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主她爹是个万人迷(206)+番外

作者: 从心大师 阅读记录

姜绾眼神稍凝,心中疑惑宫中为何来人,她和燕王退婚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

不过疑惑归疑惑,她很快恢复自然,上前给姜璇行礼:“姑姑。”

“快起来。”姜璇赶紧拉起她。姜绾又看向锦绣,屈膝行礼问好。

锦绣起身微微躬身回礼,她拢在袖中的双手慢慢握紧,事到临头,容不得她犹豫了。

“上回姜小姐入宫,娘娘曾召见过姑娘,当时娘娘便说与姑娘有缘,看着便欢喜的紧,如今娘娘许久未见姜小姐,颇有些想念,今日特来唤姑娘入宫说说话。”

她笑的毫无破绽,“姜小姐若是无事,即刻便随我入宫吧。”

听到是云贵妃召见姜绾,屋里人都有些惊讶,只有姜绾神色未变,很是淡定地应道:“烦请姑姑稍等,先容臣女回院更衣上妆,随后便随姑姑入宫。”

锦绣没有阻止:“姜小姐请。”

姜绾对着她行了一礼,又对姜璇道:“绾儿先行退下。”

姜璇反应过来,连忙招呼下人送她回院更衣,自己则是留下继续招待锦绣。

清晖阁的忙乱传到秋霞院,引来朴夫人好奇询问,等打听消息的丫鬟回来,姜绾已经离府入宫了。

丫鬟将前厅发生的事说出,朴夫人有些吃惊,问女儿云贵妃为何召见姜绾,朴玲不以为然,将数月前赐婚一事简单说来。

听完前因后果,朴夫人怔了许久才道:“真是可惜你表妹了,竟错过了这样好的婚事。”

“没什么好可惜的。”朴玲绞着帕子擦拭琴弦,淡淡道:“表妹不喜欢燕王,退婚了,她反倒高兴。”

听到这句话,朴夫人本来还算轻快的心情转瞬沉重,她警告女儿:“从小我就告诉过你,不要什么都和你表妹比,她那样的性子,迟早害人害己。”

朴玲垂眸掩下眼中倦意,没有说话,看似是默认了。

与朴夫人争执了这么久,她也累了,因此只敢在心中默默反驳道:有姑父在,无论表妹什么性子,都是小事。

朴玲继续擦拭手中古琴,素手拂过琴弦,轻柔细致,像对待稀世珍宝一般。

*

日头渐渐升高,泰安楼做着开门迎客的生意,眼下正是白天里最热闹的时候,微风拂过三楼檐下金铃,泠泠作响,传进屋里,却是微不可闻的响动。

姜静行陪陆执徐用了午膳,有人陪着,时间总是过得更快些。

她有午睡的习惯,用完膳枕在美人膝上,两人随口聊起最近朝中几件事。

角落里熏炉白烟袅袅,落满身淡雅花香,听着耳边清越的嗓音,姜静行朦朦胧胧沉入梦乡。

许久不曾这样轻松过,姜静行第一次放下警戒,睡得如此香甜。

陆执徐本来还在说话,说着说着,却发现身边人没了声息。

低头一看,人早已入睡,就连凌厉的眉眼也柔和下来。

眼前一幕让他不由自主地伸出指尖,小心翼翼勾勒膝上人的五官,最后停留在眉眼。

这人最惹人心动的便是这双眼睛,永远都是莹莹含笑的模样,一睁开眼,整个人都生动起来,就像一副水墨画,绘上颜色,鲜活的呈现在世人眼前。

陆执徐收回手,小心变换两人姿势,下了软塌,临走前又解下姜静行头上发冠,让她睡的舒服些。

等做完这一切,他走去隔壁房间,屋里是等候许久的暗卫。

暗卫直接递上急报,陆执徐接来打开,眼神扫过上面字迹,他白皙如玉的额头逐渐皱紧,等看到最后,干脆冷笑出声。

“消息属实?韩妃醒了?”

暗卫拱手:“回殿下,属下亲眼所见,三日前夜间,韩妃宫中有人进入,看身形,应是一位女子,值守的羽林卫有所察觉,但未落实。”

陆执徐漠然而立,眼底迸发惊人的锐利,与他刚才在姜静行面前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

第106章 狗血

这一觉, 姜静行足足睡了小半个时辰,恍惚间有人叫她,清凌凌的嗓音, “伯屿, 伯屿。”

姜静行瞬间睁开眼,从罗云榻上坐起身,眼神清明,一点都不像刚醒的样子。

她看向榻边坐着的人:“怎么了?”

陆执徐收回推她的手, 神色莫名道:“你府上管家来了, 说是有要事找你。”

说完也不解释, 施施然站起来走到窗边, 他看向楼下, 目之所及是一辆已经停留一段时间的马车。

泰安楼门前客似云来, 乘马车而至的不在少数, 且专门有侍从牵马引路到楼后小院, 因而楼下并没有哪辆车架能长时间停留,更别说还挡在门前正中。

待看清马车旁的人后,陆执徐目光转冷。

姜静行翻身下榻, 一边蹬靴一边疑惑道:“管家来了?可有说什么事。”

陆执徐收回视线,只是看着她,不回答。

没得到回答,姜静行疑惑抬头,看他面上兴致缺缺, 不由得上前关心道:“怎么不开心?谁又惹着你了?”

陆执徐退开一步, 倚在花窗边, 抬抬下巴示意她自己看。

姜静行不明所以地靠近低头,然后也是眉头微皱。

马车旁, 靖国公府的老管家垂手静候,身后还跟着一位身披黑甲的侍卫,头盔上红缨鲜红夺目,正是武德帝的亲卫。

明白了,多半是武德帝召她入宫,怪不得小皇子不开心。

帝王有令,不得不从。姜静行刷的一声将轩窗合上,无奈转身道:“我去去就会,很快回来找你。”

“不必再来。”

陆执徐先是倒了一杯茶水给她,又拿下架子上的外衫递给去,淡淡道:“王府有些事需我处理,你走后我也要回府,等你出宫回来,也是要用晚膳的时候了,何必劳你多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