可以说,我之后能一直坚持阅读,也是因为看了这本书的缘故……”
说起自己为何要在这里刻下这段话,谢萱娓娓道来,何辛听来简直深有感触:
“我小时候也是!家长完全不让看课外书,说会影响学习,等考上大学了又催着找工作,等工作了又催着找对象,一点自己的人生都没有了……”
这会儿谢萱和何辛也比较熟了,知晓她辞职后做的那些事,笑道:
“所以我觉得你很厉害呀,虽然从小被灌输了那样的认知,但并没有按照父母的期望去活,还是找到了自我,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你不也是吗?有勇气脱离所谓的正轨,去做一件前途未知的事。”
何辛想起谢萱那个家里介绍的前男友,不由说道。
谢萱扑哧一笑,“我俩也不要互相吹捧了,大股东,我带你进店里看看吧。”
“好啊好啊。”
光是书店门口就有这么多惊喜,不知道店里面会是什么样呢?
何辛迫不及待地走进书店,然后突然深吸了一口气:
这,还是原来的地下停车场吗?
既然书店的原身是地下停车场,谢萱在设计的时候就顺势而为,直接做了黑白灰为主色调的工业风:
灰色的水泥地、裸露的管道、老式的日光灯管、黑色的沙发和书架……
身处其中,一种肃穆庄严之感油然而生。
何辛站在店中央,仰头望着高高的天花板,再看看仿佛将自己包围起来的书籍,一时顿觉自身之渺小平凡,都不敢大声说话了。
幸好还有何辛友情提供的数个“阳光顶灯”的加持,店里虽然氛围高冷,但并不阴冷,反而温度适宜,体感舒适。
何辛好奇地坐在阅览区的沙发上感受了下:
嗯,光线合适,沙发也舒服,在这看书的感觉确实不错。
谢萱提醒她道:“等会儿就要开门了,要不要先看看店里的书?”
对哦。装修风格当然很重要,但书籍才是一家书店的灵魂。
何辛赶紧站起身来,走到附近的一个书架,用目光将上面摆放的各色书籍逡巡了一番。
书架上密密麻麻摆放了很多书,封面设计也都很好看,一看就不明觉厉,感觉很有品味的样子。
何辛又看了下身旁书架上的分类:
咦,这个架子上的书好像全是现代文学?
再看隔壁的书架,则是满满一书架的当代文学。而隔壁的隔壁书架,“国内青年作家专栏”几个字赫然在目……
见何辛面露惊讶,谢萱微微一笑:
“汉语是非常优美的语言,现在很多读者不太读国内作品了,我觉得有点可惜,就多介绍了些。”
何辛给她竖了个大拇指,又去看其他书架。
英国文学、加拿大文学、马来西亚文学……
似乎每个国家的文学书都有自己单独的书架,包括一些较为小众的国家,比起一般书店简单粗暴的外国文学分类,细致了许多,书的品类也显得更加丰富。
不愧是谢老板,阅读涉猎如此丰富,好些国家何辛甚至都没听过……
只是,她的目光微微一顿:
这书架上的许多编码又是怎么回事?
谢萱介绍道:
“这次店里的图书陈列,我是在借鉴图书馆陈列法的基础上,做了一点小小的改动。”
“至于什么改动,”她突然狡黠一笑,“就要由读者自己来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