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生活系统暴富了(321)
但这时的宁舒反而渐入佳境,介绍了一些书中描述过的场景,和还未写到的趣事,渐渐占据了这次对谈的主动权。
而虞文泽看着何辛警告般的眼神,心里猜测着星辰文化的老板到底是何方神圣,多少收敛了几分,知趣地没有打断,而是顺着宁舒的话题继续聊了起来。
仅仅不到两小时的直播,却显得如此漫长。
在直播的最后,虞文泽问宁舒还有什么想告诉读者的,宁舒说没有了,只想感谢很多人,感谢曾经鼓励过她逃离围城的朋友,感谢曾经在她离家时收留她的朋友,感谢那些萍水相逢的好心人,感谢为她提供兼职的乘风书店,尤其感谢的,是何辛与星辰文化的知遇之恩。
直播结束后,宁舒的直率、虞文泽的“翻车”、《草叶与星空》曾遭多次拒稿等话题,延伸出了一系列热烈的讨论。
而何辛因宁舒的怀才不遇,直接创立一家图书品牌的豪举,尤其给网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从乘风书店事件后,何辛的名字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而星辰文化这个图书品牌,也成为了“出版界伯乐”的代名词。
庆功会上,大家都情绪高涨,但也有人担心,一开局就是这么高的起点,以后做书的压力就大了,万一达不到《草叶与星空》的成绩怎么办。
何辛却说道:
“星辰文化需要畅销书,但不需要每本都是畅销书,只要是好书,就大胆地做,以咱们现在的名气,应该不用担心书卖不出去了。”
她这话说得众人都是会心一笑,还有人趁机提出了一些一直想做的小众题材,就在大家热烈讨论之时,何辛却突然接到了宋凌的电话。
“什么?袁奶奶被送去医院抢救了?”
她眉头越皱越深,“宋凌,你先去医院,我马上就到!”
第122章 老无所依
H大附属医院某病区。
刚苏醒过来的袁荣秀,不好意思地看着病床旁的何辛和宋凌,有些费力地慢慢说道:
“……真对不住,又麻烦你们了。”
宋凌笑道,“袁奶奶,您可是我们驿站的大客户,这么见外做什么?”
何辛也笑道,“袁奶奶,你跟我们说什么客气话,之前不是还说我们是忘年交么?”
说着又安慰她道,“医生刚才来过了,说没什么大碍,回去以后,注意静养,定期检查就行。”
袁荣秀“嗯”了一声,突然又想起什么,“医疗费……多少钱呢?回头我把钱还给你们。”
“放心吧,我们没垫钱。”
宋凌指了指放在床头柜的医保卡和发票:
“这回费用不算多,又报销了一部分,就直接刷了您的医保卡,还有不少余额呢。”
“那就好。”
袁荣秀一听也放心了,毕竟宋凌做了那么多次陪诊,对医院里这些看病、付费的事最为清楚不过,由她来办手续,肯定是没问题。
宋凌还开玩笑道:
“袁奶奶,要不是您断舍离做得好,家里干干净净的,东西又不多,不然还真找不着您的相关证件。”
一说起这个,袁荣秀也笑了起来:
“为了以防万一,我早就把身份证、医保卡那些……都放在一个包里了,这样万一出点啥事,也不至于抓瞎……”
这话听起来颇有几分心酸,何辛二人见袁荣秀面露疲色,互相使了个眼色,让袁容秀好好休息后,就走出了病房。
“这都一晚上过去了,袁奶奶的家人,还没赶过来吗?”
何辛站在病区走廊上,皱着眉头问道。
宋凌比她多知道些内情:
“袁奶奶的两个儿子都在隔壁F市,工作也忙,之前想让袁奶奶过去和他们一起住,但袁奶奶怕给他们添麻烦,就都拒绝了。”
何辛听了,一时感慨不已:
老太太确实想得通透,不和儿子们住,家庭也更和谐,只是,付出的代价,就是老无所依了……
“宋凌,你还记得吗?当初咱们在驿站第一次招聘,袁奶奶来应聘的事?”
“当然记得啊,当时她说,担心自己一个人在家,倒下了也没人发现,才来应聘的,后来咱们还把她的困难反映给了街道。”
宋凌说着也叹了口气,“但是街道就那么些人,也不能天天来看望老人啊,像这次,如果不是恰好有人上门,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也是碰巧,昨天晚上,上门给袁奶奶提供打字服务的代理小哥,一直在门口敲门都没动静,这才发现,袁奶奶一个人在家昏倒了,赶紧叫了救护车,又联系了宋凌。
否则的话,独自在家晕倒的袁奶奶,还不知道多久才能被人发现……
何辛则理性地分析道:
“袁奶奶这次是急性脑梗塞,出院之后肯定是不能一个人住了,不管她愿不愿意,家里都必须有人照应着。既然家人不能过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她去F市儿子家住。”
“我觉得,她不会愿意的。”
宋凌摇摇头,老太太在某些方面特别顽固,肯定是不肯这样做的。
想起袁奶奶的性格,何辛不由也陷入了沉思:
难道真的没有一种,既能考虑到老人的自尊心,又能确保老人安全的办法吗?
她脑中一瞬间闪过许多碎片般的想法,正静静思索着,突然听到了系统的机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