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天下(15)
三皇子嘛,子嗣也不是不多,就是嫡出的太少。
姚氏生了两个女孩子,才生下嫡子。
两个人就这么虚伪的聊了好一会,姚大人才肯放苏南丞走。
他回到住处的时候,就发现有几个人不见了。
想必是去秘密调查了,他制作不知。
去跟马大人见面,至少不能闲着。
马大人笑呵呵:“之前倒是没注意这个,这姚家,还真是跟成康侯府关系匪浅。想必太子殿下也是没想到这一点。如今倒是叫你尴尬了。”
“大人这话说的下官实在惶恐,差事就是差事。虽说姚大人与我家里确实有些关系,可这并不耽误我办事。大人只管放心,既然如今是东宫属臣,自然一心只有太子殿下。”苏南丞道。
马大人呵呵笑,只是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很快就开始做一些表面功夫,既然是奉太子令来查去年赋税,自有可以调动的人。
其实显州税赋有问题何止是去年?
显州的问题也不光是税赋,几日后苏南丞就知道,太子说的是查税,事实上就是查显州。
税这东西,你光是看账面,能看出什么来?
他们并不好深入田间地头,姚大人将这宅子里的人调走了,可只要是出去,就有人来跟着你。
除了第一天撒出去的人,后头他们都不自由。
而且这样步步紧逼,也是很危险的。
他们几个毕竟不是走明路来的,真要是惹急了对方,说不定死在显州也是小事。
太子绝不会因为他们几个跟三皇子闹大。
如今大元国运一年不如一年,北方被北狄压榨的太厉害。年年都巧立名目的送东西去。就跟进贡一样。
民间也是总有暴动。
所以哪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本来显州地处江南,土地肥沃。是大元最好的一处粮仓。
这里水稻一年两季,产出的米是大元最好的。
按理说,这里的百姓应该过的不错。
可大街上看见的百姓并不是如此。他们跟京城里生活富庶的百姓完全不一样。
苏南丞带着连生在街上走,身边也有姚大人的人陪着。
他看到一个四十余岁的汉子从一家粮铺出来,面有怒色。
苏南丞心里一动,当下不说话。
又走了一阵后,他忽然道:“显州的大米可算是最好吃的,来了这几日吃的怎么跟京城的也差不多?难不成,我竟没吃到?”
跟着他的那个人笑道:“怎么会,那定是预备膳食的人不尽心。”
苏南丞就笑道:“也许是他们想着我们来自京城,怕是吃不惯当地的?”
他笑呵呵的:“连生,你去买点,买个十来斤好了,咱们回去尝尝。我就不去了,外头等你。”
他指了指对街:“那正好有个铺子。”
跟着的人见此倒也没多想。
连生哎了一声就去了。
不多时就提着十斤米出来,笑道:“公子,香的很,估计就是比京城的好吃。”
苏南丞一笑:“行,显州哪都好,就是热,我可要晒死了。咱们回去吧。”
那人笑着附和了几句,就送他们回了别院。
“公子,您真要吃米?”连生好奇。
“呵呵,这米什么价钱?”
“呃,一斤九文钱。”连生道。
苏南丞挑眉:“你不觉得贵了?”
连生挠头:“贵了?咱们府里的米好像说是几十文钱一斤呢。小的还觉得这米便宜呢。您也没买过吧?”
苏南丞轻笑出声摇摇头:“无事。”
他起身去见马大人。
“下官方才出去,买了十斤米回来。竟花了九十文。这显州贵地,果然不是一般人能活下来的。”
马大人惊讶的看苏南丞,不知是因为米价还是因为他的行为。
“九十文?”
“是啊,九十文。”苏南丞轻笑:“大人以为如何?”
“胆大包天!”马大人怒道。
苏南丞还是笑:“如此贵价,下官一年俸禄,竟买不了多少米。”
“南丞啊,你的心思,我都知道了。等回京,定告知殿下。”马大人拍他的肩膀:“眼下,咱们齐心协力,把这边的事办好。”
苏南丞退后一步拱手:“是,大人放心,只要您用得着下官,只管吩咐。”
回了屋子里,连生不解:“这真的很贵啊?”
“你说呢?你一个月多少月钱?”苏南丞问。
“二两。”
【一斤我按照现代500克算的。一两大概率折合人民币660的亚子。】
第014章 蛀虫
苏南丞一愣,轻轻拍头,时间太久,真忘记了。
成康侯府给下人的月钱,是真不少。
也不光是这样,整个大元如今是百姓民不聊生,可做官的都是不缺钱的。
就好比苏南丞这个九品官,低的不能再低,一年俸禄固定的就有一百八十两。
这只是固定的,一般来说,他会有更多分下来的灰色收入。
如此情形,也难怪连生不觉得这九文钱一斤的米贵了。
一斤米,做成饭也就两斤,胃口大一些的,一个人一顿都能吃了。
一个五口之家,一顿就算只用一斤,一天至少三斤,二十七文。
一月三十日,就是八百一十文。
普通人就算一个月能赚二两,也就折合两千文。这光是米就去了一半,这日子想想都不能过。
可连生虽然是个下人,却生在侯府。他是领了月钱之余,吃喝穿戴都是府里出。
所以可能根本想不到也体会不到,他也没有家里人要养。
上层富贵人家,连一个小厮都这么不知民间疾苦,可见大元上下割裂之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