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文物有执念(124)
袁祈眉头细微皱起,明灵是文物的“思想”,他看到的案例中并没有其他东西能够左右的先例。
李明继续道:“他说我可以反抗,你找不回我的头,我应该把你们都杀了。”
袁祈拍抚的动作未停,想了想只能勉强归咎于是那是那尊“河梨帝母像”的声音。
“但我不想让你为难。”李明仰头认真看着袁祈眼睛:“你答应陪我去公园玩的时候,我就决定了。”
他声音不大却很坚定:“爸爸,我不要身体了,也不要头了,我想,我想消失。”
他想达成袁祈的目的,对这个世界上唯一认真回应过他“爸爸”这个称呼的人,好一点。
袁祈眉头蹙紧,这些话让他想起先前在客厅那幕。李明的这份“牺牲式自杀”让他胸口涌出无法形容的沉重情绪,并不是感动或者难过。
陌生的感觉让袁祈差点条件反射的用笑容去压,但理智上的道德感又知道自己不该。
他的表情就这样卡在一个十分微妙的状态,沉默半晌,说:“谢谢。”
李明摇了摇头,把被子拉到脖颈,又往他的方向缩了缩,随即安稳闭上眼睛。
“爸爸。”他说:“谢谢你。”
此刻他就像是正常孩子一样,在亲人拥抱下带着安详笑意沉入梦乡。
“睡吧,宝贝。”袁祈低头在他额头落下轻柔一吻。
梦里他将不再是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他会有个幸福美满的家。
纪宁站在里屋门口,看着李明的五官开始模糊,轮廓逐渐变成灰色,像是一滩即将融化的冰缓慢散去……
明灵因执念而生,不可能动摇自己的生之根本。
李明年龄还小,思想混沌,或许有什么别的东西干扰,让他自己都没发现。
自始至终,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场圆满的幻境罢了。
四周的帐逐渐褪下,露出原本的斑驳墙壁,灰蒙蒙人影魂儿似得静静立在窗边,被月光穿透。
人影的头上有两张脸,一张凶恶一张慈悲,浮在表面那层淡薄颜色像石窟里那些年久发黑的石头。
黑影两张脸四只眼睛同时望向袁祈方向,发出重叠的一声叹气,像将死之人弥留的最后那口气,中间隔着层什么,传到耳中又轻又飘。
帐消失,床已经不见了,李明执念散去。
袁祈看见这东西的样子,约摸能猜到这是文物本体,缓慢往纪宁身边挪。
纪宁配合侧身,将他半挡在身后。
黑影目光追随袁祈,周遭缓慢浮现出更多更小的黑影,像是漂浮在半空中的黑心棉,“黑心棉”轮廓缓慢蠕动清晰,不难辨认那都是孩子。
从几个月大到几岁大不等。呼吸之间,成百上千的黑影已经将房间填满,外边的客厅也有,霎时间他们被围的水泄不通,像是某个黑心棉工厂被大风刮过。
袁祈不敢造次,怕他们集体爆炸,凑近纪宁耳边低低问:“这些都是婴煞?”
纪宁侧脸扫他,袁祈看出他没听明白,小声解释:“民间鬼故事传说。”
纪宁摇头,“这不是鬼,是执念,枉死孩童的执念。”
看到眼前场景,纪宁大概明白,“李明的执念”只是一个代表,里边不仅有他自己,还有其余婴灵的心愿。
古往今来,明灵十之八九都是成人,因为成人有思想,有渴望,能将所求所想述诸于口,发乎于心,生出执念,可是孩童不一样,他们夭折时尚未开智,说不出什么话也发不了任何愿。
他们太弱小了,这个房间里有的死时甚至还不成型,成千上万的亡灵聚在一起,才能有这样一点心思。
黑影悲悯在身边漂浮的孩童,用叹息似得音调说:“朝代更迭,礼乐崩坏,人们易子而食,我见过这世间最极致的恶,也见过世间最纯净的善,垂髫小儿不解憎恨,他们死后只求一个完整的尸身,入土为安。”
“我听着他们的哭声心如刀绞,所以把他们都收集起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黑影轻轻攥住飘在面前孩子的手,将他拉到眼前,孩童在半空翻身露出肚皮,看起来是在咯咯笑。
“如今你们所在,可称盛世,河清海晏,天下太平。我再没有听见如此悲恸的声音。我沉睡了好多年,好多年……直到李明的哭声把我唤醒。”
她回手让孩子飘走,目光也随之拉向窗外。
袁祈:“所以你回应了他?”
这大概就是典型的量变引起质变。
黑影说:“我回应的,不是他的执念,是枉死的千千万万婴童的祈求。”
袁祈说:“是你撺掇他,招的那些孩子的魂,为的是让那些作恶的人也尝尝将心比心之苦。”
从他跟李明相处来看,李明并没有将一开始那些孩子放在心上,甚至在实现执念的过程中连提都没提,但这却是整个案子的“起源”。
黑影道:“佛陀以此度我,我以此度化世人,有何不可?”
袁祈心说你只是一个执念体而已,借了鬼子母神的模样,还真当自己是救世主了。佛陀可没想杀你儿子,你却真想要了那几个小孩的命。
但他怕刺激了对方发疯,于是这话就憋在心里没有说出来。
黑影注视着袁祈,满屋的婴灵随他目光朝袁祈挪来。
袁祈警惕四周,躲在纪宁身后几乎贴在对方身上,最前方的婴灵爬到身边,那是个刚回怕的婴儿模样,看不清五官相貌。
他朝袁祈伸出手,纪宁出乎意料的只是看着并没有阻拦。
婴灵拉住袁祈的裤角,紧接着其他围过来的婴灵也伸出手拉袁祈衣服,裤边,他们的动作很轻,像是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