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让我当炮灰主母,我偏另谋高就(397)

作者: 霁妘 阅读记录

再说了,若是恭王殿下要动手,也不可能不知会他与娘娘一声。

因此顾统领眯起眼眸,很显然,有人要陷害恭王殿下。

这个人有可能是皇后,当然,也有可能是皇帝,他认为是皇帝的可能性更大。

皇帝想以恭王弑君的罪名,除掉恭王。

这一瞬间,顾统领很想抽刀结果了这两名刺客,彻底打乱皇帝的计谋,可是转念一想,没了这个计谋也还会有下一个。

倘若此次失败,没准皇帝会被逼着狗急跳墙,直取恭王的性命。

并且杀死刺客还会暴露自已,相当不划算,所以顾统领便住手了,留了刺客一命,回去向皇帝如实禀报。

“陛下,刺客招了,他们说他们的主子,是恭王殿下。”

皇帝呆了呆,很快便沉声道:“刺客的一面之词,未必可信,你继续追查。”

“是。”顾统领闻言,一颗心不由往下沉,既然皇帝这样说,就代表着无论他如何彻查,这些刺客的主子一定是恭王殿下。

莫非,恭王殿下身边出了内鬼?

顾统领思及此,背上不由出了一层冷汗。

但随后又想,应该不可能,若是出了内鬼,他们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早已暴露无遗。

于是顾统领冷静下来,转身出去查案。

第282章 千古惨案

追查下去的结果,与顾统领想象中一样,这批刺客的确是受‘恭王’指使,而且恭王刺杀皇帝的动机,与恭王外祖家的灭门案有关。

顺着刺客这条线,顾统领追查到了一个隐忍多年,韬光养晦,无比憎恨着皇帝的恭王画像。

这令他不禁抽吸凉气,一股寒意从背脊处升起。

若是皇帝将此事公布出去,天下百姓也好,文武百官也罢,有谁会相信恭王是无辜的吗?Xl

灭门之仇,不共戴天。

恭王刺杀皇帝的理由摆在眼前,由不得天下人不信。

顾统领知晓,恭王是名正人君子,纵使内心万分悲愤,却从来没有升起过弑君的打算。

恭王只是想替外祖家翻案,讨回公道。

给皇帝下毒是娘娘一个人的决定,娘娘当了皇帝二十余年的枕边人,深知皇帝为人有多不堪,又怎会给恭王翻案的机会?

讨公道?

下地狱去讨吗?

顾统领借着查案之便,很快派出心腹,传口信与恭王。

听罢顾统领的传信,恭王本就冷峻的脸上,变得越发晦涩不明,似乎意料之中,又似乎难以置信。

但最终都归于平静。

不愧是他的好父皇,恭王讽刺地笑着心想,对方三十年前用同样的计谋陷害他的外祖,顺便杀掉了当时亲征的太子。

一石二鸟,然后自已登上皇位。

现在还想故技重施。

是,恭王的外祖家是冤枉的,所谓杀害当朝太子,通敌叛国,全都是皇帝的算计与利用罢了。

分明就是他自已谋害自已的太子嫡兄,还构陷了不愿与他沆瀣一气的纯臣岳父。

这就是皇帝不敢让恭王继位的缘故,倘若恭王登基,此案必翻!

那么他这个皇帝,便成了笑话。

三十年来,恭王的翻案之心一直隐忍不露,连皇帝都放松了警惕,是以太子还活着时,皇帝便培养恭王辅佐太子。

倘若太子得力,能够一辈子压制恭王,也就没有翻案的可能了。

终究是自已的儿子,为人父者,未必不能留恭王一条活路。

可惜事与愿违,最后皇帝无奈地发现,唯有杀了恭王,自已才能保住死后的声誉。

那就不能怪他了。

此刻,皇帝对恭王的绞杀正式开始了。

横竖已经杀了对方外祖满门,他并不介意再利用一次灭门案,彻彻底底地摁死恭王,与恭王的一众党羽们。

“呵,他竟还有脸用这个理由泼脏水。”恭王说话时,一股按捺不住的癫狂在眼底翻涌,好啊,天知道他等这一刻等了多久。

“去,回了你主子。”恭王交代来传话的人:“让对方发作,我自有应对之法。”

“是。”传话人离开。

不久后,顾统领得到恭王的答复,心中稍安,也是,恭王殿下并非无能之辈,估计还有后招在手。

他这边安心地回禀皇帝,将恭王弑君的证据全部递上去。

“果真是恭王要刺杀朕。”皇帝面露失望,表现得十分难过,叹气着道:“朕对恭王寄予厚望,用心栽培,他太令朕失望了。”

顾统领:“……”不知说什么好,所幸他向来沉默寡言,应该不会引起皇帝的怀疑。

“朕在行宫遇刺的消息,不必瞒着了,另外,明日摆驾回宫。”皇帝道。

一夜之间,皇帝在行宫遇刺的消息传遍天下。

更令人惊悚的是,凶手疑似恭王,据说是恭王为报外祖灭门之仇,因此大逆不道,派人刺杀自已的父亲。

皇帝还在回宫的路上,流言便已满天飞。

京城更是动荡不安,人心惶惶。

这次轮到追随恭王的官员六神无主,害怕皇帝再来一次大清洗。

将军府也为之而动荡了起来,这一听就是专门针对恭王的杀招,实在狠辣无比,杀人诛心。

好在恭王是个体贴人,提前交代吴先生,又由吴先生交代临哥儿,给他们传递了‘稍安勿躁’四个字。

虽不知恭王如何应对,但起码心中有底。

数日后,皇帝御驾回到宫中,很快,沈知节便前来觐见,驸马爷一进来便眼眶通红地朝皇帝跟前跪了过来:“陛下,听说您遇刺的消息后,微臣寝食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