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生活系统暴富了(300)
谢萱扑哧一笑,“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
难怪很多出版社都是国企,原来要拿到出版许可这么麻烦,何辛有些失望,看来开出版社是不可能了,但图书品牌么……
她眼珠一转,“小谢,你有没有什么比较熟悉的出版社朋友啊?”
谢萱想了想,“有是有,不过基本上都是编辑,管理层的很少。”
“其实……”
她看了看何辛,有心想说,就是她的那些编辑朋友经常向她抱怨,现在做书这事挺难的,费心费力,还不赚钱,属于吃力不讨好,并不是什么适合投资的行业。
但转念一想,眼前这位连自己倒闭的书店都投资了,好像也没什么劝阻的立场,便咽下了那些话,只委婉提醒道:
“图书出版这一行,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其他行业有的,这一行也不会例外。而且,很可能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何辛见谢萱一脸担忧的模样,不由笑了起来,“放心,这些我都心里有数。”
“最近刚从葛雪那边吃了一波瓜,说某个出版社的编辑不仅工作忙待遇差,还经常被老板pua,但那个老板对外宣传自家图书的时候,却绝口不提编辑待遇问题,而是大谈什么理想情怀,简直和我之前呆过的那家策划公司一模一样……”
想起那个让自己差点抑郁的前公司,何辛不由冷哼了一声:
“我早就知道,天下乌鸦一般黑,所以不会对任何行业有什么行业滤镜的。”
谢萱也是长叹一声,“是啊,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出于对书籍的热爱,对出版行业的憧憬而选择进入这一行。”
“只可惜……尽管女性在出版行业的人数占比已经超过男性,但真正做到高级管理层的凤毛麟角……”
“但是,这些人依然没有离开这个行业,不是么?”
何辛眼神晶亮地看向谢萱,“因为人们还在热爱书籍,热爱阅读,没落的是出版业,而不是书籍本身。”
谢萱无可反驳,她不得不承认自己被何辛给说服了。
“好吧,我会把我的出版社人脉分享给你,希望能帮上忙。”
何辛嘿嘿一笑,“多谢。”
“对了,还有一件事,到时候可能会需要书店这边配合,做一些宣传……”
“只要书的质量没问题,乘风这边必然会全力配合。”
谢萱非常干脆地应了,她心中虽然还有几分担忧,但也隐约生出些许期待。
一直投资成功的何辛,则非常自信地笑了:
此时的她,脑中甚至已经勾勒出自家图书品牌的新书上架的情形了。
*
然而,何辛的想法还是太乐观了。
这天下午,当她又一次走出一家出版社的大门时,几乎是强忍着怒气,黑着脸离开了写字楼。
刚才那个出版社的负责人,一听说何辛要做独立的图书品牌,想要向他们社“买”一些书号,直接反问何辛,她手上有什么作家资源。
在得到何辛“只有一个还没出过书的新人作家”的回答后,就仿佛听到什么怪事似的,用略带鄙视的口吻,直接拒绝了合作事宜。
不仅如此,这人还在何辛临走前,冷嘲热讽了几句,什么“不是什么人都能做书的”,“出版业可不是外行能插足的”,直把何辛气得够呛。
她这一路投资,一直都是顺顺当当的,遇到的合伙人也都很好相处,除了阳光驿站刚开那会儿,和宋凌吵过几次之外,还从来没受过这么大的气。
不就是个什么总编室主任么,态度也太傲慢了吧?
她好歹也是杨真介绍来的,不说热情点,至少该有的礼貌还是要有吧?
何辛走在路上,越想越气,越想越气……忍不住拿出手机打开微信,点开了与冯磊的聊天页面,正准备给他打电话,想起对方还在“闭关写论文”,目光顿了顿,还是把微信关了。
算了,写论文本来压力就大,她还是别传播负能量了。
午后的阳光温暖地照在何辛身上,大约愤怒特别消耗热量,她的肚子突然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
但她抬头环顾四周,附近除了开封菜、XX奶茶之类的连锁店,就是看起来特别小众、感觉进去没法放松下来的氛围感咖啡店……
就在这时,她突然想起来,这附近不远处刚开了一家“菜新鲜”分店,自己好像还没去店里看过,就调转方向,往店址走去。
等走到“菜新鲜”蔬果超市门口,看着超市里人口攒动的情景,何辛欣慰一笑,心情好了许多。
她的目光又移向“菜新鲜”隔壁,看着“奇遇点心屋”那很有辨识度的温暖亲和的装饰风格,目光一顿,忽的改变了想法,抬脚就往点心店走去。
之前周哥跟她提过,懒得自己选店址,问能不能跟她抄个作业,把“奇遇”的连锁店开在“菜新鲜”附近。
反正两家店生意也不冲突,开在一起还能互相补充,带动彼此的生意,何辛就很爽快地同意了。
是以,H市现在就有了一个奇妙的现象:
一旦“菜新鲜”在某一处开了新店,这家新店的附近,准确地来说,应该是店址的10米范围内,必然很快也会开一家“奇遇”。
不明真相的人,甚至会下意识地认为,“菜新鲜”和“奇遇”的背后是同一个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