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军婚,穿书后成了大院白月光(276)

作者:一盏红炉 阅读记录

叶常宁:“那多累啊,咱们今年买的肉也不少。”

苗翠芳:“那有什么累的,咱们家这边没有那么多地,多养点儿家畜正好。”

叶常宁:“养猪也得废饲料,您这时候倒是不嫌费钱了。”

苗翠芳拿起手里的瓜瓢,“你要是再说话,看我不揍你。”

这是恼羞成怒了,

叶常宁只好抱头认错,然后任由苗翠芳去想。

年纪大了,想干什么就去干吧。

晚上一家人凑到一起吃饭。

爷爷奶奶和姥爷都是挑肥肉吃。

甚至比起肉,更喜欢吃炖得软烂的土豆。

而今天炖的东西肥肉比较少,叶潇潇分到一个兔腿,炖了很久还是很有嚼劲。

吃完饭叶潇潇给家里的几个老人检查了身体。

爷爷奶奶的身体保养的不错,没有大问题。

姥爷还是腿伤,叶潇潇拿了膏药给对方。

这个膏药叶常宁还在做代售,他说:“潇潇你把这个膏药放在家里点,让家里帮着卖卖啊。”

叶潇潇哭笑不得,“哥,不不会是想让姥爷卖吧。”

这东西对小地方来说太贵,也就拿到镇上或者县城有些销路。

苗凤山:“也不是不行啊。”

叶潇潇:“姥爷,你还是好好休息,没事看看书写写字,别做这些耗费心神的事情了。”

苗凤山笑呵呵的收下孩子的关心。

吃完饭,叶常远挤着不走了,他决定今晚就睡在二叔家。

叶常宁、叶常远和叶常盛三个人挤在一起睡的,家里有地方,但是他们就要睡在一起。

三人聊天聊到半夜一点多才睡着。

……

到腊月二十七,叶常青才回家。

一起回来的还有叶常安,和叶常安的女朋友。

女孩儿第一次走这么远的山路,对叶常安的老家非常好奇。

但是到地方的时候也是有些累了。

坐牛车也累,感觉骨头都是酸的。

叶常安贴心地问:“累不累?马上到家了。”

沈秋雨点点头,“确实有点累,你家里人多吗?”

沈秋雨来之前想要给家里人带礼物,但是叶常安说不用。

而且路上拿着也费劲儿。

沈秋雨只好放弃,但是又觉得这样不太礼貌,所以非常忐忑。

她现在也只见到了叶常安的大哥。

对方说话语气和对她的态度倒是挺好的,可其他人怎么样,她猜不到。

“弟弟妹妹们应该都在家,咱们是最后回来的了。”

沈秋雨更紧张了。

到村里后,沈秋雨看着村里各种各样的土房子,心里想着叶家是什么样的。

然后到了一处很大很干净的院子,这里的石头墙都比别家要齐整,院子里有两个小孩子在玩耍。

叶常青刚进院子里,两个小的便跑过来。

“爹爹!”

“爸爸爸爸!”

两个人喊什么的都有。

叶宝成在学校,老师教喊的都是爸爸妈妈,所以他现在都喊爸爸。

第237章 准二嫂

沈秋雨一进院子,屋里的人就看见了。

叶潇潇:“妈,我二哥带女朋友回来了。”

苗翠芳听到消息,从厨房里跑出来,手里还沾着面粉。

叶潇潇和其他人也去院子里迎接。

家里的东西已经买的够多了,所以叶常青回来也没有带什么,只在肉联厂买了二十斤猪肉。

沈秋雨见到叶家人还是有些紧张,但她看出来了,叶家人长得都很好看。

几个小伙子和叶常安长得很像,一看就是亲兄弟。

叶常安给女朋友介绍家里人。

“这是我母亲,这是大嫂,这是妹妹……这是姥爷。”

先介绍家里的女人,然后介绍家里的男人。

沈秋雨是跳舞的,身高一七米以上,比叶潇潇还高一点。

纤细苗条,气质优越,笑起来很温婉。

“姥爷好、伯母好、大嫂好、妹妹好……我是沈秋雨,你们喊我小雨就行。”

苗翠芳让人进屋,“小雨,回屋里坐,别在外面站着,咱们家这里冷。”

屋里生着炉子,这炉子还是路寒川让人送过来的,比火盆暖和多了。

张雪给老二夫妻倒了滚烫的红糖水,“喝点水暖暖。”

叶常安:“大嫂你别忙活了,需要什么我去做。”

苗翠芳把家里的干果零食拿过来给孩子吃。

“你们都去坐着,家里没什么事干。”

叶常宁提醒:“妈,你刚刚不是在和面吗?”

苗翠芳:“对对……一会儿咱们包饺子吃。”

这还没过年呢,先吃上年夜饭了。

但叶家今年每天的伙食都很好,吃顿饺子也没什么。

叶常安发现了家里的变化,“咱们家里有电了?”

叶常宁:“是啊,可以买电视回来了,不知道信号能不能收到。”

叶常安:“咱们家的电视,肯定收不到几个台。”

最后说不定还没有收音机实用。

叶潇潇看了看,这屋子里确实需要一个电视。

看看年后能不能买回来。

沈秋雨刚进屋的时候有些僵硬,坐了一会儿发现叶家人性格都挺好,也渐渐放松下来。

包饺子的时候,苗翠芳把孩子都赶出去。

这群人在旁边凑热闹,她反倒干不好活。

沈秋雨先去看了看叶常安住的房间,里面打扫很干净,应该是没有别人来住过。

“你们家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屋子啊?”

叶常安:“这都是后来盖起来的,我们小时候每天都挤在一张炕上。”

冬天还暖和一点,夏天的话,这边也不是很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