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生活系统暴富了(313)
在《草叶与星空》正式发售的那天,她特意站在乘风书店专为这本书打造的新书推荐展台旁,看着海报上由沈檬友情提供的油画风格的宣传画,紧张地握紧了手中的笔记本。
眼看着一位位客人走进书店,在展台前驻足停留,翻开展台旁提供的试读样书,观赏随书附赠的同主题插画手账本,拿起印着书中精彩片段的精美书签……
何辛的心忽上忽下,忐忑不安,随时记录着读者们在现场的各种反应。
大约是沈檬画的海报和插画非常唯美,一时吸引了不少客人,发售第一天,在乘风书店买下《草叶与星空》的客人不断增多。
50、100、200、300……
何辛瞥了一眼正在慢慢增加的任务进度,心中安定了许多:
至少,这本书的开局,看起来很不错。
但当她回到星辰文化,查看营销部在收集到的各个渠道的数据时,不免有些失望:
如果《草叶与星空》只是一本普通的新人新作,此时的成绩可以说相当不错了,但是,在她们付出这么多努力的情况下,这个成绩就有点不及预期了。
何辛还没表态,几个营销编辑已经脸色不太好看,“何总,对不起……”
何辛眉头一挑,“你们已经做了该做的工作,有什么对不起我的?与其道歉,不如赶紧复盘,继续下一轮推广。”
“再说了,你们不是都很喜欢这本书吗?”
她瞥了一眼还在慢慢增长的图书销量,笑道:
“只要多一份努力,就会有多一份的曝光,也就有更大的几率,让更多的读者去阅读这本书,这么想的话,是不是就有动力了?”
她的一番话成功给几人打了鸡血,很快又干劲十足地开始筹划新一轮的新书营销,而何辛则微微一笑,准备去其他几家书店继续观察现场的销售情况。
在忙忙碌碌之中,时间很快就到了两周后。
《草叶与星空》的新书推广已经进行到了第三轮,线上线下各种渠道全都没有放过,也顺利地在各大网络购书平台上架售卖。
只要打开小粉书,那些对阅读感兴趣的用户,便会很快刷到各种读书博主对《草叶与星空》的推荐,其他平台也差不多,就连豆角网上的相关讨论,也慢慢多了起来。
这次星辰文化可以说,凭借着丰厚的财力,把各种营销手段发挥到了极致。
对于下属们的超强执行力,何辛也表示非常满意。
只是,即便做了如此大规模的宣传,冷门题材的威力还是把何辛给震撼到了:
截至目前,《草叶与星空》的销量仅仅为1万多册,完全不及预期,与何辛所预想的100万册更是相差甚远。
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残酷现实,着实有些让人沮丧。这下,营销部的几人是真的有点emo了:
这么优秀的内容和装帧,几乎可以算是铺天盖地的宣传力度,豆角网上的口碑也非常不错,怎么销量就是上不来吗?
更有甚者,已经忍不住联想到了传说中的曜石魔咒:
据说,只要是曜石做的书,即使质量再好,也无法突破5万册——这一行业内定的销量金线,仿佛中了某种诅咒一般。
何辛虽然对这种传说,或者说是恶意诽谤不以为意,但当这种传说,从曜石又转移到了星辰文化身上,那么就着实让人有些恼火了。
就连向来冷静的许书憬,听到这些谣言,也没能控制住情绪,在办公室里失态地打碎了一只茶杯。
当年在曜石,这个传说就像一道阴影,一直笼罩在所有人的头上,甚至直接压垮了创始人王令和,让他从此对出版业心灰意冷。
虽然明知事实并非如此,但流言的负能量是会无限放大的。
当许书憬带着团队加入星辰文化后,是以重新出发的心态继续做书的,她原本非常自信地认为,绝对不会重蹈覆辙,但眼前这似曾相识的现实,以及漫天纷飞的流言,给了她重重的一击。
当各种来自同行的嘲讽如潮水般传入耳中,这个向来专注做书的女强人,不得不向何辛提出了休假的请求。
见许书憬的目光中带有几分愧疚,何辛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哎,明明知道这些都只是别人恶意编造的谣言,但只要书的销量上不去,就没法真正地反击对方,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真的挺难受的。
她只能安慰道,“别想太多,好好休息几天,其他的事都交给我。”
“嗯,多谢。”
见何辛并没有料想中的那么消沉,许书憬不由有些佩服这个年轻的老板,何辛身上的淡定和韧劲,也让她刮目相看。
即使这次的新书最终无法畅销,她也并不会后悔加入星辰文化。
*
随着许书憬的缺席,星辰文化上下更是失去了主心骨似的,士气低落,萎靡不振。
何辛则更加带着自己的笔记本,更加频繁地去各家书店,也在关注《草叶与星空》在网上的各种相关评论。
平淡、节奏太慢、缺乏故事性……她专挑那些差评来研究,某天,她看到一条评论这样写道:
“好奇怪,我知道这本书一定写得很好,文笔很优美,情感也很真挚,但就是没有耐心看下去,到底是书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短视频是否剥夺了我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