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羽族文明建设指南(323)

作者: 爬上屋顶找星星 阅读记录

赵飞宇摸摸鼻尖:“我当然是去铸币啦!”

第173章 第四把铁器

既然揽下了铸币的事, 赵飞宇就去找了炼铁队的队长斑啄,咨询对方有什么熔点低,方便铸模的金属。

斑啄面瘫着一张脸说:“铜, 青铜,红铜, 白铜,紫铜。”

赵飞宇黑线:“反正就离不开铜了是吧?但我去哪里给你找铜?”

斑啄:“这我就不知道了。”

赵飞宇:……

他倒是有座金矿, 可惜一点用没有。

等等,似乎也不是完全没有用。以前经常和他一起上山的地质学院学长告诉过他“找金先找铜”,说的是自然界中的金矿和铜矿常常呈现出共生的关系。

不然他试试挖掘一下,说不定能从那个金矿下面挖到铜呢?

赵飞宇召集了一些经验丰富的矿工,又带上斑啄, 一起奔向了金矿的所在地, 向下挖掘。

斑啄拿着镐子, 有些不情不愿地说:“这种事为什么也要我来?”

赵飞宇理直气壮地说:“你不是分得出各种铜的区别吗?我可分不出来。”

一镐又一镐, 挖掘得越深,出来的岩石慢慢开始呈现出淡淡的条带状金属光泽,赵飞宇眼尖地看到中间夹杂的一块方方正正的大“金”块, 脸都黑了:“这怎么又是黄铁矿……”

他们这真是满地黄铁矿,果然火山多就是这样, 到处都是硫化物。

斑啄在大家挖掘出的石头里挑挑拣拣, 拿出几块在地上磨了磨说:“这几块应该有铜吧。”

赵飞宇赶忙抢过来,也在地上磨了磨,发现硬度确实比黄铁矿要软一些,估计是黄铜矿, 也就是CuFeS2,然而依旧没有什么用呢。

毕竟像黄铜矿和斑铜矿这样工业时代的产铜主力, 在生产力落后的环境里,就是纯纯的废物。它们虽然量大管饱,但是品味不高,能提取出1%的铜都困难。

他以前还闹过一个笑话。

学长问他:孔雀石和斑铜矿,你猜哪个提炼出的铜会更多?

他想了想这两种矿的化学式,计算了一下铜的占比,果断回答:肯定斑铜矿多。

结果,学长微微一笑说:你用手机查一查吧。

查完,他就尴尬了。孔雀石大部分是纯净物,能提取出至少50%以上的铜。斑铜矿从化学式上看含铜量60%+,妥妥的富矿,实际上是乱七八糟的石头里掺一丢丢矿。

挖掘的越深,挖出来的矿石越斑杂,赵飞宇还发现了极少量的自然金和自然银,少量他认不出的硫化金属,小部分石英和方解石,大部分的黄铜矿,斑铜矿和黄铁矿。

哦~都是垃圾!

挖得累了,赵飞宇准备走一走,休息一下。一路走过去都能隐约看到斑铜矿,以及铜草花,怪不得这种草被叫做铜草花,估计就是因为喜欢长在有铜的地方才取了这个名字。

沿着旁边的岩壁往上走,赵飞宇又在岩壁上看到了一块块可恶的黄铁矿,不过慢慢地岩壁颜色越来越深,呈现出一种烟灰色,泛着金属光泽。

从他想起那句“找金先找铜”开始,他似乎就找回了自己的脑子,想起了越来越多的东西,比如学长还告诉他,当黄铁矿和胆矾矿在自然界中金风玉露一相逢,辉铜矿就诞生了。

辉铜矿可不是什么小垃圾,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实打实的富矿!

“快快快!把我的镐子拿来,顺着这里往下挖!”他就纳闷了,这么大一个露天矿床,怎么全是硫化矿,就没有被氧化的部分吗?真是不科学,原来是藏到这边了。

赵飞宇把小鸟们从河床边叫到了有一段距离的岩壁边,顺着疑似辉铜矿的岩石往深处挖。

铁镐敲在岩壁上留下了暗灰色的印痕,赵飞宇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好奇地问:“该怎么把铜从辉铜矿里提取来?”

斑啄依旧一脸面瘫:“我也不知道。”

赵飞宇震惊:“你怎么能不知道呢?”

斑啄:“我只是个奴隶而已,提炼铜不是我的工作,我只负责锻造。何况我们一般用的是天然铜,可不懂这些什么矿石。”

赵飞宇:……

好吧,青铜时代用的铜矿几乎就是天然铜和孔雀石。

他只能自己研究了,反正原理他倒是知道,甚至能把硫化亚铜如何高温提取出纯铜的一连串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来,让他想想反应温度是多少。

好像是1200℃……

赵飞宇傻眼了,果然还是要把炉子提升一下才行了。

想到这儿,赵飞宇没等挖完矿,拉着斑啄又跑了一趟陶器作坊,询问他们烧制瓷器的进度。

烧制瓷器的温度就是在1200度~1400度之间,所以当古代中国成功烧制出瓷器之后,各种金属的冶炼技术就开始领先世界。

陶器作坊修建时候,赵飞宇就给了他们馒头窑的构造图纸,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烧出瓷器来。

赵飞宇弯着腰和这群小鸟们对视:“还是没有烧出瓷器?”

小鸟们羞愧地低下了头。白眉地鸫更是不敢直视赵飞宇的眼睛,神子对她寄予厚望,她却令对方如此失望。

赵飞宇长叹一口气说:“带我去看看窑炉。”

斑啄很想在外面偷懒,然而因身材矮小被高大的赵飞宇强行抓走。

跟着小鸟们往作坊后走,赵飞宇就看到两座长得像馒头,只是后面多支了根烟囱的馒头窑。从外观上看,好像没什么问题,结果他走近一看……

赵飞宇指着顶部的透气孔,无语地说:“这孔怎么开那么大?”

小鸟们挠挠头说:“开大了,好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