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生活系统暴富了(273)
这么年轻就已经是农业专家了,还真是厉害啊。
她微微一笑,朝对方伸出手去:
“你好,我是何辛,这次助农活动,还请冯老师多多指导了。”
晴朗的日光下,年轻的农业专家嘴角扬起,面上的笑容像阳光一样耀眼。
他深深地看了何辛一眼,将她的手轻轻一握:
“何总你好,初次见面,我是冯磊。”
第104章 事情扎堆
这次助农活动来之不易,是以,何辛和田沅商量后,将活动内容安排得十分紧凑丰富。
既有农学生帮助当地农人进行直播带货,又有农学专家对部分农户进行实地指导。
为了方便活动开展,为期七天的农学技术讲座,也没有安排在城里,而是直接设在了何辛的五禾农场。
几栋重新粉刷过的楼房,色调清新雅致,伫立在红花绿树间,颇有几分乡村野趣,这就是一行人下榻之地了。
当时买下五禾农场的时候,何辛主要就是看中了农场里的这几栋青砖红瓦的小楼。
在找人将这些楼房改造成了设施齐全的简约房间后,五禾农场就从仅能容纳几个人的家庭农场,摇身一变,成了可以同时容纳几百人的大型民宿。
✘轻✘吻✘梨✘子✘整✘理✘结果民宿还没正式开张,就迎来了农学院的专家和学生们,成了助农活动的基地。
除此之外,“自然之友”的志愿者们也陆续入住了民宿,他们是来帮助困难农户开展秋收的,这也是这次助农的活动内容之一。
好在五禾农场的刘经理也是个能手,早就把农场拾掇得井井有条:
除了继续农场的生产经营,他还按照何辛吩咐的设立了富有田园气息的餐厅、大礼堂、活动室、篮球场、图书馆、咖啡馆等等设施。
还利用附近的野温泉搞了个温泉区,弄了舒适的露天温泉泡池。
同时,他还在农场的空地上种植了桂树、兰花、樱花等观赏性较强的高颜值园林植物,花开遍野,非常好看,凡是来农场的人都忍不住驻足欣赏和拍照。
至于农家乐的标配,也就是采摘、种植、喂养动物等农耕体验内容,何辛反而没有急着让刘经理规划。
当时刘经理还担心,这样一个劲地花钱大搞基建,却不关心农场民宿最重要的农业体验,以后还能吸引到客人来吗?
没想到,这才多久,自家老板就给农场带来了一个这么好的露脸机会。
以后宣传自家农场,也不用说那么多,一句高大上的“承办过市级大型活动”,含金量不比在小粉书、小破站上打打广告强多了?
看着一瞬间变得热闹起来的五禾农场,刘经理忙得脚不沾地的同时,不由地对这位很少见面的老板佩服得五体投地:
搞了半天,人家投资这个农场,压根不是为了搞农家乐接接散客,而是从一开始就是想往大了做,一步到位把农场搞成一个专业性的多功能活动基地。
听何总说,这次助农活动就是个“试营业”,如果活动办得成功,打响了第一炮,以后办活动的机会肯定会越来越多。
是以,刘经理浑身干劲,想起今晚的晚餐菜单还没确认,迈向餐厅的脚步不由又加快了几分。
刘经理这里忙碌不已,何辛那边也没闲着,刚把农学院的专家团介绍给了N市农业部门几位领导,那边又要和具体负责人对接各种细节:
因为这次专家阵容强大,有关部门也非常重视,早早地就下发了通知,各村镇也都将消息传达到位,报名要实地指导的人还真不少,至于报名来听讲座的,那就更多了。
尤其是年纪比较轻的新农人,早就上网查过了这次来的专家的个人履历,基本上全都报了名:
毕竟,和农业专家免费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可不常有哇。
还有的人到了五禾农场后,看着一应俱全的设施若有所思,感觉打开了新思路:
对啊,咱们搞农场的,农家乐这一领域已经开始趋于饱和了,不如换个赛道,也许还有新的机会?
也有人听说,五禾农场的老板在H市搞了“生产-销售-制作”一条线的“菜新鲜”有机蔬果超市后,也受到了启发,准备在N市也试试这个模式。
不过,这些人可能没想到,“菜新鲜”的模式并不是那么好复制的,机会也是留给早有准备的人的。
就在他们还停留在想法阶段时,“菜新鲜”的老板何辛就在N市市区看好了合适的店面,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分店的开业。
*
且不说“菜新鲜”的跨市分店筹备如何,何辛此刻全部的心神,全都放在了这次助农活动上。
作为本次活动的赞助商,她全程关注着各项活动的进展,每个场合都能看到她活跃的身影。
她年纪轻轻,又没什么架子,对农业领域也非常感兴趣,一有机会就会问一些专业性的问题,一看就是之前做了功课的,很快就获得了农学院一帮人的好感。
随着助农活动的慢慢进行,大家对何辛的称呼,也从当初客套的“何总”,不知不觉就变成了亲切的“小何”。
而作为团队里较为稀有的年轻人,何辛和冯磊也渐渐熟识了。
这天中午,结束了上午的活动后,众人正在五禾有机餐厅吃饭时,东聊西聊的,突然就聊到了一个和农业不太沾边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