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天下(32)
“那怎么办?长公主给咱们赏赐也不少,这话听着真是……”
“那能怎么办啊?三殿下可是皇子啊。将来要是能更进一步……只能说长公主命苦,她可就这么一个儿子啊。”
昌宁长公主的眼睛都红了,气的。
当下也不去见陛下了,转头就出宫。
忽悠她真是太容易不过。
她跟驸马关系一向一般,又深受陛下恩宠,这些年活的张扬。
儿子也养的飞扬跋扈,这样的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她和她儿子不好。
何况如今的人都迷信,这话又是从云崎上师这个陛下都深信不疑的上师嘴里说出来的。
她怎么会不信?
更何况,苏贵妃跟她一向也不怎么和睦。眼下她为儿子焦头烂额,已然信了十成十。
那要克制三皇子,只能是太子了。
下面的皇子们还不算成气候。
正好太子一向给人的感觉就是仁善,对她这个姑母也是客气有加。
当下就决定好该怎么做了。
正好,太子也替骆川贤求情,好歹叫人先回府。
事情吗,慢慢平息就是。
于是很快,昌宁长公主就在府上摆了宴,这名单里,一个就是太子和太子妃。
事儿就这么明晃晃的成了。
跟谁好都有可能惹麻烦,亲近太子可算是没毛病。
事儿解决的漂亮,苏南丞叫程铭去接那八个囚犯。
不愧是种地的,身子好,年纪最大的那个也没什么事。
程铭带着他们八个饱饱的吃了一顿。
又奉上盘缠:“我们家大人不便来,特地叫我送来的。你们都回乡吧。后头的事就别管了。”
八人经过这一番牢狱之灾,哪里还敢管闲事儿呢?
感恩戴德的叩头。
不过其中有两个人却不想走了。
“不知大人跟前可要不要人?咱们也没本事,就有一把子力气。显州那边也是……没什么至亲之人了。请同乡回去告诉一声就是。我俩想留下为大人效力。不管做什么,给一口饭吃就好。”
想留下的两个人,是两姨兄弟。家乡确实也没亲人了。
这要是连生,肯定不成。程铭比连生聪明,知道自家大人是缺人用的。
所以也没拒绝,只是道:“这话我要问问大人。你们兄弟就留一步。”
俩人高兴的很,当即同意。
送走那六个人之后,俩人就等着消息了。
在哪不是混口饭吃呢?
第029章 头秃
如今要是能跟着做官的,那不是更好?
何况这位小苏大人是个厚道人,说救他们就救了他们。他官职不高,年纪不大,就能有这本事,日后指不定如何飞黄腾达呢。
跟他不亏。
程铭回去一说,果然苏南丞就问:“你看着,那两个人如何?”
“回公子,小的看着都还不错。机灵有力气。还都念过一两年书,识字。”
这年头,底层的人能识字,就是很大的用处。
能办的事就多了。
“既然是这样,就留下吧。不过不必带进府。这样吧,正好我也有心外头置办个宅子。你先去租个地方叫他们住着。置办好了宅子后,叫他们去看着。”
“是。”程铭应了,就出府办事去了。
不愧是打小就做小二的,他熟悉了京城和侯府后,办事比连生利索多了。
昌宁长公主府上的宴会,苏南丞没去。
不过看太子回来时候的神情也知道他如愿了。
这就够了。
苏南丞给贵妃预备的贺礼确实就是一幅画,不便宜也不贵,说起来也有说头,又不起眼。
反正就是不出错。
贵妃生辰当日,她宫殿中热闹了一天。自然是没有人留意一幅画的。
不过,第二日,她就传苏南丞进宫见她。
这话传的,不光是苏南丞意外,就是苏家人也很是意外。
苏南丞自然是不能拒绝,也就应了。
苏家人怕他不懂规矩,还突击教导了一番。
第二天一早,他还是先去东宫,晃了一圈后,才穿着官服往后宫去。
颐宁宫在后宫东边。
是仅次于皇后宫殿的一处宫殿。
外观看,就足够漂亮也足够大。
可想贵妃这些年的盛宠显然是真材实料。
有太监全程带领,不过深宫的门一道又一道,哪些人可以走哪里,都有规矩。
不过苏南丞一开始就塞了五两给带路太监。他全程小声将规矩说给苏南丞听。
终于到了颐宁宫门口,他就不能进去了。
自有贵妃这里的太监来接。
苏南丞照旧打赏。
进了颐宁宫,还有好几道门。
一道一道过去,直到走到了正殿外头,才见一个宫女出来:“可是小苏大人来了么?娘娘等您许久了。快请。”
苏南丞忙拱手说是。
低头随着她进了正殿,那股子热意就被殿中凉香的风驱散。
就只见冰山摆在当地,正有一个宫女打扇子。
苏南丞按着规矩,进去后走了几步,对着上首的人下跪:“臣拜见贵妃娘娘,娘娘万安。”
“起来吧。”苏贵妃的声音传来。
“这孩子,叫一声姑母岂不是更好?”
她虽然年纪大了,可声音依旧好听,岁月沉淀的滋味更显的珍贵。
苏南丞按规矩不能直视,但是也看到了。
果然,苏贵妃能得宠多年不是没道理的。
即便如今她这个岁数了,依旧美丽,坐在那,像是一幅画里的女子。
苏南丞两位庶姐都是美人,可比起这位姑母来,实话实说,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