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靠异能躺赢[年代](68)
当晚直到半夜,两人都累极了才睡下。
第二天一早又各自赶去学校,开始了新一周的学习。
这期间,孟逐星被门卫叫到门口,见到了许久未见的马小兰,两人高兴极了相拥而泣。
马小兰长高了也变瘦了些,梳着两根麻花辫,乌黑溜圆的眼睛泛着泪花,可脸上却是灿烂的笑容。
孟逐星带她去了学校食堂,两人就着玉米粥和一只咸鸭蛋聊嗨了,这才知道马小兰的学校就在隔壁的隔壁,走路二十分钟就到了。
“这下好了,以后咱们就可以多见面了。”
马小兰却叹了口气:“我想我也没有太多空闲时间,你是不知道,我们学校的人都可认真了,吃个饭上个厕所都要那本书看……”
“而且我学的还是法学。”
马小兰生无可恋唐僧脸,“天天看那些法律条文我感觉我离去世不远了……”
孟逐星深表同情,鼓励道:“谁不是呢,大家都是这样的,辛苦这几年等毕业工作了就能轻松些了。”
“但愿吧。”马小兰快速将剩下的粥喝完,“我该回去了,咱们再联系啊。”
“行,你要是周末有空,我带你回家吃顿饭,顺便见见你姐夫。”
“宗青哥我又不是没见过,”马小兰嘀咕着,“倒是你最聪明的了,怎么会这么冲动花这么多钱买一座又旧又破的院子?”
她直摇头,很是不解。
见她和思甜同款表情,孟逐星也没解释太多,只笑道:“以后你们就知道了。”
上学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曾经工作多年后,孟逐星还会经常做要考试了却发现自己啥也不会的梦,焦虑担忧刻入骨髓。
如今,在另一个时空,与这个时代昂扬向上的青年们坐在一个教室时,她油然生出一股欢欣来——
能够做回学生真是太好了。
除了认真学习,孟逐星也打听到了一些消息:现在外面有不少摆摊儿做生意的,虽然还没官方文件正式允许个体经济,但风气已然松动许多。
舍友胡琼她叔叔是跑长途货车的,在北京–广州这条线上,有时也会帮人带点货,比如衣服、收音机啥的,买的不多就不算投机倒把。
她琢磨着想赚点小钱。
于是笑眯眯地请胡琼吃了两顿饭,见胡琼眼神中满是疑惑,这才缓缓说出自己的目的:“是这样,我想请你叔叔下次再来北京送货时,帮我买一些广州那边比较流行的衣服。”
胡琼迟疑道:“只要流行就买?你要买多少呀?”
“先买个五十件吧。”
“啊?你能穿这么多啊?”
孟逐星也不打算瞒她,“我买来打算卖的。”
“卖?”胡琼有点愣住,压低声音,“你不怕被学校发现啊?”
“小琼,你忘了咱们是学什么的吗?经济经济,自然要学会做小生意,才好去谈更宏观更大的问题。”
“你放心,我绝对会谨慎行事,就算被发现了,也绝对不会连累你。”
“我不是这个意思,”胡琼脸色一红连忙解释,“我只是在担心你。”
孟逐星笑着抱了她一下,“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的,你叔叔什么时候到?我先给你拿预付款。”
……
周末的时候,陆思甜有时会留在学校图书馆看书,孟逐星就骑上车和陆宗青在北京城走街串巷,从海王村到琉璃厂,古玩、瓷器各种旧物,她其实并不太懂,但是很会装模作样,然后直视卖家的眼睛,利用读心术作弊。
【瞧着就是俩穷学生,还能买得起晚清的瓷器?】
【这姑娘和这小伙子瞅着都不是行家,待会儿要狠狠宰他们一笔。】
【还压价?再压老子就赔本儿了。】
……靠这个,她以一个自己能接受的价格买到了三四件小古董。
陆宗青不解她为啥要花钱买这些旧碗、旧花瓶,但见她每次买完都两眼放光,他也就由着她去了——
钱财都是身外物,老婆开心就好。
天气渐暖,北京的天气变得舒适,花开柳绿时,孟逐星换上春衫,和同学游什刹海、圆明园,见到很多烫着头穿着喇叭裤的青年,随着音乐跳舞,其中也有不少外国友人。
这画面让她冷不丁想到了一个热搜,一群人在上海安福路带着耳机跳舞。
对比之下,这才是真松弛啊……
卖衣服的小生意意外地顺利,周末时,孟逐星看陆思甜、莫莉莉、宋若楠和马小兰谁有空就拉上谁,每人换上要卖的衣服,既是销售又是模特,她们几个长得各有特色,盘儿亮条儿顺,往那一站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再加上她们的目标受众是年轻女孩,不到半天,五十件衣服就卖完了。
孟老板局气,收了摊就带人下馆子狠狠搓了一顿。
在那之后,她又继续让胡叔叔帮忙进货,给他按件算提成,她则在周末闲暇时带着几个好朋友卖货、分账。
几个姑娘见这生意有赚头,便也多多少少地入了股,服装小卖部越来越红火。
宿舍里的五个舍友也都动了心,手里有余钱的就一块参加,没有余钱的就也来帮忙,学学经验,举一反三做起了其他小生意。
手上的钱又渐渐多了起来,孟逐星给四合院添了些家具,买了油漆重新粉刷。
不得不说,陆宗青是干活的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