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当炮灰主母,我偏另谋高就(320)
“好吧,是我想当然了。”楚先生笑笑看着谢韫之:“那么以谢将军之见,当如何?”
“铁链确实有大用处,只不过不是横于江中,而是横于江面上,搭桥而过。”谢韫之提议道。
众人闻言,不禁觉得谢韫之异想天开,在这么宽的江面上搭桥,能不能搭起来是个问题,搭起来能不能用又是个问题。
“事在人为。”看出他们想什么,谢韫之说道。
“谢将军所言亦有道理。”赵翊想起父皇的叮嘱,叫他不要干涉谢韫之的决定,横竖成败都是对方的责任,便笑道:“若是抵达南境之前没有更好的办法,就这么办吧。”
七皇子发话后,众人便默契地搁置此事,继续谈论起其他的问题。
*
许清宜这边,一行人正常赶路。
因担心小王爷是偷跑出来的,她思来想去,谨慎地写了封信告知恭王府,小王爷和自已等人在一起,请各位不必担心。
赵思睿还真是偷跑出来的,跟着启程后,心里美滋滋的自以为没有被识破,殊不知队伍里已经有两人知道他的小把戏。
只是一个选择包容他,一个懒得理他罢了。
许清宜也很久没有出门旅行了。
看见沿途的景色和风土人情,十分感兴趣。
因此每到一个落脚的地方,有时是都城,有时是小镇,甚至是小村庄,都喜欢找个当地人打听打听此地的故事。
然后再与孩子们讨论一二,听听各位的感受与意见。
与其说是旅行,倒不如说是游学了。
只不过老师不是许清宜,而是路上遇见的所有一切,都是孩子们的老师。
赵思睿跟了一路,终于知道谢禛他们哥几个为什么那么听娘的话了,因为人家的娘确实很有趣。
不打人也不骂人,还会跟大家一起玩,跟他印象中的长辈完全不同。
害得他都有点羡慕,平日里满嘴的姨母姨母喊得更欢实了,就是每次都会收到表哥的眼刀子。
为什么呢?
表哥心,海底针,他摸也摸不清。
这日,黄昏已至,出行队伍落脚在一个村庄里面。
村民们以种植棉花为生,现在正是采摘棉花的秋季,放眼望去一片雪白,很是漂亮。
众人都没有见过这种盛况,一个个都发出了惊叹的声音:“哇,好白啊,像天上云朵一样。”
许清宜见状,笑眯眯道:“想去摘棉花吗?不如明天上午先不启程,我们去体验一下摘棉花如何?”
“好啊好啊。”按年纪来算,三个小的连声赞同。
“临哥儿,你觉得呢?”喜静的老大会不会觉得这种活动很无聊?
“随你们高兴。”临哥儿一副我都可以的样子。
那就这么定下来了。
紫霄是个社交达人,很快就和村长交涉完毕,给大家找到了住宿的地方。
百姓们匀出来的房子比较简陋,胜在干净整齐,着丫鬟嬷嬷收拾一下就能住人。
等安顿下来,天都黑透了。
恭王派来的三十名死土,贴身保护着这支队伍,可以很大程度地保证各位的安全,可是,他们却杜绝不了皇帝的探子。
夜深人静后,两道鬼魅的身影出在村庄的附近盯梢。
皇帝没有命令下来时,他们的作用是探子,若皇帝有命令下来,他们暗杀的水平也是一流的。
“喂。”两名探子的肩膀忽然被拍了拍。
他们一惊,猛然回头,不知何时站在他们身后的高挑身影,两手分别掐住他们的脖子,用力一折。
咔嚓,临死前,他们听到了自已颈骨断裂的声音。
两双惊惧瞪大的眼睛里,倒映着一张邪肆桀骜的年轻脸庞,满脸写着对人命的漠视与不屑。
“走好。”青年松开手,看着两具尸体在自已面前倒下,随后嫌弃地瞥着自已的手,慢悠悠地进村去找水洗手。
这样的一个可疑人物靠近,恭王麾下的死土很快就过来盘查,冷声问道:“阁下是何许人,半夜进村子做什么?”
青年微顿,扯下腰间的一块令牌扔过去:“村头有两具尸体,去处理了,免得吓着老百姓。”
死土怔了怔,望向手里的令牌,在月光下清晰可见是一块将军令牌,上书温平如。
第228章 温家舅舅
恭王的手下,自然对‘温’这个姓氏不陌生,一时就想起来了,此人应该是太原温氏的子弟。
身兼将军职位,想来正是温氏五子中最小的那位。
温氏这一辈有五个兄弟姐妹,三女二男,可如今执掌温氏的家主,却并不是两个嫡子中的其一,而是嫡长女温臻如。
此刻虽是夜深人静,也还不算半夜。
许清宜这群人轮流等着沐浴,暂时没有睡下,忽然看见侍卫领着一个面容妖孽帅气的年轻人进来。
各位疑惑,这是谁?
温平如来到门槛前,借着农房里不算很亮的灯火,看见一屋子大大小的脸孔,都怔怔地看着自已。
说实话,他本来并不情愿接这趟活,比起保护人,他更擅长杀人。
不过来都来了,所有的牢骚,便化作一个不大熟练的善意微笑,报上名号道:“各位好,我是温平如,刚从太原赶过来。”
温平如?刚才浑身绷紧戒备的娘几个都松口气,看来是太原温氏的人。
“小舅舅?”赵思睿听到温平如的名字一愣,然后惊喜万状地扑过来:“小舅舅!你来接我们了!”
眼看着赵思睿近在咫尺,温平如十分嫌弃地一侧身,叫对方扑了个空。
叫自已舅舅,莫非是恭王的儿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