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生活系统暴富了(302)
何辛慢慢喝着茶水,心里转过一连串的想法,突然有些庆幸,自己刚刚没有直接亮出底牌,说出给出版社的分成比例。
正想着,郑主任已经回来了。
他恭恭敬敬地将一个看上去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请进会议室,笑容满面地介绍道:
“何总,这位就是我们社的高社长,您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跟他谈。”
看着颇有气势的副社长,何辛心里乍然有些忐忑,但想到对方应该比自己缺钱,很快又淡定下来,主动伸出手去:
“高社长您好,我是何辛,叫我小何就行。”
高令辉,也就是高社长,仿佛屈尊纡贵似的,神情淡淡地与何辛握了下手,说了句“你好”,便自顾自地坐下了。
何辛差点当场翻了个白眼:
好家伙,这些男领导也太装了吧,有人白送钱上门还这种态度,难怪郑主任也是那副样子,原来是上行下效啊。
她表面挂着笑,心里则默默地把分成比例又降低了几个点。
“高社长,”何辛懒得客套,直接开门见山,把刚才和郑主任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只要贵社愿意给星辰文化提供足量的书号,星辰文化愿意将所出版的前10本书……”
“你是说,给我们的分成是2%?”
高社长打断了何辛的话。
他眉头微皱,似乎对这个数字不太满意。
他并不知道,眼前的年轻人看似谦虚,实则内心非常记仇,几分钟前开的价码还是5%,只是由于他态度不好,才又降了3个点。
何辛笑了笑,“高社长,一般出版社给作者的版税也才5%,2%已经不少了。”
“再说了,”她非常自信地说道,“我创立星辰文化,就是要做超级畅销书的,未来一本书的盈利,可不是某些卖几百本的书能比的。”
超级畅销书?口气还挺大。
高社长对她这种自信不置可否,下意识地认为,这个年轻人大概是在吹牛皮,注意力还是放在分成比例上,与何辛开始讨价还价。
“何总,这个分成比例太低了,能否再加几个点?”
刚才还一直端着的男人,突然像在菜市场买菜似的,为了一点利益而放下面子,斤斤计较起来。
何辛觉得这一幕颇有些滑稽,也不想继续掰扯了,眼珠一转,索性说道:
“高社长,如果你不相信星辰文化能做出畅销书,也可以不要分成,直接一次性拿保底分成。”
“一本书5万,只要书出版后立即到账,如何?”
高社长有些意动,毕竟以他们社的级别,“转让”一个书号的价格最高也不过5万左右了,这就等于书号价格直接翻倍了。
但他看何辛年轻,又是外行,一时有些不甘心,还想再加价。
何辛微微一笑,“高社长,难道你以为,和我谈合作的只有你一家吗?”
高社长面上一僵,脸色有些不好,但也没有再出言议价。
为防止夜长梦多,出版社这边甚至当场就与何辛签订了合作协议,比何辛预想的还要快,双方一时皆大欢喜。
走出H市文艺出版社后,何辛深深呼吸了一口外面的空气,对着温暖的阳光,用力挥了挥胳膊,比了个大大的耶:
跑了好几天,终于把书号的事搞定啦!
一想到高社长和郑主任当时那沾沾自喜的表情,她就不由冷哼一声:
这帮见识短浅的家伙!
居然真的选了固定分成而不是比例分成……
给他们赚钱的机会都不知道抓住,难怪经营这么惨淡……
*
不过,书号的问题虽然搞定了,但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没解决,那就是:没人。
何辛之前的所有投资,都是先找到靠谱的投资对象,再投钱就行了。即使是她自己经营的“菜新鲜”,也是边看店址边招人,很快就招聘到了刘芳这样的人才。
但这一次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星辰文化——这个她刚注册好的文化有限公司,目前还没招到任何一个合适的人选,哪怕是一个普通的编辑。
毕竟,星辰文化目前还没有出版过任何刊物,但凡一个正常的求职者,看到空空如也,只有几句漂亮话的企业简介,也不敢投简历啊。
但没有一个专业靠谱的团队,她就是有钱,也做不出能畅销的书来哇。
没有编辑,就没有书,没有书,又吸引不到编辑……感觉像是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何辛苦恼地挠挠头,甚至想缺德一点,直接从其他家挖墙脚了。
当然了,挖墙脚是不可能挖墙脚的,做生意以和为贵,还没开业就得罪同行,这种事何辛是不可能做的。
还是周祺听说这事后,在饭桌上给她支招: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我想找一份图书编辑的工作,肯定不会去那种大的招聘网站投简历。”
何辛奇怪道,“为啥呢?那些网站都挺正规的啊,我还花了不少钱呢。”
周祺想了想,说道:
“据我所知,一般比较知名的出版社或者图书公司招聘,都是直接在自己的平台上发启事,这样可以保证来应聘的人,已经对公司的出版风格有所了解,或者至少有所关注。”
“也可能是我个人的偏见吧,总觉得,只有那种要求比较低的文化公司,才会在那些大众化的招聘网站上挂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