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军婚:随军后她风靡家属院(268)+番外

作者:胭回 阅读记录

王组长见状,便让其他组的人一起帮忙拆包裹整理。

人多力量大,终于在十一月底的时候初选工作全部完成。

他们这边忙完了,工人那边开始了大忙碌。

光是印试卷的纸张就用了好几吨。

最后试卷印出来后,还得整理、分类、打包、盖章。

这些都是老师们帮着完成的。

时听雨盖章都快盖吐了。

十二月五号,所有试卷全部转运出去,分发到地方。

时听雨他们和工人们则是继续在营区隔离。

进入了十二月份后,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变得紧张了起来。

十二月十一号,来自五湖四海的考生涌入了考场。

连着考了三天的试,高考才算结束。

苏省这边的高考一结束,时听雨和老师工人们便解禁了。

可还来不及休息,就又投入到了阅卷的工作中来。

阅卷老师都是从各地调来的,人数不少,要能够容纳一百多人的吃喝拉撒和阅卷的场所还真不多。

最后仍然把阅卷的工作放在了营区。

阅卷工作开始之前还开了动员大会。

时听雨一脸囧囧地听着上面喊口号。

等到动员大会开完才正式进入了阅卷工作。

各组的出题老师均成了阅卷老师的组长。

他们的主要工作便是指导阅卷工作。

下面抽调上来的老师便是他们手下的阅卷主力。

美术组的作品比较多,但是却比文化课程那边简单些。

作品一应铺开,一幅画能多看几秒那都是多的。

很多都是拿着棍子在地上一指,这个、这个和这个,九十分。

然后就有工作人员把作品收起来,放在一起。

而后又周而复始的指,哪些八十分,那些七十分,以此类推。

所以美术组的阅卷工作倒是比其他文化组的要快一些。

最慢的是语文组。

试卷字数多,光作文题就占了七十分。

还没有统一标准。

就在阅卷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时听雨他们听到了隔壁组那边闹哄哄的。

时听雨往外看去,见不少老师背着包,里面鼓鼓囊囊的。

齐教授见此,忍不住蹙起眉头,冷哼了一声。

直到下午,有美术组的阅卷老师找到了齐教授和时听雨,时听雨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齐组长、时组长,他们文化课那边的阅卷老师都有领导过去慰问,为什么我们这边没有,他们还领了不少东西呢,烟酒茶叶都有。”

齐教授人老成精,哪里还不知道事情蹊跷。

“你们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迷昏了头脑。”

时听雨一听到有领导慰问,又是发东西又是“面授机宜”的,就知道这是遇上行贿的了。

底下的老师听到了齐教授的话,有那脑子转得快的,便知道了事情不简单。

最后来问情况的几位阅卷老师出去了。

时听雨叹了口气,低声道:“齐教授,他们这是不是太过明目张胆了?”

齐教授看了看那边热闹非凡的景象,有些嘲讽地道:“这算是什么明目张胆,领导来慰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时听雨看待这事情倒是更乐观一些,“这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高考,上面很重视,又是在营区这边,多少双眼睛盯着呢,后面肯定会解决的。”

齐教授听到这话笑了一下,“确实,不过这都不关我们的事,我们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就好。”

第225章 终于回家了

果然不出时听雨所料,第二天省招办的领导就过来了。

全体阅卷老师去开会。

美术组的人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他们至今还不知道慰问品事情的性质。

那些收了礼的一个个内心忐忑。

其实大家都不是小年轻了,正常的领导慰问肯定不会漏掉其他老师的,可这次的领导慰问很明显是挑人的。

当初拿到慰问品的时候,他们不是不知道其中的关窍,可还是装作不知的接受了。

尤其是在看到不少老师都收了东西后,他们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毕竟法不责众,况且是领导过来慰问的,到时候只说不知便可,谁还能有证据?

只是面对上面领导义正言辞的话语,一个个到底是白了脸色。

“你们不要以为法不责众,就能够收礼收得心安理得,在我这里没有这个情况!”

招生办主任的话传到在座众人耳中,有人欢喜有人忧。

喜的是那些看出来猫腻没有收礼的人,忧的是那些收了礼的人。

他们即便不是主谋可也收了东西了。

大会开了一个多小时,心虚的人个个面如死灰。

大会最后,省招办主任道:“收了礼的人我这边都是有记录的,请这些同志回去收拾东西转移到另外的营房去,给即将到来的新的阅卷老师腾位置。”

“昨天阅过的试卷全部重新批改。”

说完这些,就有军人过来点名那些收礼的同志姓名。

监督他们收拾东西转移营房。

新的阅卷老师要第二天才能过来。

其他老师则是重新批改昨天批改过的试卷。

这次谁也没有说什么,都是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第二天陆陆续续就有新的阅卷老师加入了进来,这一次省招办那边跟营区打好了招呼,不允许任何人再以慰问的方式过来。

即便是有工作证明的领导也不行。

直到十二月底阅卷工作才全部结束。

也是这个时候,时听雨才知道事情的后续处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