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四时鲜(143)
最里面王逢年上了锁,那里有乌船和福船的船模,平时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进去。
“你要不要看,”王逢年吩咐别人上菜,转头问江盈知。
江盈知说:“以后有机会吧。”
其实她见过太多船模了,现代的海浦镇有造船博物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船都有,她连航海博物馆都去过。
她对船模兴致缺缺,但却对要上的菜很感兴趣。
第一道菜就没让她失望,先上的这道鱼有四份,两份各摆了一边,男女两边都有,不用站起来,直
接能夹到。
“这什么鱼,好香,”陈三明动了动鼻子,“不是酱料的香气。”
江盈知愣了下,而后朝着双鱼说:“双鱼,这香鱼你可多尝点吧,这可是淡水鱼中最好的。”
也被称为淡水鱼之王,因为香气自带,肉质细腻。
又对陈三明说:“当然不是酱料的香气。”
她用筷子隔空点点这香鱼的脊背,“这上头有一条腔道,里头能散发出香脂,你闻着当然香,这鱼就算不用料酒,也是没有腥气的。”
这是高级宴席上的菜,江盈知做过,她把煎好的香鱼盘子拿过来,用没吃过的筷子在尾巴处用力压了压,听得咯吱咯吱破裂声,鱼骨和肉分离。
她跟大家说:“这鱼还有一点好,就是你在平的盘子里,压它尾巴,鱼骨和鱼肉就分开了,直接夹鱼吃吧。”
什么挑鱼刺,压根不用挑。
陈三明刚夹起鱼肉准备挑刺给双鱼,闻言长叹一声,“小满,你知不知道,你让我失去了献殷勤的机会啊。”
“哦,我现在知道了,”江盈知平淡地回了声,立马悄悄问王逢年,“等会儿是不是还有鳓鱼?”
王逢年毫不犹豫说:“有的。”
没有就让他们现蒸。
然后江盈知底气十足地回,“等会儿鳓鱼来了,你慢慢挑吧,有你挑的时候。”
王良哈哈大笑,“鳓鱼满身骨头刺,你多挑挑,双鱼等着你挑完,吃也吃饱了。”
“王良你鳓鱼骨头里突出是吧,”陈三明瞪他,实际在说他是胳膊肘往外拐。
“我不是鳓鱼,我骨头突出不了,”王良得意地挑眉。
江盈知及时撤出战局,不跟这两个人斗嘴,转而给小梅和秀秀夹了块香鱼肉,“吃吧。”
她自己夹了块,比以前吃过的更好吃,可能纯天然淡水无污染,一抿在嘴里化开了。
“好吃吗?”
江盈知听见了王逢年的问话,她点点头,“这鱼肉煎得特别好,肯定是个老师傅的手艺,而且他挺厉害,能用香鱼肉做宴。海浦大多吃的海鱼,我以为今日都是用海鱼做呢。”
王良听见后猛点头,“可不就是老师傅,老大上门请了他三趟,人家才肯来做这一顿。”
他开始报菜名,“腐乳肉、梅菜扣肉、八宝鸭、烹黄鸡、清炖狮子头、开洋扒蒲菜,黄鱼鲞蒸腊肉、清蒸鳓鱼”
“莲子羹、桂花糯米藕…”
江盈知说:“别报了,你每报一个,我都觉得已经在嘴巴里吃过一遍了。”
在等上菜的工夫,王良问道:“那你说,哪个菜最好吃?”
“要看腐乳用的是哪种腐乳,鸭子是不是麻鸭,黄鸡是不是三黄鸡,你要我吃都没吃说就哪个菜好吃,那我说莲子羹吧,反正怎么煮也不会出大错,”江盈知往门那边看了眼,毫不走心地回复。
她说完,其他人都忍不住笑,等着看到时候是不是莲子羹最好。
除了第一盘香鱼拿来请大家细品外,之后倒是把菜上全了,两边各一盘,不然桌子摆不下。
这些菜烧得很用心,江盈知瞧卖相就知道,烹黄鸡用的是三黄鸡,那皮是嫩黄色,油光透亮,一用筷子扯下皮,里面包着的鸡肉很细嫩。
狮子头夏天吃得少,毕竟这个也讲究时令,春秋宜清炖,冬天吃烩焖,还有便是馅料,春吃河鲜芽菜狮子头,秋则为蟹粉狮子头,冬天便成了芽菜风鸡狮子头。
这个用的是河鲜芽菜,在夏天吃起来倒是别有风味,颜色一点也不红,清炖出来的是像肥肉色的白,汤汁也很素,吃着却没有肉的腻味。
让江盈知吃一整个都成。
至于爽口还是得开洋扒蒲菜。
开洋是对虾米的称呼,一般用鹰爪虾做成的,个头大滋味好,而蒲菜是蒲的根茎,雪白,宛如小葱的葱白,吃起来清香脆嫩。
江盈知最喜欢八宝鸭和糯米藕,八宝鸭子色泽红亮,完整的鸭子外形下,用筷子扯下一块肉,露出包在里面的糯米,还有火腿、红枣、笋丁、香菇等等。
而且没有鸭骨,只有肉连皮,在蒸煮的时候,油脂和鲜香从鸭肉缓缓渗透到馅料里,每一口尝起来滋味丰富,油香软糯。
至于桂花糯米藕,藕里面塞糯米,咬到藕的时候会拉丝,蒸得很软很糯,糯米有带着黏,糖浆不甜,但有浓浓的桂花香。
江盈知的旁边秀秀在很专心吃莲子羹,小梅和双鱼边聊边吃,她只好转过去,跟王逢年说:“今天这菜烧得特别好,肯定是老师傅的手艺绝活。”
“有些人说菜里四大鲜是,头刀韭、香椿芽、顶花黄瓜、落花藕,”江盈知点点这盘糯米藕,“眼下还不到落花藕的时候,但是这个烧得很好吃,比我的手艺好。”
“老师傅回去了,等你有空,”王逢年闻弦知雅意,“我带你去拜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