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郎和他的残疾赘婿(228)+番外
郁年点头:“辛苦你了良叔。”
良叔赶紧摇头:“少爷一切都还好吧?是不是也受了很多苦?”
“我没事良叔。”郁年一只手牵着良叔,另一只手握着田遥,“良叔,这是我的夫郎,田遥。”
田遥朝着良叔笑了笑,还有些紧张,想伸手理一理自己的仪容,但一只手被郁年牵着只能又放下来。
良叔已经老泪在纵横,借着一点点火折子的光,他看清了田遥的脸:“少夫人!”
这一称呼把田遥吓得够呛,他可从没想到自己还能有被叫少夫人的一天呢,顿时脸涨得通红。
他赶紧摆手:“不不不,您叫我遥哥儿就行了。”
良叔这个棚子,连个像样的坐的地方都没有,三个人只能坐在地上。
良叔又借着光去看郁年的腿,当时他听说了,郁年的腿断了,他心里着急,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但现在看到郁年的腿还是好好的,想必一定是少夫人的功劳。
“我被放出来之后,就听说少爷您不知所踪,我先是去替老爷夫人收敛了尸骨,随后就开始在城里乞讨。”因为他害怕郁年如果回来找不到人,没办法把老爷和夫人的灵位带走。
所以即使冯家的人百般羞辱折辱他,他都依然守在原仓府成里,好在天不负他,让他等到了郁年回来。
“良叔,我打算要为爹娘翻案。”郁年看着良叔身上的衣裳和这个破烂的小棚子,做下了决定,“只要能让冯家付出代价,我做什么都可以。”
良叔抹了抹眼泪:“虽然当乞丐很难,但探听消息还是很方便。我知道洪关那个畜生去了哪里了。”
洪关,就是当初首告郁家藏匿贡品的管事,当时判决他首告有功,不与东家同流合污,赏赐了他白银百两,为了怕被报复,洪关拿着银子就离开了原仓府。
良叔在城里做乞丐,总有冯家人不在意他的时候,他去乞讨的场所多半都在一些热闹的街市,总能听到一些消息。
“可是少爷,冯家跟太守勾结才能打老爷一个措手不及,咱们就算是抓到了洪关,也很难翻案的吧?”如果找到洪关就能翻案的话,那他就算是赌上性命也去做了,又何苦等到现在。
“咱们不可以,总有人是可以的。”郁年看着那微微亮着的火折子,“良叔,总有办法的。”
云溪镇,田记的店里永远都不缺食客的。
付智明要回村里上课,在店里忙的人就变成了刘之和陈旭,还有沈桥。
沈桥的肚子还没太显怀,这会儿还是能够做一些事情,只是心里还是不免有些担心郁年和田遥,不知道他们顺利不顺利。
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店里更是忙得连个歇脚的时间都没有。
沈桥受不了那么高强度的劳动,这会儿撑着桌子在歇气。
没一会儿,素来安静的云溪镇上传来了一阵阵的马蹄声,最后马蹄声停在了田记的门口,临窗的食客伸着脖子张望,沈桥打起精神,想了想楼上应该是还有一间包厢。
从马匹上下来的手身上带着佩剑,端得一股肃杀之气,为首的一个人走到柜台前,居高临下地看着沈桥:“掌柜可在?”
第122章
那人身上的肃杀之气吓了沈桥一跳,他下意识地用手遮住自己的肚子:“掌柜现在不在,各位是想要吃饭吗?”
那人看着沈桥,环视了一下这个店铺:“你是何人?”
沈桥的手抓着柜台的边缘,是真的有些被吓到,还是刘之从后厨出来,他走到沈桥的身边:“你们又是什么人?”
那人也觉得自己说话的语气好像确实是有些不好,他才稍微软和了一下语气:“请问掌柜是叫郁年吗?他如今去了何处?”
刘之这才说:“掌柜叫田遥,郁年是他的相公,他们有事离开了这里,归期未定。”
那人皱了皱眉头,随后放下一锭银子:“他们去了哪里?烦请告知一下。”
刘之看了他们很久,才说:“对不起,不方便告知。”
那人又拿出一锭银子:“我们找他们有正事,还请明说一下。”
刘之把银子往他面前推:“我们也不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不敢贸然把他们的行踪告诉你们。”
那人只能无奈地说:“我们是郁年母家的亲戚,今年才得到他们的消息,所以来寻人,烦请你们告知一下他们现在的位置。”
“你们是郁年的亲戚?”沈桥看着他们,田记门口的那几匹马的毛色一看就是油光水滑,就知道他们不是寻常人家,想起郁年说的他家的情况,只说他的母家是京城人,难道,这真是他母亲那边的亲族?
沈桥跟刘之也有些为难,又怕他们撒谎,又怕耽误郁年他们亲人相认,这会儿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们去了原仓府。”刘之思索再三,还是说了实话。
“多谢。”那人朝他们点了点头,随后带着他的一队人马头也不回地离开云溪镇。
沈桥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有些担心:“他们会不会是郁年的仇家啊?”
刘之的眉头也皱着:“但我看那人的第一眼觉得他一身正气,应该不是坏人吧?如果真的是郁年他们的仇家,应该会恨到想把店都砸了吧?”
“希望咱们没有办坏事吧。”他们也是在赌,不知道他们的选择到底是对是错。
有些食客也在看热闹,看那些人走了之后,才问他们:“那是你们掌柜的亲戚啊?一个个的可真威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