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军婚,穿书后成了大院白月光(158)

作者:一盏红炉 阅读记录

她先来到教师家属院里的房子住下。

屋里摆了一些自己的东西,有了些烟火气。

第二天一早,叶潇潇吃了早饭,然后骑着自行车去叶常宁说的地方找他。

可能是因为自己来得晚,叶潇潇找人的时候,只看见于刚在招待所的房间里。

“我三哥呢。”

“常宁让我留下来看剩下的货,他和胜子去卖货了。”

叶潇潇:“王胜这次怎么也来了?”

于刚对叶潇潇没有一点防备,“胜子要开车。”

叶潇潇这才明白,三哥这次雇的货车是王胜老板的,所以安排王胜来送货。

叶潇潇:“那你知道他们今天去哪里卖货吗,我去看看。”

于刚告诉叶潇潇他们应该就在附近的大院门口,因为货卖的好,所以不会去太远的地方。

叶潇潇听到对方的回答后,说道:“那我去找找他们。”

叶潇潇骑自行车过来就已经用了一个小时时间,还好今天天气比较好,没有刮风下雪。

要是再花费一个小时去找叶常宁,她会非常心累。

于刚想说什么,但是叶潇潇已经跑远了。

叶潇潇在附近一处小广场前找到了叶常宁,货车外面围了四五层人,可见这次带来的货有多抢手。

叶潇潇挤进去,仰着头,“三哥。”

叶常宁正在那数该找别人多少钱呢,低头一看,“潇潇你怎么过来了?来的正好,帮我收着钱。”

叶常宁把叶潇潇拉到货车的车厢里。

“一件毛衣五块,一件棉衣八块,给了二十块钱。”

叶潇潇从钱里数出七块递出去,“找零七块。”

叶常宁:“潇潇,你真是我的救星。”

叶潇潇就这样在这里帮了一天的忙。

中午连饭都没吃上,下午三点多,叶常宁买了两个煎饼塞给叶潇潇。

“等一会儿五点多,工厂下班,咱们这买东西的人更多。”

叶潇潇:“三哥,为什么毛衣和棉服比上次的牛仔服便宜。”

叶常宁一边啃煎饼,一边解释:“这毛衣又不是新料子,毛线也不是最好的那种,毛衣谁都会织,卖贵了没人买。

至于棉服,你摸摸,这是南边的新东西,叫做羽绒棉,但是它既不是羽绒,也不是棉花,最大的好处就是便宜保暖。

咱们也有好的羽绒服,但是买的人少,我等最后再拿出来卖。”

叶潇潇摸了摸车上的衣服,里面的填充物比棉花软,有点像蓬松棉。

这东西造价比棉花便宜,保暖度也没有那么差,就是透气性不强。

叶潇潇拿着煎饼左顾右盼。

叶常宁问:“你看什么呢?”

“我听于刚说,你那位朋友王胜这次也跟来了,他怎么不在?”

叶常宁:“胜子只是司机,他又不和我们一起合作卖货,估计是出去玩了,等下午收摊的时候他自然会来。”

下午五点半,摊位果然又迎来了一次售卖高峰期,车上的货此时已经空了一多半。

叶潇潇简单的算了算,光是今天一天的进账,就有三千多。

收摊的时候,王胜来了。

王胜看见叶潇潇的时候一愣,“常宁,你哪里找来的美女帮忙。”

叶常宁:“别乱说话,这是我妹妹。”

王胜:“不对啊,你妹妹我见过,不长这样。”

叶家换女儿的事情,虽然在叶家和左邻右舍里都传遍了,但是王胜一直在外面混,对村里的消息没那么灵通。

叶常宁:“哪那么多废话,这就是我亲妹妹。”

“开车,回去了!”

王胜只好去开车,关货车车门的时候,瞬间瞪大了眼睛。

“常宁,这些货卖得这么快啊,你得赚多少钱!”

叶常宁:“怎么……后悔没跟着我一起干了?”

王胜自我安慰:“你这也只是一次性买卖吧,下次再来可不一定能卖这么好了,但是我开车的工作可是能一直干下去的,算是半个铁饭碗。”

为什么只有半个铁饭碗,因为他和老板签的合同是十年。

但是在王胜看来,这个工作钱多压力小,是村里孩子以前最羡慕的工作了。

第135章 年前回家

叶潇潇骑着自行车和叶常宁他们来到招待所旁边的小饭馆。

招待所里也能吃饭,但是那里的饭一般。

而且叶潇潇也一起累了一天,肯定得犒劳一下。

叶常宁让王胜回去喊于刚下来吃饭。

他和叶潇潇则在这里点菜。

叶潇潇把收钱的那个包给叶常宁。

“三哥,这些货什么时候能卖完?”

叶常宁:“最晚再有一个星期也就卖完了,卖完咱们就回家。然后你开学的时候,我再和你一起来北京,把你那个膏药带一批回南边。”

原来是这么个安排,叶潇潇没什么意见。

“那个王胜也和你们一起回家吗?”

“他的车是老板的,得先送回南边,过年回不回去还不知道呢。”

叶潇潇:“那三哥你到时候在北京再找车拉货?”

叶常宁思考:“我想着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自己买辆车。”

叶潇潇歪头,“新货车的话,可不便宜。”

叶常宁:“没事,三哥有钱,而且买一辆车比来回雇车划算,毕竟我以后要跑的地方多了去了。”

叶潇潇:“那三哥你还得找个司机。”

叶常宁:“我这次回家就去学车本。”

一个月时间也够了。

叶常宁的事情安排的很紧凑,但是也很合理。

兄妹两人聊了一会儿天后,王胜和于刚就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