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靠异能躺赢[年代](141)
陶陶掰着手指头列出了自己已经学会的歌曲,不只是儿歌,还有一些流行歌曲。
“不仅是我会,我哥哥也会。”说着,她指了指坐在她身后的乐天, “孙老师,他也会唱。”
因为是单位托儿所,班里的孩子入学之前, 老师们对他们的家庭情况都有所了解,知道孟陶陶和陆乐天是兄妹俩,因为长得可爱漂亮又特别聪明乖巧,一入学就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其中也包括孙老师, 她听说兄妹俩的妈妈是个做生意很厉害的商人,开了好几家店, 爸爸在单位里年纪轻轻就做了领导,就很好奇这样优秀的家庭,会培养出怎样的孩子。
她心里有所预期,但在听到陶陶倒豆子般说了一堆歌名儿后,孙老师还是忍不住惊讶:“这些歌你们都会?”
陶陶和乐天齐齐点头:“会。”
“是你们妈妈教你们的吗?”难不成他们的妈妈还是个歌唱家?
兄妹俩一起摇头:“不是,我们是跟着电视机学的,里面会放很多歌。”
“……”孙老师顿了下,“那你们可真聪明,有些歌不好唱的,你们能给其他小朋友表演一下吗?”
她以为他们在吹牛,毕竟有些小朋友是会这样,虽一丁点儿大,但是虚荣心却很强,常常会喜欢夸大事实。
没想到陶陶和乐天却没露出一点儿紧张和胆怯,昂着小脑袋问:“老师,您要我们表演哪一首呀?”
孙老师想了想:“那就唱《万里长城永不倒》吧。”
这是前两年流行的电视剧《大侠霍元甲》里的歌,刚才他们也提到了。
陶陶看了哥哥一眼,两人站起来,看了一圈周围的小朋友,开口唱道:“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睁开眼吧,小心看吧,哪个愿臣虏自认……”
这是首粤语歌,兄妹俩的普通话说着挺标准,但是唱起粤语歌来就有点好笑了。
他们完全是模仿电视里的发音,很多字句就听着和原句相差颇多,这样奇怪的发音,对于在场两三岁的小朋友来说,更是如天书一般。
等他们唱完后,小朋友们一脸懵的同时,眼里又满是惊讶与钦佩——陶陶和乐天好厉害哦!这样奇怪的“外语”他们也会唱!
孙老师更是惊讶,她没想到两个孩子说的是真的,她忍不住问:“这首歌你们听了几遍学会的呀?”
陶陶伸出食指比了一个“1”,乐天则有点脸红,小声说:“我听了三遍才学会。”
语气里满是不好意思。
孙老师瞳孔地震:“……”
他们班里这是来了两个小天才吗?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孙老师叫来了教孩子语文的李老师。
说是教语文,其实也就是教一些简单的汉字和26个拼音字母,为之后上小学打下一点儿基础。
李老师问陶陶:“你说话这么流利,在家里的时候有学过什么词语、古诗吗?”
陶陶点头:“学了很多哦,李老师你也要考考我吗?”
李老师笑道:“对呀,老师听说你会唱很难的歌曲,猜到你一定很聪明,所以就想来看看你,是不是也会背什么古诗,陶陶你能背两句给老师听听吗?”
“背《春江花月夜》成吗?”
李老师瞪大眼:“张若虚的那首?”
“嗯。”
李老师不可置信地咽了咽口水:“那首诗可特别长啊……”
整首诗共有36句,每句7个字,别说是她这么小的孩子了,就是高中生,也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才可以背诵下来。
陶陶小脸上满是自信:“我可是背得很熟练哦。”说完,她就小手背在身后,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她口齿清晰,背起诗来抑扬顿挫,虽然声音奶里奶气的,但听起来却格外好听,别有一番风味。
更让人惊讶的是,她背诵的时候特别流畅,中间没有出现卡壳或想不起来的情况。
在众人惊叹的目光中,陶陶背完了最后一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她刚背完,眼前就多了一个杯盖,是乐天怕她口渴,给她倒了些温开水,“喝点水妹妹,你真厉害呀。”
刚才他怕妹妹中间忘词,也一直跟着小声背诵。
李老师将兄妹俩的举动看在眼里,惊愕不已,连声惊叹:“我的老天爷,这是天才呀!”
孙老师也很震惊,“这记忆力……也太牛了。”
一旁围观的小朋友虽然不太能听懂陶陶背的是什么,但是他们也知道一下子能说这么长的话很厉害,说的还都是他们听不明白的……就更厉害了!
“哇,陶陶你好棒呀!”有小姑娘围到她身边夸奖,“你背的是什么?我也想学,求你教教我呀。”
小朋友们叽叽喳喳地围着他们兄妹,七嘴八舌地问起:“你们家的电视机是什么牌子呀?怎么什么都教呀?”
“这么长的东西也是从电视上学的吗?陶陶你是怎么记住的呀?”
“陶陶是不是你妈妈给你买什么好吃的,所以你才这么聪明呀?”
“什么好吃的?我也让我妈给我买!”
……
闹哄哄好一会儿,李老师才让这群好奇心旺盛的小朋友安静下来,她看了看陶陶和乐天两兄妹,准备这两天就去他们家做个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