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航(36)
虽然现在租的这一间也不便宜,只能算是个折中的选择。五千五的房租,一小时的通勤,不错的周边配套设施,小区安全,对梁宛来说能接受。但她最近想换个便宜点的房子。以前是一个人花,存不存得住钱没大所谓。
如果有了小孩,一切就不一样了。
方愿是个小话痨,一路上说了不少。
“宛姐,你这次去挪威花了多少?我也想去,用自己挣的钱。”
梁宛被地铁里的人潮挤得不适,只能敷衍回答:“我没有具体计算过。”
何况她这次的花费也做不得参考,她的目的可不是旅游。
跌跌撞撞回到家,梁宛摘了口罩,给自己倒了一杯水润喉,间隙又吞下一颗药。
“随便坐,那边的行李箱可以直接跨过去。”
方愿一边挪步过去,一边吐槽:“地铁上人也太多了吧。宛姐你怎么不买一辆车代步?你也不差钱。”
梁宛忍俊不禁道:“早晚高峰开车只会更堵。”
方愿是个留学生,家境殷实,甘愿当广告狗纯属为爱发电。家就住在公司边上,通勤时间约等于没有。
梁宛对富二代们的态度很一致,绝不同他们交恶,但也不会去巴结,能聊得来,当当她的人脉,就很满足了。
作为公司前辈兼半个上司,梁宛本着照顾方愿的意思,按她的口味点了昂贵的日料外卖。对方愿来说也许不够高档,但起码不会显得小气。
方愿的想法是自由奔放的,听不得甲方那些枯燥的要求,探讨了没多久,她就开起小差。
先是摆弄起梁宛送她的姆明帆布包和钥匙扣,又和朋友在微信上热聊。梁宛不是个严苛的人,索性用从挪威带回来的咖啡豆冲了两杯咖啡,也好给自己提提神。
“宛姐,能不能看看你在挪威拍的照片?”
梁宛答应了,把相机递给她说:“还没有传进电脑,凑合在相机里看看吧。”
“那更好,都是原图,最真实了。”
“这是哪里?”“奥斯陆。”
“这晚霞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太漂亮了。”“特罗姆瑟,可以坐缆车抵达这里。”
“虎鲸?天呐宛姐你看到虎鲸了!”“嗯,你再往前翻,还会有海豚。”
方愿的惊叹声不绝于耳,在一问一答之中,挪威之行像一场倒放的电影——匀速在梁宛眼前展开。
“宛姐,你怎么都不拍人?连你自己的照片都这么少。”
梁宛莞尔,说自己只是更喜欢拍风景。
一张张相片,是她有意避开他的证据,是她想要淡化他的存在。
但直到此刻,梁宛才发觉那些记忆仍旧鲜明。她越是想忽略,越是想起每一张相片后的故事。
梁宛低头苦笑了笑。
不知道他会有多生气,会有多怨恨她。
哪里都没有他,哪里都是他。
直到相机扯着记忆回到追逐极光的那一夜。
“宛姐,他是谁?”
画面中,路灯闪耀,像一颗没有温度的太阳,静静地照亮那晚漆黑的夜。车窗外晦暗不明的景色在飞驰倒退,模糊的线条,朦胧的光线,昏暗的车内只有轮廓清晰分明。
但也只有轮廓,看不清他的模样。
Lee……
Lee.
梁宛一只手覆着另一只,语调轻松,像回答方愿其他所有问题那样。
“他是极光猎人,长得好看,我就偷拍了一张。”
原来飞越7000公里,会让人以为已经离开他很久。
第16章 016
谢晚馨曾经点评过梁宛:天生的牛马。
话糙理不糙。
梁宛并不是热爱工作的那类人, 实际上她每时每刻都想辞职不干了。但她只敢想不敢做。
想剔寸头,只是想想。想在脚踝上纹电影台词,也只是想想。连染头发这样的小事, 也因为决定不了颜色而作罢。
谢晚馨说,生活只要轻轻拍梁宛一下,她就投降了。别人让她做牛马, 她就甘愿去做。
她们俩,一个在爱情里当牛马,一个在工作里, 半斤八两,谁也别笑谁。
麻木不仁地完成指令是梁宛的人生底色。
部门甚至跨部门大大小小的事都开始往梁宛身上积压。
梁宛回国已经一星期多,咳嗽仍未痊愈,行李还没理完,工作任务倒是换了一轮又一轮。新来的实习生要她带,方案要她负责修改,客户部找甲方也几乎次次不落她, 连徐菲林都点评:就该你涨工资的。
同事笑着说怕自己35岁被辞退, 梁宛倒想着35岁就辞职,她怕自己哪天倒在工作路上,曝尸荒野,连赔偿都没人替她收。
忙碌也有一个好处。
譬如说——让她的思绪和情感没有野蛮生长的余地。
陈彦给部门同事买了咖啡,亲自端到梁宛桌前。
“宛姐, 休息下吧, 你前几天不是心脏难受吗?还这么拼命。”陈彦自告奋勇, “一会儿我陪你加班, 有什么需要我来做的?”
“谢谢咖啡。”梁宛目不转睛,用嘴角的笑意回应他, “晚上有个同学聚会,不能加班。离下班还有一小时,我得抓紧时间。”
陈彦搬了把椅子到一旁,反坐着与梁宛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难得见你不是家和公司两点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