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辅的早逝白月光(28)

作者: 安南以南 阅读记录

裴时清正剥着一枚芭蕉叶糯米团子。

纤长的手指慢条斯理撕开翠绿的芭蕉叶,露出一团晶莹剔透的糯米,上面还点缀着软糯的红豆。

裴时清将那枚糯米团子举到棠梨面前:“吃吗。”

棠梨的喋喋不休被打断。

未来的首辅大人神情清冷举着一团晶莹软糯的团子,眸如点漆,静静看着她。

棠梨的心脏忽然怦怦直跳起来。

她别开眼,有些别扭道:“还不饿呢,先生自己吃吧。”

裴时清顿了顿,动作优雅地送了口中。

“之前是我不对,向棠姑娘道歉。”半晌之后,他开口道。

他刚刚……不会是在向自己赔罪吧?

当时其实……他也只是好言提醒,如今自己再生气,倒显得小气。

于是棠梨看了裴时清一眼,故意问:“好吃吗?”

裴时清从油纸袋中另取出一枚团子,仔细剥开递给她:“味道甚好。”

两人对视片刻。

这一回棠梨没有拒绝,她伸手接过来,一口吃掉了团子。

分明是从小吃到大的东西,这一次却尤为清甜软糯。

作者有话说:

小裴:暗戳戳哄老婆中

第17章 观棠

◎但愿明年能与裴先生同登观棠山◎

马车行至望淑山的时候,已近正午。

一行人在山下一家食肆用过午饭,便打算登山。

食肆老板笑着道:“几位日子挑得真好,今儿个天气晴朗,但不算热,山里就更凉快了。”

棠梨心想,扶梨的天气出了名的善变,现在看起来晴空万里,说不定一会就下起大雨来。

望淑山山顶有一座寺庙,在附近几个县里还算出名,香火也旺。

早些年上山只有一条土路,每逢下雨天便泥泞难走,后来隔壁县的一个富商出资修了一条路。

如今棠梨等人便沿着这条路往山上走。

正值正午,山下热得人满身是汗,但进了山之后,暑气却像是被全然隔绝在外,阴凉宜人。

林间小道修得狭窄,仅能让两个人并肩同行。

裴时清和棠梨一前一后走在林道上,阳光穿过高大的树木,光影斑驳落在裴时清象牙白的衣袍之上。

棠梨跟在他身后,看着光影跳跃,忽然意识到,裴时清很喜欢着白裳。

因着裴时清有伤在身,一行人不敢劳累,走了半柱香左右,就在路边的凉亭里整顿歇息。

此时已经能俯视扶梨县,棠梨倚在阑干上,眯眼眺望远处。

秋月虽是扶梨县的人,这望淑山却是第一次来。

她问:“小姐知不知道这里为何要叫做望淑山呀?”

“只听说是前朝某个皇帝取的名字。”棠梨想了想,偏头问裴时清:“先生可知具体来由?”

半山腰的风渐渐大起来,吹得他衣袍翩飞,似乎下一刻便要羽化登仙。

“前朝孝贤帝王尚是皇子时,不得先帝喜爱,其母淑妃郁郁而终前,都没能见上对方一面。传闻他被下放到封地的时候,曾路过此山……”

“从此山往北望,能看见前朝都城南陵,据说孝贤帝在此山悲恸大哭,两年后带兵谋反,登上帝位,故而将此山取名为望淑山。”

原来这背后竟然有这样一个故事……

据说当今陛下皇位来得不正,民间多有猜测乃是逼宫上位,然而宫闱秘事,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也难怪望淑山的名字也算有来头,却甚少人知晓。

只是……裴先生又为何会知道?

棠梨尚来不及细细思索,忽然又听裴时清说:“说来也巧,上京也有一座类似名字的山。”

棠梨好奇:“叫什么名字?”

“观棠山。”

他于风中回头:“据说此山秋日时,远眺会呈现出草木合落之色。”

秋月开心道:“我知道!这不是我家小姐的名字吗!”

棠梨,正是草木合落之色,亦是当初棠溪白取名字藏的一点巧思。

棠梨笑起来:“望淑,望的是淑妃,观棠,却是赏景,裴先生为何说他们名字类似?”

裴时清随意揽了下被风吹乱的袖袍,淡淡道:“从观棠山南望,正是滕州。”

棠梨心口微微一跳,尚来不及捕捉那抹转瞬即逝的情绪,裴时清已经开口:“继续行进吧。”

一行人开始往山上行进。

然而还没走多久,忽然开始起风,头树叶哗啦作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土腥味。

抬头一看,方才还晴空万里,现在却立马变了天。

乌云翻滚在天际,似乎马上就要下起一场倾盆大雨。

息邪道:“这大雨怕是马上就要落下来,我怕雨具也抵挡不住,公子,我们不若回方才的凉亭避雨?”

裴时清点头:“也没走出去多远,回去吧。”

一行人前脚刚到凉亭,后脚瓢泼大雨便落了下来。

秋月忙为棠梨撑开伞,挡住被风吹进来的雨滴:“怎的下得那么大!”

棠梨说:“不必为我遮雨,把伞撑到裴先生那边去,他还有伤在身,不能受凉。”

秋月便挪到裴时清那边去了。

裴时清淡淡看她一眼,秋月撑伞的手哆嗦了下,她怯怯道:“小姐让我过来替大人遮雨。”

虽说这裴大人和小姐说话的时候看起来很和善,但是她总觉得他看上去和庙里供奉的菩萨似的,有点吓人。

她自小怕进庙,总觉得那高高在上的菩萨一眼瞥来,似乎能把她整个人都看得透透彻彻。

裴时清瞥了一眼棠梨那边,雨大风急,哪怕躲在凉亭之内,雨水也很快将她的裙摆沾湿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