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如果文物有执念(37)

作者: 相与步于中庭 阅读记录

那边鬼哭狼嚎的灵体没有人管,纪宁不看李威军也不在意刘玉茂,看像袁祈问:“第三幅壁画讲了什么?”

袁祈知道,那件文物的“身份”就隐藏在接下来的壁画中,“道破”身份,对封印会有帮助。

他走下祭台,径直走向第三幅壁画,站定后仔细打量——第三幅的风格明显跟前两幅相同,这次没有麋鹿,没有深山绝壁和老松,没有中毒后看到的一切。

“第三幅壁画讲述,城中有位姑娘,英姿飒爽,不输男儿。她出身奴籍,养蚕缫丝是把好手,能织出薄如蝉翼的锦缎。”

“将军欣赏女子品行,破除门第之见,不顾礼教之约,结为连理。”

袁祈盯着壁画,女子递给男子一个金黄色的方块,心说这画的也太抽象。

这是什么?金块?金条?金砖?金抱枕?

他可能真的是穷疯了。

“那是……”袁祈略作犹豫,还真拿不准。

就在这时,李威军站在他身边,仰头观摩壁画,说:“那是一件金襌衣。”

他研究了一辈子的墓葬文物,所见所闻远比袁祈要丰富,凭借经验判断出那是一件襌衣。

“襌衣,既里衣,是最贴近人皮肤的那层衣服。东汉时丝织发达,织出来的襌衣最轻仅有二十八克,她这件,泛黄,大概率掺了金丝。古代男女婚假,常常又互赠衣物定情的意思。”

袁祈眼角觑过李威军,眉头拧了拧,不动声色转向纪宁——他们一直所寻找的文物,大概率就是这件金襌衣。

就在所有人心思各异间,一直挣扎凄厉哀嚎的影子突然噤声,墓室内沉寂片刻,黑影外形缓慢缩成一团后又开始拉长。

片刻后,逐渐变为一个成年男子身量,肩宽袖窄,薄可透光。

墙上明灯里的青火转成普通的明黄色,墓室恢复成原本模样。

古旧,寂静,没有疯狂的灵体没有绝望尖叫。

袁祈发觉这里竟是他们一开始进来时的那个,蚕茧和棺椁依然在,角落留下一滩变黑的铁水,紧闭的墓门图案已经变了,跪姿石像依旧原封不动立于原地。

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兜兜转转,他们从未离开过这间墓室。

又或者说,自始至终,就只有这一间墓室。

呼吸间,黑影已经彻底变成了襌衣外形,一件薄如蝉翼的衣服轻飘浮在半空,被朦胧的光穿透。

它的袖口领口处都做了香褐色的贴袖,历经百年,颜色已不似当初那般洁白,泛着古朴的黄。

纱衣静静悬在半空,一切偃旗息鼓后安静的诡异。

所有人的视线都被衣服胸口处那团漆黑的颜色吸引,像是不小心蹭的一大团污渍。

李威军无比惋惜的叹了口气。

袁祈此刻心思很活,但并不外露,登上祭台绕到纪宁身后,盯着半空中的衣服试探问:“它……不疯了?”

纪宁侧眸觑了他眼:“说过的,文物一旦被点破身份,就像是神明被喊出自己名字,会变弱。”

所以生灵的文物都会尽可能隐藏自己本体。

袁祈当然记得,“道破弱三分。”

纪宁纠正:“九分。”

袁祈难以置信:“这么多?!”

他原本以为是断野狼的一条尾巴,没想到竟是打蛇七寸的效果。

“6。”

纪宁站在高台上,跟已经成型的金襌衣对视,襌衣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衣袖轻颤,一个女人的身形从里边飘出,浮至衣服之后。

尽管壁画比较抽象,但神韵灵动,袁祈一眼认出——这就是壁画中描绘的女子,也是众灵体口中的“夫人”。

女人五官清晰,身上穿了条白色的留仙裙,系着绣暗纹花的白抹额,用现代人审美来说并不算好看,且愁容满面。

但饶是如此,她眉宇间依旧隐约透着飒爽之气。

女人张开双臂,将面前的襌衣拥入怀中。

薄黄色纱衣胸口立刻洇出大片血迹,女人眉头紧蹙,双眸紧闭,绝望却又温存的紧紧抱着。

袁祈明显能感觉到这位跟之前那些黑不溜秋的灵体不是一个感觉,小声问纪宁:“这是明灵?”

纪宁淡淡点头,“嗯。”

明灵,文物执念所产生的实体,他们这次任务的目标。

他们两人交谈声音极小,但也惊动了半空中的女人。

她的双眸缓慢睁开,漆黑眼珠迷茫一瞬,先是落在纪宁身上,又扫过地下无数的蚕茧,眸光颤动,她已经死了,声音游浮却又难掩悲凉。

“这都是……”

袁祈以为她要说,这些都是“盗墓的人”,或者“殉葬的人”。

结果女人气若游丝,用凄凉瘆人的语调接道:“我亲手杀死的百姓。”

“……”

袁祈:谢谢,鸡皮疙瘩起来了。

第27章 河清海晏,金瓯永固

女人低下头,环视自己半透明的躯体,似乎很明白当下处境。

再次抬起头时,视线一一扫过下方“奇装异服”的人们——尽管服饰不同,但身上气息熟悉。

“你们……乃我族类?”

纪宁不答。

李威军和刘玉茂都分不清今夕何夕了。

这夫人戕害一个团的百姓毫不手软,袁祈怕没人理她会造成不良后果,真诚发言:“纯种汉人。”

“汉人?”

这个称呼虽然是因汉王朝而得名,但显然女人死的时候并未流传,她也不知道后续演变,发出“山中无日月,世间已千年”的叹息,似懂非懂点头。

纪宁仰头用清冷又平静眼神盯她,并不在意对方满心满眼皆“物是人非”的感慨,直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