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军婚:随军后她风靡家属院(120)+番外
陆卫国点点头,“放心好了,团长,我会努力的。”
赵团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而后转头看向了时听雨:“小时啊,上次让卫国跟你说给咱们营区的战士上课这事,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时听雨想到了上次陆卫国跟她说的事情,便道:“我这边没问题。”
当时赵团也就那么一说,陆卫国回去问了时听雨后,因着审讯魏建的事情,就把这事给忘记了。
那会儿赵团也忙着处理手上的事务,一时也就没有再问起过。
听了时听雨的回答,赵团笑了,他是个一心为国的人,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他都想要尝试一番。
他看向了陆卫国道:“上课人选的事情就交给你来筛选吧,我让二营长从旁协助你。”
对于这一点,陆卫国没有意见,他亲自筛选的人,自己也能放心些。
上课时间定在了十二月,因为筛选人也是需要时间的。
对此,时听雨没有意见。
两人回去后,时听雨就开始准备给战士讲课的资料。
她趁着上班的间隙,把自己脑海中学过的一些觉得军中能够用到的知识梳理了一番,并装订好,到时候可以做教材用。
在整理的过程中,时听雨有拿不准的也与陆卫国商量,最后整理出来的资料,两人都很满意。
这天,时听雨又听到了喊人拿包裹的广播。
她算了下时间,差不多再版的稿费应该到了,便拿了证件去了家属院大门口。
果然,邮递员把手中的汇款单递给了她。
“时老师,这是京市美术出版社的汇款单,还有信。”
时听雨接过信件,然后迅速地拿过汇款单看了下上面的金额,一万两千元整。
这次她学机灵了,挡住了周围好奇的目光,快速地签收了。
可即便没有看到金额,周围的人也都知道应该不会少。
要说家属院最会赚钱的,非时听雨莫属了。
当初还有人因为她的娘家背景嘲笑陆卫国只看脸,娶了个拖后腿的女人,可现在谁不羡慕陆卫国运气好捡到宝了。
邮递员一脸高深莫测地看着几位军嫂猜测时听雨的稿费是多少,有说八九百的,有说一两千的。
最高的一个说有五千。
他心道,五千?你们也太小看时老师了。
时听雨回到家后,把手中的信打开。
上面是关于《忠犬》第二个故事的出版事宜。
第二个故事,经过出版社的评估,首印二十万册,至于稿酬则是按照第一个故事再版的比例来。
也就是12%的版税。
至于绘本的定价,跟第一本一样,五毛钱。
只等时听雨这边同意,那边就可以安排走印刷流程了。
也就是说她《忠犬》的第二个故事又可以拿到一万二的钱了。
至今为止,忠犬的两个故事,给她带来了两万九的收入,快赶上她们时家四年的积蓄了。
第101章 熟人局
时听雨看着自己计算出的数字,心中有点不踏实。
她想着自己的连环画是不是出得太勤了,不如过两年,大环境好了再继续。
她相信,就她现在这两本连环画,后面再版的费用都够她吃好久了。
再过几年,她也可以继续自己停滞的绘画事业了。
到时候赚得绝对也比连环画多。
陆卫国回来的时候,时听雨就把汇款单拿给陆卫国看了,顺便把自己的打算给她说了。
陆卫国的心情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这样挺好,你平日里太累了。”
时听雨累倒是不觉得累,她过得挺充实的。
两人休息的时候,陆卫国带着时听雨去了镇上的邮局把汇款单里的钱存到了存折里。
邮局的人看到两人已经十分熟悉了。
这种大笔金额的汇款单,他们平时见到的可不多,尤其是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时听雨已经是第二次来存款了。
流程都是走熟的,所以办起来也很快。
两人顺便在镇上买了些水果带回去,因为今晚新来的韩团长要请客。
前几天韩团长一家已经搬过来了,这段时间应该收拾好了,这才开始准备请客。
这次时听雨就没有过去。
他们请客确实是默认的不带家属,上次赵团家的那次不算。
赵团是因为讲课的事才会邀请她,既然邀请了她,其他人的家属要是不一起邀请了,也怕有闲话。
干脆就一起邀请了过去。
大家处了几年了,如今要调走了,也正好可以话个别。
韩团长家要的也是小院。
韩团长和他媳妇都是城里人,住在逼仄的楼房里已经住够了,在原来的军区,他们也是住在楼房的,这次正好趁着调任换营区的时候,选了家属院的小院住。
韩团长家的院子离陆卫国家并不远,在他们家后面两排。
格局跟他们家的差不多,只是面积要大些。
韩团长看到陆卫国就笑着走了过来,一把擒住了他的胳膊按了按,“好小子,这身板不减当年,咱们多长时间没见了?”
陆卫国难得露出笑容,“从战场下来就没见过了,有两年多了。”
他是七三年八月份从战场下来的。
韩团长颇为感慨地道:“这日子不知不觉都过了两年多了,看到你我就想到了咱们在战场上的日子。”
陆卫国也是颇为感慨。
韩团长今年四十了,身材壮硕,长得像头熊一样,那巴掌蒲扇似的,跟陆卫国倒是脾气相投。
韩团长又招来了自家儿子,给陆卫国介绍道:“这是我家那不成器的小子,叫韩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