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航(94)
“一点点,啤的。”
“嗯,难怪这样。”
每一次她靠近他,总脱离不开酒。
周沥道:“其实我想说,你的嘴角沾了蛋糕碎屑。”
梁宛撇撇嘴。
她知道。
她只是想起那天早晨,他平静又温暖的亲吻。
周沥目光的落点从她眼睛缓缓落到唇上。
“还没有亲干净。”
话落,才分开的唇又紧密贴合在一起。
周沥俯身扣着她的后颈,闭着眼睛亲她的嘴角,再是下唇。
会制作魔药的明明是她这个魔女,可周沥仿佛也会。
良久,周沥问她:“今天很高兴?”
“嗯,很高兴。”
梁宛从他手里拿走那个面具,盖在自己脸上,声音也仿佛多了一层伪装。
“因为今天我是惩奸除恶的魔女。”
第44章 044
但梁宛的高兴并不真正来自于惩奸除恶, 而是来自于一种自我满足。
不想回过头唾弃没有伸出援手的自己,不想后悔。
仅此而已。
万圣节夜,魔女跟着周沥回了家。
在沐浴之前, 口红几乎被周沥吃干净了,被他带走的绛色又在她身上留下星星落落的痕迹。
她跨坐在他身上,看见镜子里他亲吻着她颈上的红痕, 深重地吻,轻浅地咬。
等回神,月已当空。
日头再次升起时, 十一月了。
没过几天便是立冬。
梁宛陪谢晚馨逛街,一起添了几件冬衣,顺便听她介绍了一番新的暧昧对象。
男方是她在去重庆的过程中认识的,赶巧他是个在北京念书的研二学生,年纪比谢晚馨小一些,性格成熟但有些内向。家境优渥,和她算是相当。现阶段两个人互有好感, 但还没正式确认关系。
对方腼腆, 谢晚馨心急,偏偏又想矜持着,只能换着法子暗示。
聊了一会儿,谢晚馨又提到她的母亲明年打算来北京陪她住半年,从春节开始到盛夏, 这样她就不用天天点外卖或下馆子了。
“阿姨今年过年总会回来了吧?”
她问梁宛。
几年之前, 梁宛的母亲梁怜沁从杭州某高校离开, 转而去到美国加州任教, 自那以后她就没有回来过。
去年说是生了病,不好飞长途。
前年说是忙着搬家, 不得空。
大前年梁宛去美国了,但两个人连一张合照都没有拍。
这些都是谢晚馨听梁宛口述的。
梁宛用优惠券结完这一餐的账,平静说:“也许吧,就算回来也是圣诞或春假的时候,不知道会不会有别的事耽搁。”
“那你和你爸真的就不联系了?”
梁宛抬眼,莞尔:“这都多少年了,我连他联系方式都没有,怎么联系?样子都不记得。”
谢晚馨是除了陈知渊外,唯一知道梁宛父母早在她六岁时就离异的高中同学。
离得早,改了母亲的姓。
其他人则以为梁宛从一开始就跟母姓。
“那要是阿姨今年不能回来,你还去美国看她吗?”
梁宛舀了一口布丁,“我没那么多假期。”
谢晚馨想想也是,不由得感叹,“你和阿姨性格都好独立,一个人就能过得很好。我是妈宝女,我妈三天两头来北京我都嫌不够。还好明年她能陪我大半年。”
梁宛点头,视线望向远处滚动的广告荧幕,渐渐出神。
其实大前年梁宛也没有见到梁怜沁。梁宛是去了美国没错,也去了母亲在的城市,但并没有去找母亲。
她只是一个游客。
算下来,有五六年没有见了。
也不知道梁怜沁有没有将满头灰发染黑。
梁家人的头发白得早,基因里带的。梁怜沁才过四十时,银丝就从头顶蔓延开,好在颇有气质。她不喜欢打扮,不染黑发,一门心思教书。
一门心思——要离开故地。
她们母女确实很独立,彼此躺在对方的微信里,却不联系。上一次说话,还是梁宛去年生日时,梁怜沁发了一句生日快乐。
同年十一月,梁宛没有祝她生日快乐,于是今年她也没有再祝梁宛。
-
立冬一过,气温骤降。
有时起早了,能看见楼下树叶片上结着一层霜。跑两步,喉咙里飘出一股铁锈味。
从家里走到公司的这段路,梁宛的嘴唇因干燥的天冻得干裂,抿唇就像是在抿一张砂纸。时常揣着手机的衣兜里多了另一样必需品——润唇膏。
方愿学去年的梁宛把假期攒到了一块儿,准备去欧洲玩一趟。她选择的路线不同,要一口气逛五个国家。
周沥离开了五天,回德国处理欧洲分部的公事,距离归期还有两天。
午休刚结束,趴在桌上的梁宛被闹铃叫醒,昏昏沉沉地去漱口洗脸。
回来时她看到周沥之前发来的消息,是一张照片。
黑夜下的慕尼黑,天未亮,灯火也只有零星。
很安静。
梁宛回复了一个笑脸。
没了下文。
她重新倒在办公桌上,用抬起的胳膊把自己的脸庞圈起来,缓缓地叹出一口气。
她不黏人——体现在不黏任何人。
无论是梁怜沁还是周沥。
句句回应,句句没有依恋感,就不会越了床伴的界线。
想来周沥也一样,因为这是他回德国后第一次给她发信息。
不亲昵,也不疏离。
梁宛想了想,又拍了一张办公桌上的仙人掌摆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