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七零暖婚,这个糙汉是妻管严(339)+番外

作者:吾有长弓 阅读记录

孩子怕回去被爸爸责怪,这不,我就带着他们过来再买一只。”

沈佳乐说:“重新买的,也不是原先那只,家长应该能看出来,还是先跟家长说清楚比较好。”

陆常国的同学说:“没事的,我爸爸平时不喂画眉,都是我喂的,只要找一只长得一模一样的画眉就行了,我爸爸看不出来。”

郑同志听到这话,愣了一下,随即对沈佳乐说道:“我回所里一趟。”

见郑同志急急忙忙就走了,周敏还说:“公安同志就是忙,一遇到紧急案件,自家人的事情就得排后面。”

猛地,沈佳乐也想到了什么。

第285章 孙小军失踪真相

沈佳乐猜到了孩子的下落。

就如庄老太太所说,知道了又如何,孩子很大可能不会回到亲生父母的身边。

一周后,沈佳乐在学校门口遇到郑同志。

郑同志说:“悬在我心头两年的案子终于破了,庄老太太说的是真的!”

原来,郑同志在花鸟市场受到孩子的启发,立刻回到所里,翻看了以前的资料。

又去了孙小燕家,询问周围的邻居。

正好听到孙小燕的婆婆跟邻居聊天。

邻居说起附近有一条河,有一个小孩子差点溺水,两年前也发生一起溺水事件。

孙小燕的婆婆提起两年前,儿媳妇说过那天要带孩子去河边野餐,不过后来没去,而是回了娘家,庆幸躲过了一劫。

郑同志就问两年前小孩溺水的时间,孙小燕婆婆准确地说出了时间,因为一周后是她的生日,所以记得很清楚。

郑同志找到了出事的河边,发现附近有一个小坟堆,没有墓碑,坟前有新鲜的水果,和烧过的灰烬。

问了在河边钓鱼的人,说刚才有一个女人来祭拜过,不过,没有看清楚脸,因为她用丝巾把脸包了起来。

郑同志又走访了靠近河边的人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郑同志找到了当时在场的一位大嫂。

大嫂见是打听两年前的溺水事件,疑惑道:“孩子不是救回来了吗?我还遇到过那名家长。”

郑同志问道:“你亲眼看到那个溺水的孩子吗?是在什么时候?”

“就在出事后的一周,我是在店里买东西遇到的,孩子妈妈给她婆婆买礼物。

你说这孩子命可真大,肚子胀得老大,都抢救过来了。

经历了这件事后,孩子和他妈妈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孩子性格有些变了,很怕人,看到人就躲在妈妈的怀里。”

……

郑同志找到当地派出所协助,查找附近的医院,两年前那个时间点,是否有溺水孩童来医院抢救。

最后终于在一家医院里查到了。

看到了病历上孩子与母亲的名字时,郑同志什么都明白了。

当地派出所迅速把孙小燕抓捕归案。

面对证据,孙小燕承认了自己换孩子的行为,可不承认自己偷走孩子的犯罪事实。

因为她说跟娘家协商好了,是过继领养,和领养小兵一样,并且给了巨额补偿金。

……

当年,孙小燕经人介绍认识丈夫时,就知道丈夫不能生育。

但婆家有钱,丈夫又是独子,孙小燕毅然决然地嫁了过去。

婆婆觉得,一个家庭没有孩子就不完整,叫他们去领养一个孩子。

娘家二嫂正好怀孕了,孙小燕就想让母亲出面,劝说二嫂把孩子过继给自己。

起先,孙志平和孔秀梅都不同意。

等到孔秀梅生产的时候,生下了双胞胎,孙母就谎称其中一个孩子体弱,需要住院。

孙志平一个人养家,担心没有钱给孩子治疗,和妻子商量后,同意把孩子过继给了孙小燕。

有了孩子傍身的孙小燕,在婆家生活过得很滋润。

每天不用上班,只需要带好孩子,丈夫的工资全都交给她。

公婆没有跟他们住在一起,每周却会给她钱。

这都是看到孙子的份上。

所以,当小兵溺水没有抢救过来时,孙小燕心中就有了计划。

在医生询问孩子姓名的时候,她说的是孙小军,家长的名字是孔秀梅。

当天,孙小燕把小兵埋在河的附近,就匆忙赶回娘家,和娘家人商量着换了孔秀梅的孩子。

……

听了郑同志讲述,沈佳乐问道:“孔秀梅听到这样的结果,一定很难过,孩子会回到亲生父母这边吗?”

郑同志说:“孙家现在是两个意见,婆婆不建议把孩子接回来,认为,站在孩子的角度,孙小燕家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

孔秀梅虽然找回了儿子,可同时,她也失去了另一个孩子,他们夫妻一直要求把儿子要回来。”

“孙志平是站在妻子这边吗?他不是收了他妹妹的钱吗?”

“没有,孙小燕说给了不少钱,却不是直接给孙志平的,而是给了孙母,孙母并没有把这笔钱给孙志平,所以,换孩子这件事,孙志平也是被蒙在了鼓里。”

……

沈佳乐以为孩子的下落已经找到了,最终的归属,是孙家人决定,就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

却不想,这一日回到家中,看到了孙志平和孔秀梅带着礼物来,手上还牵着孙小军。

沈佳乐笑着说:“恭喜你们,孩子终于找回来了。”

夫妻二人拉着孩子就要给沈佳乐下跪,被梁巧丽和沈佳乐拦住。

沈佳乐说:“我什么也没做,你们要感谢,也该去感谢郑同志,是他查明了真相。”

孔秀梅激动地说:“郑同志当然也要感谢,我就说老天爷对我还是眷顾的,要不然也不会托梦给我,指引我来找沈老师,果然,沈老师去了我家里,我的孩子就找回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