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生活系统暴富了(196)
韩友友,你好!
感谢您选择乘风书店的“Your Books”图书盲盒!
希望我们精心挑选的书籍,能为你带来读书的乐趣和继续前进的力量!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刻,也是最摇摆不定的时刻。
但请不要害怕遭遇迷茫与焦虑,因为这些情绪——
可能预示着你即将进入成长的新阶段,成为更加成熟的大人……
根据你的需求,我们为你推荐了……
这篇文字写得很长,但韩友友看得很认真,也很仔细。
前半段主要是阐述她的现状和问题,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她之前所填的问卷内容,都被认真阅读和思考过,不然也无法写出这么细腻又有诚意的文字。
后半段则是根据前半段的分析,具体介绍盲盒中有哪些书,以及推荐这些书的理由是什么。
有意思的是,为了保持神秘感,后半段的内容还用一个小胶带折了起来,当盲盒的主人想要看时,才能看到。
韩友友虽然好奇,还是选择了先自己拆书。
盲盒里的书也是被同样的淡黄色环保纸包裹着,整整齐齐地堆放在纸盒里。
她动作轻巧地把书一本本拆了开来,正想吐槽这个盲盒有点过度包装,却意外地发现:
每本书的包装纸上,都写着一些为自己量身打造的阅读tips。
比如,其中一本书是关于人生规划的,包装纸上就写着”
第3章 和第四章可以先看,讲的职业规划法则很有实用性,也许能解决你现阶段的问题”等建议。
又比如,还有一本讲人类沟通艺术的心理学书籍。
书的包装纸上也写了很多诸如”
第2章 理论内容较多,可以选择性略读”、“第四章的方法论很有实操性,尤其是第3条,亲测可行,想要和他人拉近距离的话,不妨尝试一下”的建议。
其他的还有符合她兴趣的文学类书籍、她说想拓展一下阅读方向所以给她挑选的一本社会学书籍,看标题就很有趣的样子。
最令她意外的,还是那本讲如何摆脱原生家庭影响的书。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韩友友下意识地愣住了:
自己在填表时,并没有提到自己的家庭情况啊,为什么会给她推荐这样一本书呢?
可内心里又有一个声音在说,自己好像、确实需要读一读这本书。
因为,即使不愿承认,但她有很多迷惘和纠结的情绪,都源自自己的家庭。
包装纸上的建议写得很含蓄:
家庭是很多东亚小孩不可绕过的话题。
即使我们长大了,家庭的影响也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
也许你也是这样。
这本书是一个女孩与原生家庭和解的真实故事。
书里的很多情节,会让人感到熟悉。
因此,不建议在情绪不稳定乃至低落的时候阅读。
韩友友忍不住笑了起来,最后这个建议,莫名地有几分幽默。
原本她最感兴趣的是那本文学书,但现在,她把其他几本书,连同包装纸小心翼翼地放回了纸盒,只留下了那本关于原生家庭的书,在安静无人的宿舍里,安静地阅读了起来。
*
当韩友友兴致勃勃地在宿舍拆盲盒时,另一个女孩则坐在家中,面前放着刚拆开的002号Your Books盲盒。
她怔怔地看着手上那本讲述母亲的书,看着包装纸上某店员留下的“我也曾失去了最爱我的母亲,如果需要倾诉,可以来乘风和我聊聊”的字句,突然间捂住脸,失声痛哭起来。
就在前不久,她的母亲因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结果却被告知得了癌症。
年轻的她强装坚强,每天去医院送饭、给母亲擦身换衣,想尽办法做各种营养餐给母亲吃,但还是看着对方一天天消瘦了下去。
父亲一辈子都是甩手掌柜,即使母亲生病了也做不了太多事,重担完全压在了她的身上。
然而,她也不过只是个二十来岁的女孩罢了,哪里能承担得起这么沉重的事情呢?
唯有把自己的情绪完全封闭起来,才能有力气每天爬起来,带着笑容去医院看望母亲。
可即使如此,母亲还是很快就去世了。
她从此陷入了一蹶不振的境地,每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一遍又一遍地回顾着母亲留下的视频,无法面对母亲去世的现实。
直到,一个朋友给她送来了这个图书盲盒。
看着这个装满书的纸盒,她突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曾经的她每天下班回家后,会呆在温馨的卧室,翻看喜欢的书,做漂亮的读书笔记。
阅读于她而言,是对抗庸常生活的一种方式。
只是,自从母亲生病后,她就再也没有看过一页书了。
她的朋友不知道怎样安慰她,劝解她,便在乘风书店预订了一个图书盲盒,认认真真地填写了调查表,特别注明了她的困境,希望能通过阅读,让她挺过这个难关。
然而,书籍的挑选并不难,难的是破碎的心灵如何能重启阅读。
好在,乘风书店的店员们,竭尽所能地为客人们提供了最真诚的阅读和人生建议……
……
类似的盲盒故事还有很多。
不少客人对这次收到的Your Books盲盒都非常满意,纷纷大呼超出预期。
很多人因为太过惊喜,还在朋友圈、小粉书等平台po出了这次的盲盒内容,无形中又给乘风书店做了一波自来水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