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如果文物有执念(199)

作者: 相与步于中庭 阅读记录

袁祈和纪宁一起站在山坡上,点了根烟看夜晚云层下方绵延不绝的屋顶,月如勾。

“我们要怎么找到这个村子尽头的帐,不会真用两条腿走吧。”

纪宁:“不用。”

他单手抓住袁祈肩膀,袁祈脑子一懵,指尖烟灰被风吹落,时间在此刻好似被人摁下了静止。

时间呗放缓,烟灰落地画面像被分割成无数个小块定格,

在离地还有三分之一距离时,烟灰吧嗒落地。

袁祈脚下一个趔趄被纪宁扶住,再抬起头时,惊奇地发现眼前的景色已经变了。

袁祈茫然看了眼手里的烟,只燃了一小节,又看看眼前的屋舍良田。

烟的长短没有变化,但他们却行了千里。他们此刻,正站在另一个村口的山坡上。

空气中飘着杏花和青草的香气。

圆月挂在天边,月光如霜华落在屋檐上,桃花灼灼,夜深人静,柴门犬吠,一片安静祥和之气……

袁祈:“……”他沉默半晌才找回自己声音,问纪宁:“你初中的时候学过《桃花源记》吗?”

纪宁:“没有。”

袁祈:“那你可能无法理解我此刻的心情。”

这个地方简直就跟课本里描写的一模一样,深度怀疑陶公是不是到此一游。

就在这时,正对他们的那间院子里传来一声狗叫,昏黄灯光随着狗叫声亮起,从老旧窗户中透出。

苍老声音缓慢训,“别叫,是客人来了。”

袁祈心说大半夜的,来的哪门子客人。

他下意识将纪宁挡在身后,谨慎盯向门口。

院墙墙是枣木密插,从中传出几声拖沓的沉重脚步声,大门吱嘎开了。

黄狗率先游鱼似得从门缝钻出来,站在原地冲两人大叫。

老人拄着拐杖从门内走出,身后昏黄的光将影子拉的很长。

他身上披了件老旧衣衫,手里拐杖比人都高,佝偻着腰颤颤巍巍朝他们走来。

随着他逐渐走近,袁祈瞳孔微张——月光下,老人脸上煞白一片,周围沟壑像是用毛笔画上去的一样,清晰的吓人。

老人独自面对他们两个误闯进来的外人也不害怕,反而拄着拐杖笑眯眯在他们面前站定,黄狗也听话地跟在他身边摇尾巴。

“你们从哪里来的?这么晚了,怎么会到这里来?”

老人沙哑嗓音在夜里听着发毛,但依旧难掩慈色。

袁祈看着他浑身装束汗毛倒立,艰难说:“我们……迷路了。”

“原来是迷路了。”老人叹了口气,“这么晚了,没地方住吧。”

他迟缓转身,指向自己身后的茅草屋,“我家里还有间房子,是留给打仗的儿子结婚用的。他还没回来,你们要是不嫌弃简陋,今晚就在这里落脚吧。”

袁祈脸上“和煦”的笑容快要维持不住了,正想委婉说“不用”,没等斟酌好措辞,纪宁淡淡道:“好。”

老人听他答应后笑了,拉了拉披在身上外套领着他们往回走,黄狗汪一声跑到前头引路。

袁祈面露惊诧色,以目光询问纪宁——真要进去?

这很有可能就是个坟茔。

前边老头鞋刺莲华祥云,衣服上绣五蝠捧寿,浑身都是一副“早登极乐”的死人行头。

纪宁淡淡点头,“嗯。”

走在前方的老头就在这时停下脚步,缓慢转过身望了他一眼。

逆着光,那双眼睛黑漆漆的瘆人,最深处却又闪着诡异的光。

袁祈被盯得头皮发麻,但还是陪笑问:“怎么了?”

老人问:“你们还没吃饭吧?”

“啊?”

袁祈:“吃过了。”

就算坟包能住,但帐里的食物是不能吃的,这是基本知识。

老人点了两下头,呓语似得应了两声,拄着拐杖转回身继续往前走。

老人招待他们进院,走在最后的袁祈回身将大门关上,要落锁的时候才发现这门没有门栓也没有锁,不由想到了“夜不闭户”这个词,于是问:“您这不用锁门吗?”

“不用锁。”

门前有三个台阶,青石斑驳很有年头,老人站在最上一层的台阶,颤颤巍巍过去给他们开里门。

“村里都是好人,没有贼,不用防。”

屋内点着油灯,不算亮堂也不算暗,袁祈被让进去后,最先入眼的就是正对门口摆的两口大瓮,看模样应该是以前放粮食用的。

除此之外,整个屋子再没有别的东西,不过这只是个中间过渡地方,两侧都有门。

袁祈在很老的山区农村曾见过这样的房子结构,两边应该各有一个房间,东边为主卧,西边为次卧。

袁祈看着门上搭着的半旧青布寿纹帘,难以直视地别开目光,又是一件死人物件,心说怎么就这么作孽呢?

【作者有话说】

影青入帐:纪宁:等晚上再去救,应该死不了。袁祈入帐:纪宁:危险刻不容缓,撕了它、撕了它……(时间不够了,没修完文,将就看吧,我明天再修,早点休息,么么么~)

第131章 独当一面的能力

老头不知道又从哪儿又摸出一盏油灯,用墙上那盏借火点上,灯光摇曳一瞬,周遭暗下去后又缓慢恢复光线。

“你们饿了吧?”

袁祈:“啊?”

他心说这个问题刚才不是问过一遍了吗,正要再次拒绝。

“不……”

“你们饿了。”这次并非疑问,而是肯定,老人自顾自嘟囔。

“灶下还有火,我去帮你们弄点吃的。”

他说着,颠簸上前将油灯递到袁祈手中,“你先拿着,进屋坐坐,饭一会儿就好,农家什么都没有,就是粮食够吃,这两年的粮食,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