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让我当炮灰主母,我偏另谋高就(313)

作者: 霁妘 阅读记录

打夷蛮人,正是立军功的好机会。

既然皇帝想立七皇子,那自然是要开始为七皇子造势。

皇帝诧异地看了沈知节一眼,随后面容欣慰地笑起来,之前满朝文武都没有猜中他的心思,唯有沈知节真心为七皇子考虑。

“那你说,让谁去辅助七皇子打这一仗为好?”皇帝问道。

说是辅助,其实就是真正的主帅。

七皇子去了边境,也只是挂个主帅的名头罢了,真正带兵打仗的另有其人。

“陛下。”思索了片刻,沈知节扑腾跪下,低着头:“微臣以为,让谢将军去为好。”

听见这个名字,皇帝微微皱眉。

他动了动嘴唇正想说什么时,便看见沈知节抬起脸来,眼底流露着肃杀与狠辣,进言道:“陛下,这是七皇子的大好机会,既能踩着谢韫之立军功,又能找机会将谢韫之除掉。”

皇帝猛地睁了睁眼,紧紧盯着沈知节。

大约过了数息,沉着地道:“沈爱卿在说什么胡话?韫之是大启的功臣,就算你与他有过节,也不该说出这种话。”

沈知节跪着观察了一下皇帝的反应,感觉对方并未生气,又解读了一下对方的言下之意,无非是谢韫之死了无法向大启的百姓们交代。

这下沈知节明了,皇帝的确是想要谢韫之的命。

唯有声望极高的谢韫之死了,七皇子才能顺利登上大位,不受制衡。

至于肃王和恭王,生死也只是皇帝一道圣旨的事,皇帝有的是办法将这两人从宗室中除名。

第222章 风雨来临

“陛下,微臣并非因为私怨才如此进言,都是为了七皇子殿下着想。”沈知节确认了一下皇帝的心思后,坚定不移地继续道:“谢韫之声望之高,远在几位王爷之上,甚至连您都要忌惮三分,如果他不死,七皇子殿下如何能顺利登基?”

他现在说出来的,都是皇帝心里所想的,只是皇帝一时不承认,不想当这个恶人罢了。

除去功臣,对皇帝的声誉影响太大。

这个锅还得有人来背才行。

沈知节甘愿当这个背锅的人,因此跪在这里进言,听起来,就好像是他这个佞臣,强迫皇帝为了江山社稷而痛下决心。

日后谢韫之死了,哪怕有人疑心皇帝鸟尽弓藏,也能尽数推到沈知节的身上。

所以,皇帝对沈知节这个女婿的喜爱,也不单纯啊。

不过是天时地利人和,他恰巧在这个时候,需要沈知节罢了。

“兹事体大,容朕考虑考虑,韫之……毕竟是朕一手栽培出来的良将,没了他,是大启的损失。”皇帝淡淡道。

“可是留着他,您就不怕半壁江山改姓谢?”沈知节语出惊人。

这话一出,说到了皇帝的心里去,瞬间神情也挣扎了起来,轻叹道:“所以你说,谢爱卿为何要结党私营,触碰朕的底线,若是他一直当个纯臣该多好?”

他用心对待谢韫之,对方却有负自已的信任在先,他十分痛心。

“陛下仁慈,事到如今还惦念着谢将军的好。”沈知节忙拍马屁道。

皇帝斜睨了女婿一眼,对方言不由衷的样子,不禁令他又想起了太子的血书,太子也说他心慈手软。

顷刻间,皇帝的心情都变得阴郁了起来。

沈知节倒是知情识趣,也就不再说话了。

南境这次的军功,谁都想要,肃王也很想要,若是能挂帅亲征,在坊间的声望定会高涨。

可惜,皇帝防范着他,断不可能让军功落在他头上。

对方只会叫他去做些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上回的接待乌桓王族就是,看似给他机会拉拢人心,实则屁用也没有,老家伙才不会这么好心给他造势的机会。

近日,皇帝又找了新的法子折腾他,不是以国库亏空,南境即将有战事为由,叫他去催收臣子的欠债。

就是叫他查贪官污吏,抄这些罪臣的家,都是得罪人的活儿,干得他火冒三丈。

好在,也不是他一个人被分派了这些差事,恭王也一样,被派去了北边闹旱灾的州府赈灾。

银子也是以国库亏空为由,只给了零星一部分,剩下的让恭王自已想办法。

一句话下来,恭王就得跑断腿了。

否则差事办得不漂亮,回头落下来一顶不堪重用的帽子,前头积累的声望便打了水漂。

不过恭王不像肃王那么暴躁,皇帝将他当牛马使用,他也只是默默地想办法,筹备银子。

恭王妃的娘家底蕴深厚,自已手里也有些钱,见状想帮扶丈夫一把,却被拒绝了。

恭王道:“还不至于到山穷水尽,要花媳妇银子的时候。”

恭王妃也只能默默地心疼他了。

军情在朝中传开,很快也传到了将军府。

自从自家成了恭王的亲戚后,许清宜变得更加关注朝堂的动静,听到消息,便问正在督促珩哥儿写字的临哥儿:“你觉得,这个皮球最后踢来踢去,会落到谁的身上?”

临哥儿狭长的眼眸抬起来,面露思索:“您是想问,这个皮球有没有可能落到爹的头上,您不希望爹出征。”

许清宜尴尬,自已的心思有这么明显吗?

“自然,打仗这么危险的事,我不想你爹去也很正常吧?”主要是在原著里,谢韫之康复后的第一次重返沙场就受了重伤,最后伤口感染不治而亡,许清宜一想到这个就担心,当然不希望谢韫之出征。

“我也不想。”临哥儿颔首,不再揶揄许清宜,认真分析起来:“按理来说,这差事应该落不到爹身上,因为皇帝不会继续给爹立军功的机会,他失了一员大将,此刻正是培养心腹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