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秋天来临时(181)

作者: 乔安 阅读记录

“明白。”谢莉替乔安回答。

“关于承销协议的商业安排。”尹荷立刻转向下一个议题,“香港承销协议签署的时候,一切都还没有谈妥,所有涉及金钱的商业安排全都defer到国际承销协议。”

国际承销协议是美国律师主导的。在丰收项目上,乔安负责审阅和谈判国际承销协议。

于是,尹荷再一次cue到乔安:“乔安,你在和对方谈商业安排的时候,有没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

丰收项目的商业条款并不复杂。方信证券做了交割行,但是只负责两个保荐人的费用交割。公司和其他承销商的费用由公司自己结算。所有的佣金、经纪费和费用报销全都符合市场惯例,整个过程很顺利,并没有什么疑点。

“没有什么特别的。”乔安说,“这个项目费用结构很简单,也基本延续了保荐人协议里的费用安排。”

“你确定吗?”尹荷问,“公司对保荐人以外的承销商,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

“承销商的费用分摊和费率全都写在承销协议附录里,是所有人都看过而且同意的。”乔安说着,忽然心里如电光一闪,想到一件领她毛骨悚然的事。

“我想到一件事。”乔安说,“当时没觉得特别,现在回想起来,有点蹊跷。”

“什么事?”谢莉问。

“有一天林总发错微信,给我发了一条语音。”乔安回忆着,“他好像在问XX投行的某笔款项能不能再上市后一段时间内退还,说公司想要一个承诺还是怎么样。”

“到底是哪一笔钱?佣金?经纪费?还是什么别的?”尹荷的声音变得很尖锐,“你当时为什么没有告诉我们!”

“我当时问了林总,他说发错了。”乔安说,“他立刻撤回了语音信息,然后告诉我承销协议不受影响。”

“撤回语音信息。”戴文犀利道,“所以他说了什么,你没有留记录。”

“没有。”乔安手心里凉凉的,“但是…”

“那你的记录是什么?”戴文问道,又说:“转到群里。”

“我…我删了林总的微信。”乔安为自己当时的一时爽快而感到十分尴尬,“聊天记录没有保留。”

线上一片沉默,气氛令人窒息。

“乔安。”半晌,尹荷说,“你再想一下这件事,前因后果,是怎么发生的。林延说了什么,你怎么回答的,你好好想一想。然后微信发到群里。我们需要想一个说法。”

“好。”乔安答应了,但是心里却泛起了惊天骇浪。她一向小心,怎么偏偏这件事就做得差了一步?其实在往常的项目里,对于承销协议的商业安排,公司经常一会儿一个想法,反复横跳。偶尔突发奇想也并不奇怪,只要最后落实的商业安排合情合理就可以。所以乔安当时才没有当回事。

而且偏偏又是林延…微信好友删了,还有办法恢复聊天记录吗?

就算恢复了,也找不到最初林延的那条语音。那句话,乔安只听了一次,还没确认自己听得是否准确,林延就撤回了。

这算是她工作上的重大疏忽吗?

她是不是当时就应该立刻告诉谢莉和尹荷?

她的心砰砰地跳着,手心和腋下全是冷汗。尹荷和谢莉在电话上各自说了什么,她有几秒钟都完全无法听清。

“乔安,乔安?”谢莉在电话上叫她。

“我在。”乔安故作镇定地回答。

“这轮问询函,主要靠你给的inputs,”谢莉说,“那麻烦你抓紧时间,立刻开始吧。”

“好。”乔安麻木地回答。

挂上电话,乔安把脸埋在手心里,深呼吸了几次,都无法让心跳平复下来。她一直以为,在港股项目上做美国律师,辛苦是辛苦,但是却是风险最低的一种工作。她的一切产出都基于公司给的信息,又有对家律师的验证作为依据,能出什么事?

而现在偏偏就出事了,偏偏还都是她的事。

她听到敲门声,抬起头,看到戴文站在玻璃门外。

“请进。”她有气无力地说。

戴文手里拿着一罐可乐,他拉开拉环,递给了乔安。

“快乐肥宅水。”戴文的语气和平时没什么区别,听上去轻松愉快,“给你压压惊。”

“谢谢。”乔安接过来,喝了一口,没尝出任何味道。

“乔律师,你脸色很难看。”戴文站在他身边,靠着她的桌子,抱着胳膊站着,“放轻松,这件事说白了也没什么。”

乔安忍不住白了他一眼:“没什么?你见过这种事?”

“你别被吓到了。”戴文说,“首先披露根本不是问题,我们只需要还原写书的过程就可以。联交所和证监会也都知道招股书是怎么写的,又是怎么验证的。如果真的披露有问题,那其实负责验证的对家律师责任更大。”

“我担心的不是披露。”乔安说,“我纠结的林延当时那件事——你说,我刚才是不是不该提起来那件事?如果我不说,谁也不会知道。但是我一旦说出口,大家就不得不面对这件事了。”

“你不说的话,大概率也不会有任何也影响。”戴文安慰道,“但是极小的可能,林延会把这件事写在举报信里。我们现在不知道林延说了什么,也不知道证监会目前掌握了什么信息。所以不能完全排除这个可能。”

“我是真没想到会这样。”乔安盯着可乐罐,“平时谈承销协议,发行人也经常天马行空,经常说些不着调的话。这种事情没法计较。如果每次发行人提起什么怪念头我都要上报给谢莉,谢莉估计也要被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