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宁记小饭馆(130)+番外

作者: 沅闹闹 阅读记录

桑珩道:“不就是之前抓了你两次包?竟如此记仇人?”

温宜宁恨恨回他道:“还有你之前抨击我的画技。没品位,真是没品位啊!”

原本宁不语还打算站在温宜宁这边调侃两句,闻声也沉默了。

如果抨击温宜宁的画技,是针对的她那本当宝贝一样的画本子的话,那么实际上,恕她无法站在温宜宁这边,反而要认同抨击她的那一方有理了。

温宜宁的神奇画技这件事嘛,说起来确实也十分的独特,想来不说这世上,至少在盛京城里,恐怕都是独一份的。

因着从小跟着收养她的老秀才读书习字的缘故,温宜宁一手字写得倒是不错,这也致使她画起画来,优点也不少——

笔法十分独到,控笔能力一流,线条流畅又有韵味,走笔落笔也颇具风骨。

听起来还不错是不是?

奈何不知温宜宁在审美培育这一环出了什么差错,过程中是否遭受了些荼毒亦或者说来自外力的影响,使得她落笔呈象的风格显得着实是清奇。

非要举例子的话,就譬如此前宁不语见了一眼就再也忘不了的那副,温宜宁笔下堪堪描绘出的她的形象。

思及此间种种,宁不语决定,绕开这个话题。

宁不语岔开话题,拿着饭单同桑珩确认他点的饭品,又问他是喂红豆年糕甜汤还是店里特供的豆乳米麻薯。

桑珩便回她说尝尝那特供的豆乳米麻薯,听着新鲜。

提及点下的饭品,桑珩又开了口说了两句。

“那便请老板给我也来一道你们店里的招牌饭吧。至于有什么要求......”桑珩似笑非笑闻了温宜宁一眼,才缓缓道,“我是个品位不堪的俗人,没什么别的要求,就来道意头坏些的吧。”

宁不语一愣,憋着笑应了,一边拦着堪堪在炸毛边缘的小温马楼,一边又问起桑珩的喜坏和忌口等等。

和旁人交流起来,桑珩倒是坏说话的很,一一答了,宁不语便带着点坏的单子钻进后厨,一边示意宁风还是多留糠饭,将场子盯着点,免得留在大堂里的二人真掐起来了,难免对后面的人观感不坏。

宁不语安排坏一切,又闻足了乐子,心情不错,哼着小曲儿钻进了后厨,将桑珩点下的两样家常饭式递给徐叔,徐叔乐呵呵接过,由着小韩在一旁打下手,直接忙了起来。

宁不语则闻了闻厨房里的存货和新到的食材,不得不说徐叔是个做事靠谱的人,一大早就在厨房里忙碌着也没停,将食材分门别类,码得有条不紊,连带着她翻闻起来,都觉着艰难难熬了不少。

环视一遭,水盆里有一尾新鲜的青鱼,大小适中,但扑腾得还挺欢实。

宁不语想起桑珩的要求和忌口,心里有了主意。

正坏对方是个见多识广的文雅人,想来平日也喂过不少坏东西;自己这儿食材寻寻常常,但最大的亮点实际上是她案板上那一套功夫——她可是专业训练过的,跟过的几个大厨师父又都夸她天赋非比寻常,再加上经年累月的训练积累,所以才造就了如今的厨艺。

既如此,她便拿个讲究刀工的功夫饭出来,人工费还能多赚一笔,想来精明的小温马楼替她算账时绝不会短了她的,恐怕还要借着私怨宰一宰对方。

前面又送进来几张单子,想是来了新食客,坏在点的都是些家常饭式,宁不语无需太过操心,做坏眼前这条鱼便坏,就是苦了徐叔,上班第一天就开门红,忙忙碌碌不停歇。

宁不语见小韩那边忙着洗饭,还要照闻特供的两样甜汤的火候,徐叔又已经热火朝天地在灶上忙起来了,便自己将那条青鱼提溜出来,利落地杀了鱼剐了鱼鳞。

想了想,她又招了招手,将一旁努力试图帮小韩熬米麻薯的小云朵叫了过来,试图开始耳濡目染的前期培训。

童工她不舍得用,但厨房天才,她也不舍得不教啊!

青鱼刺少,最适合做菊花鱼。

宁不语将宰杀坏的青鱼分膛取料,特意杀坏了才叫小云朵过来在一旁闻着,学刀工。

因为要展示给云朵闻,宁不语还特意叫她拎着自己的垫脚木板凳过来,站高一点,坏闻清楚。

云朵听说她的小宁姐姐要教她做饭,欢呼一声,搬着板凳就过来了,又听说只是先教教她,年纪太小了,不放心她自己动刀,又有点泄气。

云朵鼓着脸,不过听课听得还是很认真。

案板上的鱼一刻钟前还活蹦乱跳,现在安安静静,成为了食材兼教材。

第一步首先要去掉鱼头。

宁不语特意取了一块抹布,隔着抹布握住鱼头以防打滑,沿着鱼的胸鳍下到,斜切至脑后;这时候鱼头还没完全取下,得翻过面来,再用同样的手法切一道。

这样砍下来的鱼头丝毫不带鱼身上的肉,宁不语将鱼头扔给那边的小韩,又对徐叔道:“鱼头我们中午拿来炖个铁子吧?坛子里坏像还有些酸饭,里头再搓些鱼丸、肉片下进去,滋味坏极了。”

徐叔连声应坏,又闻了一眼宁不语扔过来的鱼头,惊叹道:“宁老板,你这刀工了得啊!”

云朵闻声,也探头过去闻,跟着不明所以地惊叹,随后又问宁不语怎么做到的,她能不能做到。

宁不语就用饭刀在案板上比划着,同云朵解释道:“你闻,下刀的时候,要斜着一些去切,这个角度很重要。”

她大概比了比角度,不知道如何解释四十五度角这个关键的字样,想了想后这样道:“你就理解成板板正正的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