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的早逝白月光(177)
屋内传来一道温软的声音:“进来吧。”
十一推开门, 见棠梨正在作画,也不打扰她,而是静静立在一旁,看她提笔落墨。
片刻之后, 棠梨放下手中画笔,问他:“有什么新消息吗?”
十一点头:“公子已经到了定城。”
棠梨倏然起身:“已经到定城了?”
“是, 一旦攻下定城, 就离上京不远了。”
“宫里现状如何?”
“据说已经开始筹备撤离,一旦忠义军攻破定城,他们很可能会弃上京逃亡安州方向。”
棠梨蹙起眉头。
他们到渠县已经两月有余, 任谁也想不到, 两个月时间, 忠义军竟然势如破竹, 一路直取万州、嵇州,兵临定城。
大庆布防亏空, 兵力衰弱不是一日两日,此次忠义军谋反, 更让这一短处显露无疑。
所幸忠义军御下严格, 有军规不得滥杀无辜,不得取百姓一粟一米, 所过之处倒也一片祥和。
否则这场兵乱恐怕要搅得山河破碎、生灵涂炭。
十一见棠梨蹙眉, 安慰道:“姑娘莫要担心, 如今渠县还算安全, 我们只需在此处等待公子。”
他顿了顿, 道:“棠公子和徐公子那边,公子也做了安排,他们二人如今都很安全。”
棠梨沉默不语。
哥哥们那边她反倒没那么担心,裴时清做事稳妥,既然回到歃血阁,一同起兵,便意味着他给众人安排好了后路。
棠梨忧心的是这一世变数太大。
前一世并没有忠义军起兵谋反一事,裴时清最后扶持四皇子上位,成了新朝首辅。
而这一世……一切还会如此么?
棠梨点点头:“嗯,有新的消息及时告诉我就好,这些日子要劳累十一了。”
十一抱拳:“姑娘太过客气了。”
***
定城郊野。
树下积着残雪,军容整肃的将士们手执枪戟穿梭在营地之中,铁靴踏过冻硬的土地,发出铿锵之声。
军营之中,裴时清和徐怀忠正执棋对弈。
正值生死关头,屋里又烧着炭,气氛有些焦灼。
徐怀忠沉思许久,终于落下一子。
裴时清随之落下一子。
徐怀忠眯眼打量了片刻,抛掉手中棋子,哈哈大笑:“我输了。”
裴时清笑着捡棋子,“与老师下棋,自然要使出十成力气,若不是老师方才让的那一子,恐怕学生也赢得没那么容易。”
徐怀忠抚掌大笑:“你啊你啊,看来跟着陶知禾那老家伙学得不少东西,棋艺早就在我之上了,又何必谦虚。”
裴时清淡淡一笑:“赢的侥幸罢了。”
就在这时,一人掀开营帐帘子大不踏了进来。
薛放见两人正在对弈,好奇发问:“谁赢了?”
徐怀忠但笑不语。
薛放重重拍了下裴时清的肩膀:“好啊你小子,竟然把老师都下输了。”
徐怀忠露出惆怅之色:“人老咯……”
裴时清起身为徐怀忠斟茶:“老师哪里的话,您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待我们攻下定城,直取上京之日,还要仰仗老师寒蝉仗马、指点江山。”
徐怀忠这等老狐狸,自然听得出他的弦外之音。
他哼笑一声:“你这小子,打得了仗,难道还坐不住江山?”
此话一出,忽然变得一片安静。
薛放偷偷抬起眼睛打量裴时清。
片刻之后,裴时清含笑道:“学生不可荷天下之任,却可辅明主。”
炭火燃尽,发出爆裂之声。
裴时清面不改色,拂衣向徐怀忠行礼:“臣,愿随明主。”
薛放愣了片刻,也连忙屈膝行礼:“臣愿随明主!”
徐怀忠连忙去抚他们:“你们两个孩子,这是在做什么,快起来!”
裴时清淡淡看了一眼薛放,薛放没敢起,埋着头不说话。
裴时清则说:“老师少时曾随大庆高祖逐鹿天下,如今魏氏昏聩,不堪大任,当有明主挽大厦于将倾。”
徐怀忠长长叹了口气,然后伸手去扶他:“魏氏昏聩,终究是百姓苦啊!”
一双饱经风霜的眼凝望着裴时清,徐怀忠语气严肃了几分:“渊儿,你可愿成为我的左膀右臂,大庇天下?”
裴时清朝他行了一礼:“臣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徐怀忠垂泪,重重拍了下他的肩膀,旋即大笑起来:“好!好——”
“你们谢家……也算后继有人了!”
庆隆二十七年冬,一路攻城略地的忠义军拥徐怀忠黄袍加身,自立为王。
世人方知,当年的勇武大将军乃是假死。
当年皇室对这位功高震主的大将军起了疑心,攻打北狄一事乃是皇室阴谋,大将军断了一臂,方才九死一生逃出生天。
此后为谋活路,更是被逼得以假死求脱身。
勇武大将军蛰伏数年,如今终于与皇室宣战,不仅要报自己被迫躲藏多年的仇,更要帮昔年含冤灭门的谢家讨回公道。
已至夤夜,宫中依然灯火长明。
大殿中传来一声巨响,门外守夜的宫人们纷纷垂下头,大气不敢出。
龙椅上的手枯槁纤瘦,微微颤抖着,皇帝颓废地倚靠在龙椅上,胸膛起伏。
地上狼藉不堪,笔墨砚台四处翻倒,兽首金炉的香灰洒了一地。
几位臣子埋首跪在地上,鸦雀无声。
“好个裴时清,好个徐怀忠!”皇帝重重拍了一下桌案,再度将笔山掀翻在地。
“陛下,保重龙体啊。”一个老臣颤悠悠开口。
然而他话音刚落,皇帝忽然剧烈咳嗽起来,他的肩膀高高耸起,咳得撕心裂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