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四时鲜(166)
她跑的时候,路过了很多很多人,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目光,直到跑到那间铺面前,她才停下脚步,双手搭在膝头喘着粗气。
江盈知抬起头,看着那间跟周围铺子完全不一样的屋子,笑容有点复杂。
她打开门,进去待了一会儿,坐在那个院子里,闭着眼,很安静地坐着。
大概是想起她当上主厨的那一天,正式任命通知下达时,她那么欢喜,那么急切地想要回家。
想要告诉外婆。
最后她从没有任何人在的家里出来,坐在海边告诉已故的亲人,她过得很好。
她一个人也会好好生活。
可现在,她却不再是一个人了。
有很多人,有亲人,会跟她一同分享喜悦。
江盈知坐在那间铺面里很久,久到出来眼圈已经不再泛红,她的脸上重新有了笑容。
她揣着让她心怦怦跳的地契,面向海洋,面向她故去亲人所在的海洋,她回到了另一个家里。
院子里周巧女在给鸡喂食,小梅拿了水壶给柿子树浇水,海娃反反复复地念,“人之初,人之初”
“阿姐,快来吃杨梅,”小梅放下水壶,蹦蹦跳跳跑过来,牵江盈知的手,“回来得正好,我们可以吃饭了,娘今天买了肉,说给你补补。”
海娃欢呼,“吃肉了,吃肉了!”
周巧女说:“进来进来,开饭了,快来吃。”
江盈知也跟着笑,“我来了。”
大家吃了饭,江盈知拿出那张地契,她说:“之前还没到手,我也不好说,现在可以告诉你们了。”
“我有食铺了。”
周巧女和小梅愣住,而后周巧女让海娃去找秀秀,自己去关上了门。
“我的天,我咋这么不敢相信呢,”周巧女指着地契上的名字,“这是啥字?”
“是小满啊,”江盈知告诉她。
小梅抱住江盈知,她很大声地说:“阿姐,你怎么这么厉害啊,不声不响地就干了一件大事。”
连续念了十来遍好厉害后,周巧女终于忍不住打断,“好了,吵死了。”
然后她自己说:“可真厉害啊,小满,婶知道你肯定有大造化的。”
“我找找,我买的酒在哪里,我们娘几个喝一点,这样好的日子,咋就没买点猪耳朵呢。”
江盈知跟在她后头哈哈笑,然后三个人晚上喝了点小酒,相互挨着坐下。
周巧女说:“我就知道你有出息的,年纪轻轻的,靠自己才是真本事。”
她从来没有怀疑过。
小梅很骄傲,“阿姐,你真的真的特别厉害。”
两个人围着江盈知,问了好多她怎么得到铺子的,有时候听了细节,会故作惊讶几声,然后又夸她。
第二天很早,把海娃塞进了义塾里,周巧女和小梅来到了这间铺面里。
她们在瞧的时候,江盈知也看着这间铺面,她在摊子上有太多使不出来的本事,那么多局限,而在这间食铺里,她能全部使出来。
她想,也许有一天,四时鲜会成为海浦的招牌。
希望以后来到海浦的人,都会知道它。
第50章 干锅鱼杂
这间食铺对于江盈知而言, 是不同的,大概因为只属于她,而且地契就相当于房本。
是她除了西塘关的屋子外, 在海浦镇的落脚点。
江盈知盘算着如何打理这间铺面, 前厅的地板,后院的柱子,楼梯都得重新涂桐油, 有些地方要请木匠来修补, 采买锅炉等等。
只要想着,她心里充满了干劲。
那边周巧女已经撸起袖子, 准备开始扫地了, “小满, 我和小梅今儿就帮你把这里清扫一遍。”
“我看这里挺好的,”周巧女环顾着这间小院, 由衷地替江盈知高兴, “我在明府常看见人家的食铺, 一个个都弄得顶好, 又气派,我那时想着你啥时候也能有一个。”
“没想到你自己争气。”
周巧女打了井水上来,院子里只有她们三个, 所以她也没压着声, “婶是替你高兴,可你出去了别说这铺子是你的, 不然他们还以为你支个摊子多挣钱, 有眼红的, 早晚得出事。”
“你就对外说,是上酒楼帮忙, 东家好心租你的,租费也得二三两,”周巧女经的事多,见过的世面更多,所以她语重心长地说,“你对强胜和你阿姑几个相熟的也这样说,不是我说他们不好。只是你瞧瞧这铺子,说是你自己的,谁心里哪能没些想法。”
周巧女自己在明府石员外家待过的,这间铺子还不如人家一个后园,自然不放在心
上,可要说其他人,那可不一定了,人是最见不得人好的。
江盈知也是考虑过的,倒不是防着王三娘,而是这种事情不要往外张扬了。
她说:“婶,我明白的,除了你和小梅,我谁也没说。”
“小梅,你也不许说,连海娃都不要讲,听见了没?”周巧女又转身嘱咐小梅。
小梅从二楼的楼梯跑下来,她努力让自己神情严肃,“我不说,我谁也不说,这就是租来的。”
周巧女满意地点点头,她又有些操心,“有个食铺不用搬来搬去总是好的,只你这头管着食铺,那边摊子不就顾不上了?”
“到时候我早上做摊子的生意,晌午到下午就管食铺里头,婶你要不来帮我,”江盈知擦着桌子说,她是真不觉得周巧女一定要在家里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