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当炮灰主母,我偏另谋高就(242)
谢韫之侧目,他知道临哥儿聪明,但平时相处得少,实地感受对方的敏锐还是头一回,便欣慰地道:“如果真的有第二股势力,你觉得是谁?”
临哥儿陷入沉思,脑子飞快地运转起来,首先想到的是吴先生的提醒。
这让他觉得第二股势力是恭王,但恭王和太子暂时是一伙的,没理由和太子对着干。
不,也是有理由的,恭王不希望太子与将军府为敌,但太子却因私欲而下毒手。
“是恭王吗?”
临哥儿侧目,谢韫之点了点头。
恭王府。
探子急匆匆地跑来禀报,三月的天,竟跑得满头大汗,跪下:“禀王爷,太子殿下派去的人,刚才伏击了谢家的马车,好在谢将军也在,属下还及时通知了正在巡逻的御林军,总算没酿成大祸。”
“好。”恭王一开始提着心,听到最后才松口气,对探子道:“你做得很好,下去领赏吧。”
“王爷,属下还有一件事要禀。”探子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双手呈上:“谢将军近日,暗中在查当年陆世子的案子,还画了这张首饰的花样,叫陆世子夫人以前的身边人辨认。”
陆襄夫妇出事后,那些人就被恭王妃安置在了京城,平时深居简出。
谢韫之将她们查了出来,在恰当的时机,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同时暴露给恭王。
恭王一阵惊讶,将图纸接了过来,面色十分凝重,谢韫之为何忽然查陆襄的案子,又为何拿这个首饰花样给他妻妹的身边人辨认?
诸多信息糅杂在一起,恭王只觉得有一层窗户纸隔在自已眼前,只要捅破这层窗户纸,一切就能真相大白。
“王妃在何处?”思索片刻后,恭王问当值的丫鬟。
“回禀王爷,王妃娘娘在佛堂礼佛。”丫鬟回答。
想到妻子迷上礼佛的原因,恭王眼中流露出心疼。
随后便拿着图纸,大步地走向王妃所在的地方。
自从妹妹小温氏遇害后,恭王妃变得郁郁寡欢,常年活在自责当中。
近些年,更是迷上了礼佛。
只有在诚心礼佛时,恭王妃觉得自已才能暂时获得轻松。
“王妃娘娘,王爷来了。”丫鬟小声禀报。
恭王妃跪在佛堂,一手捻珠一手敲木鱼,口中念念有词,恍若未闻。
“王妃。”恭王平时不会打扰妻子礼佛,但今天事出有因,他只好进来打扰:“你快来看看这个银锁的花样,可曾见过?”
恭王妃倒是好脾气,放下木鱼和佛珠,接过那张图纸,花样不重要,上面的四个字却让她屏住呼吸,惊讶道:“这是我妹妹的物件。”
她嚯地望着恭王,激动追问:“王爷从何处得来的图样,是案子有线索了吗?”
果真是妻妹的物件?原来如此,竟是如此,恭王心中有了一个清晰的答案。
太子要动手的谢临,其实不是永国公的私生子,而是陆襄和妻妹的孩子。
而太子却想将谢临抹除,必然是想死无对证。
真相令恭王失神了片刻,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已苦苦追查了十三年的凶手,竟然会是太子。
是了,太子曾被妻妹不留情面地拒绝过,以太子那个敏感自卑,心胸狭隘的性子,一定会怀恨在心。
良久,恭王回过神来,随后眼睛恢复清明,郑重地握着妻子的手点点头:“嗯,有线索了,追查了十三年,凶手终于要落网了。”
第170章 登门确认
被拦路伏击的事一打岔,临哥儿也不打算再去找吴先生。
毕竟现在,已经证实太子就是自己的仇敌,而恭王对太子的态度,暂时还不明朗。
在恭王正式与太子决裂之前,临哥儿都不会再去找吴先生了。
“怎么回来了?”许清宜看见他们父子俩回来,心里猜测是不是发生了意外?
谢韫之把妻子当小姑娘养,并不想跟妻子说伏击这么血腥的事,可是还没等他开口搪塞,就听见临哥儿一五一十:“娘,我们在路上遇到了太子的埋伏,幸好裴副将的岳父在附近巡逻,领着御林军帮我们退敌。”
谢韫之:“……”
这孩子聪明归聪明,但是没有眼力见!
“咳。”他轻咳一声,希望临哥儿点到为止,再说下去就难免血腥了。
“啊?你们没受伤吧?”许清宜闻言被吓坏了,连忙拉着他们父子俩检查起来,同时嘴里骂道:“朗朗乾坤,太子竟然这般猖狂?”
这里可是天子脚下,真是岂有此理。
“娘别担心,我们没受伤。”临哥儿不是没看懂爹的意思,只是他觉得,娘需要的不是善意隐瞒,这些算什么,交代道:“只是护卫们受了些皮肉伤,已经去医馆看过了,对方派出的是死士,见逃不掉就服毒自尽。”
听起来死了很多人,许清宜点点头,那些死士或许值得可怜,毕竟没有人生来就想做死士。
可是事关丈夫和儿子的性命,许清宜真就拿不出太多同情心了,心有余悸道:“敌友已分,看来要委屈你,先在家里避祸一阵子了。”
“嗯。”临哥儿收到爹的眼刀子,假装没看见。
他已经隐瞒了爹一脚踹死一个死士的事,爹还想如何?
“娘,我下去休息了。”临哥儿识趣地告退,将空间留给爹和娘。
等长子走后,谢韫之关心地看着受到惊吓的妻子,安抚道:“夫人别怕,已经过去了,不要再想着。”
“嗯。”许清宜主动抱住谢韫之的腰,靠在对方怀里庆幸着:“你们没事就好。”
她是吓坏了,但不是害怕死人和血腥,只是害怕谢韫之和临哥儿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