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父子别太离谱(科举)(124)+番外
再次去了熟悉的放榜地方,还是熟悉的人山人海。
先前儿子的因为太稳,所以能忍着不去看,但这回顾常林日思夜想了自己的成绩有大半个月,此时面对人山人海,顾常林一撸袖子,决定去挤一挤。
然后,他挤了半天都没挤进去。
顾常林:……
顾熠凝神细听了下,喊道:“爹你要不先等一下吧。”
顾常林心说这可不兴等啊,他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结果,结果他胳膊被儿子一拉,就像是有一股巨力袭来,他愣是毫无抵抗力的被拉了出来,顾熠指了一下前面,示意道:“爹,那些官差好像是给人报喜了,咱们再等等。”
只见官差们敲锣打鼓的吆喝着名字,他们这些考生都有登记住址,籍贯地址和住的地方,但这会儿大部分考生估计都在这附近等着看榜单,所以官差们看到是本地地址,那就要去家里报喜,毕竟那是一家人的荣耀,热热闹闹的,也好让你的邻居街坊都知道,你有出息了,考上了。
这年头考上秀才在一整个村都是大事,所以官府规定了必须要去籍贯所在的地方报喜。
有的一看地址就是外地的,住在客栈,那么直接就在这喊几声,要是人在这,也就一起报喜了。
也免得到了客栈那边倒找不着人了。
当然,外地的考生等考中的消息传回当地县衙的时候,当地衙门也会派官差前往他们的籍贯所在地报喜。
顾熠他们籍贯以及住址都有登记,不过报喜的官差里面有很多都是他们的熟人,只要一碰面,他们考没考上一下就清楚了,也就用不着费尽心思的挤进去看榜单,那速度还没有这个快。
果然,在喊了一些名字之后,报喜的官差就往他们这边来了,顾熠的眼神和里面的官差对上了视线,果然,那边的官差相互小声交流了一下,看了下榜单,就面带笑容的朝着他们过来了,“恭喜大河村顾熠顾公子荣获院试第一名。”
高高的嗓音响起,大家的目光都朝这边看了过来,这可是院试第一名啊。
官差们高声喊着,唢呐声和鼓声让气氛变得更加的热闹。
顾常林心中各种感觉复杂,他的儿子真的考中了第一名了啊。
齐彦等人也知道顾常林也考了,清楚他的心里着急,于是也没有多卖关子,直接就报了,“恭喜大河村顾常林顾老爷荣获院试第三十五名。”
这声音一出,顾常林感觉一股巨大的喜悦从自己的心头涌出,他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嘴角已经咧的大大的了,浑身上下跟吃了仙丹似得,无比的舒爽快活。
而官差们也没有吝啬诸多溢美之词,对两人夸耀不已,顾常林乐呵呵的,这才响起自己应该给喜钱,他和小羊是两个人,给的喜钱也应该加倍才是。
但他摸了摸,才发现自己这段时间太紧张,压根就忘了这件事了。
好在朱巧娘还是靠谱,直接把准备好的荷包递了过来,顾常林连忙把里面的碎银给散了出去。
朱巧娘为以防万一,准备的不少,顾常林在巨大的惊喜下也没有吝啬,他们家现在可不缺钱,这点银子给出去还算不上心疼。
但是对于官差们来说,这钱也是不小了,双方都其乐融融、喜笑颜开。
官差们说了一些吉利话,还有别的考生要去报喜,也就不耽误了。
临走之前,齐彦说了一下,等会儿还会有人去他们村里报喜。
他们人已经在这,但是报喜其实在本地都得去家里才行,除非他们全家都搬家了。
村里有顾老太太他们都在,他们也没有在官府登记分家,那衙门肯定还是要去村里报喜一次的。
这样下来,他们就要付两份喜钱了,不过只要能考上,两次就两次吧,半点也不会减少大家心中的喜悦。
“走走,咱们回小院收拾一下,然后回村报喜去。”顾常林笑着催促道。
小羊是早在县试的时候,就因为考中第一,有了秀才的功名,但他可是这次才有的,很是值得一次报喜。
对了,也不知道老宅那边他那个也下场考试的大侄子,不知道考上了没有。
他们回去带上东西,又到肉摊买了些肉,这么大的喜事,回家肯定是要庆祝的,族长估计还要开祠堂祭祖,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在全村大肆庆祝,不过不管会不会,他这肉买回去也没什么,到时候一并用了就是。
一家人脚步轻快的往家走,一会儿的功夫就到了村口。
这时候村里有不少人都在地里劳作着,今年,因着顾家两个都要去参加院试,老宅那边的那个也同样下场,村里对这场考试的结果可是高度重视着呢。
毕竟顾常林和顾家老宅那边的大孙子,辈分差了一轮,但年龄其实只差了一岁。
老宅那边和顾家的关系微妙,顾老太太和冯婆子两个妯娌相互较着劲,顾老爷子和那边的大哥也一般。
谁都想压过谁。
这可不就让村里人把两家比照着起来了。
这会儿看到顾常林他们出现,立时就有人向他们打招呼,“常林、巧娘,你们都回来啦。”
“对。”顾常林难得兴致这么高昂的和人打招呼,“回来了。”
那人立马按捺不住好奇的问道:“你们今天院试放榜了,看常林你这高兴的模样,你这是……考上了?”
问是这么问,但心里多少也有些不相信,那科举哪是那么好考的。
更何苦顾常林以前在私塾什么样,村里也有风言风语传出,对于他能不能考上,大家的期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