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当炮灰主母,我偏另谋高就(301)
珩哥儿闻言,第一次在娘面前笑不出来:“……”
也不是不喜欢大哥,只是大哥太严厉了,如果是花钱请来的老师,会对他温和有礼,错了也不会拿他怎么样。
可是大哥来当老师,想想就可怕!
许清宜本来想联络一下老大和老三之间的兄弟感情,结果有点尴尬啊,连忙笑道:“哎呀,珩哥儿开心得都说不出话来了。”
临哥儿看着娘努力打圆场的样子,心中好笑,自已在弟弟们心目中是什么形象,他自已很清楚。
但他不是故意的,只是习惯了用要求自已的标准来要求别人罢了。
严厉,但不代表他对弟弟们没有感情。
这会儿也特意柔和了一下表情,对珩哥儿道:“可以,你的老师是怎么教你的,回头跟我说一下,我也这么教你。”
珩哥儿察言观色的能力一流,大哥给他点阳光就灿烂,连忙笑吟吟地道:“嗯,谢谢大哥。”
许清宜在旁边松口气,然后给好大儿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真是太给面子了。
教小朋友挺烦的,临哥儿一看就不是那种有耐心的人,难为他了。
临哥儿摸了一下弟弟的发髻,和娘说道:“昨日去老师家,被问及爹和沈状元一事,见老师怀疑,我也就没否认。”
爹娘都说过,这事不好瞒着恭王,哪怕对方没猜出来,他们也应该交代清楚。
“吴先生很聪明。”许清宜点点头道:“连他都起了疑心,由此可见皇帝只会更多疑,所以,沈状元的路还长着呢,现在只是个开始。”
临哥儿若有所思。
许清宜是特地带着珩哥儿过来看老大的,此刻看看对方白皙的脸庞,又看看窗外的艳阳,笑着说道:“上午多出去晒晒初升的太阳,也别整天闷在屋里看书。”
落水那次终究是有点影响的,叫临哥儿这阵子看起来懒洋洋的,许清宜看了怪着急。
家里的孩子们吧,皮实的太皮实,静的又太沉静。
珩哥儿乖宝宝倒是完美的,动静皆宜,样样都沾一点,主打一个均衡发展。
“是。”临哥儿低声应着。
将军府内一片祥和,府外却是激流暗涌,有一种暴风雨前的宁静。
皇帝这次舍了多年的宠臣谢韫之,而选择力保新科状元的举动,惹得很多人私底下开始浮想联翩。
但更多的是想不明白。
能想明白的,恐怕只有肃王那一家子,他们隐约知道谢韫之和太子杠上了,而且从纯臣倒向了恭王。
因此才成了弃臣。
但肃王也没高兴到哪里去,要知道即便太子倒了台,皇帝也依旧不选他。
现在影响力强大的谢韫之还倒向了恭王。
晦气。
第213章 孤注一掷
谢韫之疑似失去圣宠这件事,也引起了平阳侯府的关注。
到底是利益共同体,没人觉得幸灾乐祸。
如果一定要说有谁,那就是杜缙云了,毕竟谢韫之再风光,她也没有享受到半分好处。
反而便宜都被许清宜占了,她只会嫉恨。
侯爷倒是很紧张,忙递帖子询问怎么回事?
谢韫之轻描淡写地回了几句,再详细的事情,自然不会与对方交代,免得徒生事端。
反正侯爷知道了也帮不上忙,对方能管好平阳侯府一家子就不错了。
转眼到了六月中,经过恭王府和勇国公府两家商议决定,他们给陆襄夫妇的坟重新选了一个地址,合葬在一起。
办仪式之前,恭王和勇国公一起求见皇帝,希望太子能够出现,到坟前忏悔请罪。
距离事情爆发出来,也过了一段时间,皇帝自然没有忘记自已当初的承诺,也知道这个要求其实不过分。
然而想起太子的郁郁寡欢,便有些于心不忍,尝试着商讨道:“你们的心情朕明白,也希望太子能够前去,可是。”他轻叹口气:“太子近来精神不济,终日卧榻。再就是合葬仪式的当天,难免人多眼杂,不妨另选日子?”
听见皇帝的考虑,恭王和勇国公也并不意外,好在他们也不是抱着一次就成功的希望而来,便顺着妥协道:“陛下考虑的是,不知您以为什么日子最佳?”
总得给他们一个盼头。
皇帝被儿子和臣子这样步步紧逼,心中实在难受,但又生不起气来,到底是太子有错,他还能如何护着?
沉默了一下,无奈道:“定在中秋,届时想必太子的身体也有所好转。”
有了大概的期限,恭王和勇国公对视一眼,算是勉强接受了这个结果。
“好,陛下金口玉言,就定在仲秋。”二人答应道。
废太子暂时不肯出现,陆襄夫妇的合葬仪式如期举行,这天好些人都去了。
许清宜也去了,甚至看到不少自发前来的百姓。
临哥儿作为陆襄夫妇唯一的儿子,整个仪式下来数他最忙了,加上天气热,晒得汗流浃背,脸红耳赤。
勇国公夫妇和恭王妃都心疼坏了,找着空儿就给他送送水,擦擦汗。
有人疼的孩子就是好啊,同时也省了许清宜这个当娘的很多功夫。因此一场仪式下来,她都躲在阴凉处没怎么辛苦。
结束之后,恭王妃和勇国公夫妇看着临哥儿和他们告辞,径直走向许清宜,这才回过神来。
这孩子现在既不是陆家的,也不是温家的,他心里边只有将军府……
周围那些凝渊公子的故人们,也在关注着临哥儿,只觉得此子生了一副好相貌,他日风采定不输于其父,气质也是清隽斐然,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