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生活系统暴富了(199)
第81章 意外来客
良好的读者反馈,和一系列滚雪球般的宣传效果,让本就排起长队的盲盒订单,一下子变得更长了。
但没关系,就像乘风书店的官方号所说的那样: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偶尔让自己的心灵慢下来,耐心地等待专属于自己的盲盒,也是一种经过时间沉淀的惊喜。
有了之前失败的教训,现在的谢萱看得很清楚:
书店的生意看似老少皆宜,但如今这时代,真正愿意为实体书消费的人已经日渐减少,要想扩大书店的影响力,就要有一个真正大众化的产品。
因此她下定决心,要做一个能够引领大众阅读的零门槛图书盲盒,来扩大书店的消费受众。
之前做的精品图书盲盒虽然好评很多,但毕竟受众有限,只有一些资深书友,或者对阅读很有兴趣的客人才会购买。
毕竟,对于不经常阅读的人来说,图书盲盒里的书,很大概率是自己不会看,也看不来的。
即使有什么会升值的绝版书,也不知道怎么出手,感觉挺麻烦的,何必花这个钱呢。
但乘风书店新推出的这个私人订制的盲盒就不同了。
Your Books盲盒是为读者量身定制的书籍推荐,是在了解读者的基本情况和需求的基础上,为你挑选书籍。
不仅书单个性化,还附有贴心的阅读建议,甚至还有一些关于人生、关于生活上的交流,收到的人大多觉得很治愈很正能量,这一点一下子吸引了不少新客。
本来嘛,买盲盒最大的快乐就是开出“隐藏款”。
而现在,图书盲盒里的所有书都是某种意义上的“隐藏款”,是独一无二的一份推荐书目,也许还有书店员工的独家人生经验分享,那买盲盒的动力就更强了。
等宋凌她们在阳光驿站,被小区的大爷大妈询问,能不能帮自家孙女/孙子买到“Your Books”盲盒时,这也就预示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乘风书店,是真正的火出圈了。
就连何辛都接到了来自邻居王阿姨的委托,有些为难道:
“不好意思啊王阿姨,这个月的订单太多了,可能没法插队了。”
“要不,你先让你侄女填个阅读问卷,我请书店那边优先安排,争取下个月就把盲盒寄过去。”
王溪华连忙道了谢,又说道:
“我这才是不好意思呢,要不是那孩子一直在家不肯出门,我也不会跟你开这个口。只要能预约上就行,晚一点没关系的。”
王溪华的侄女确诊抑郁症后,不上班在家躺了一年多了,家里人束手无策,都快急死了,突然听说有这么个图书盲盒,就想买一个试试。
何辛一听,简直汗流浃背了:
“王阿姨,我店里是卖书的,不是做心理咨询的,您可不要把这个盲盒当成什么灵丹妙药呀,郁抑症还是要找专业医生治疗的。”
不仅是王溪华,小区里有不少街坊邻居的,都找上了何辛,问能不能给家里的孩子订一个图书盲盒。
据说现在到处都传遍了,说乘风书店这个盲盒灵得很,能让学习不好的孩子爱喊上学习,让抑郁症心情好转,让躺平的毕业生振作起来去找工作……
无意中听到传言的何辛:???
不管传言有多离谱,总之现在“Your Books”盲盒是真的火了,一时供求严重失衡,已经到了一盒难求的地步了。
也有人想找之前预订的人转让,但是这可是私人订制盲盒诶,都是根据提交好的个人问卷来订制的,怎么转让?
而且,每个id还限购一件,就连诡计多端的黄牛都没办法囤货。
不少一开始持观望态度、没早早预订盲盒的人,简直后悔死了:
早知道最后的结果还是限量,他们当初就直接预订了啊。
谁能想到,比普通的图书盲盒足足贵好几倍的“Your Books”盲盒,也能有这么多人抢着预订啊。
不是说,现在大家宁愿买一杯奶茶,也不愿省下钱来买书吗?
都是骗人的吧???
至于谢萱他们,现在可没时间管这些评论了。
书店里的所有员工,基本上都加入到了加班的行列中来,毕竟有三倍工资,还包晚饭,大家干得都很起劲。
但加班加点了这么些天,再有干劲也吃不消了,店员已是个个面带疲惫。
好在盲盒已经限购,后续应该不会再这么忙了,谢萱便让大部分人都回去休息了,只剩小金等几个年轻人还坚持留在店里。
不知过了多久,小金又包好一个盲盒后,拿起手机看了下时间,已经是晚上九点了。
她不由朝一旁的谢萱看去:
只见她微微低着头,正盯着笔记本电脑屏幕,对照着顾客填写的调差问卷,在本子上刷刷刷地写着什么。
“谢姐,已经九点了哦。”
小金忍不住提醒道。
谢萱头也不抬地说了句“辛苦啦,你们快回去吧”,然后继续对着电脑屏幕,刷刷刷地写着什么。
小金和其余两个年轻员工互相对视一眼:
“那我们先走啦,谢姐你也别熬太久了。”
她们背着包刚要离开,却见何辛拎着一个大纸袋过来了。
何辛一进工作室,就说道:
“小金,你们先别急着走,来,带点儿宵夜回去。”
“哇,那我们就不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