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云野鹤(149)
段玉笙气得发抖:“你们想让关平将军他们看笑话么?他们一走,治军就成了这个样子?”
“好好反省!再有犯事者,军法处置!”段玉笙说完,一甩袖,重重的呼出一口气,扭头就走。
“既然讲义,就安分着送他们走!”
段黎斥了一声,然后很快跟上前,走到段玉笙的身边,她生怕他气出一个好歹来。
“没事吧?”等到走远些,她才开口询问。
段玉笙站定,随后摇摇头,他扭过头,有些失望地叹了一口气,随后牵住她的手,反过头担心地问:“方才那么大的动作,你伤口是不是又裂开了?”
“先回去休息,找个大夫瞧瞧。”
“我……”段黎欲言又止。
段玉笙催促道:“听话。”
他安慰地拍了拍她的手背:“放心,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这点事情我还是可以处理好的,不用你担心,你要上战场,就不能带伤,先回去好好养伤,我晚点就去陪你。”
言罢,他又凑过去亲了亲她的额头。
轻轻一吻。
“好。”尝到了一些甜头,段黎才不情不愿地应了一声。
看着段黎乖乖地回了房间,段玉笙才赶去看段长卿那边的情况。
他小跑到屋外,靠近时,放轻了脚步。
段长卿有些颓废地守在屋外,视线落在自己的脚边,哪怕是段玉笙走近,他都没有什么反应。
段玉笙也没有开口,只是安安静静的靠坐在一边,不知等了多久。
屋内的大夫推开门。
“世子。”大夫向段玉笙行礼。
段玉笙挥了挥手,不叫对方多礼,只是问:“情况如何?”
段长卿比他要急,先一步走近屋里,浓烈的血腥味还没有散去。
小莲就躺在床上,昏迷着。
万幸的是,保住了性命。
段长卿看了好一会儿,才退出屋内,让小莲好生休息。
他心魂定了定,眼神像是又恢复了清明。
守在屋门口的段玉笙送走了大夫,两个人走到清净地,他向其致歉:“是我治军不严,军中人哀悼痛惜,一时不善,犯事者我会依令责罚,还望殿下不要见怪。”
段长卿就看着对方,他身上衣袍凌乱,额间都是汗水。
良久,他才开口:“我是该走了。”
一个眼神,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一切发生的太巧合,能同时具备一切的条件的最大嫌疑人就是段长卿,他的突然出现和他的身份,无一不是导向他最大的怀疑。
哪怕是段黎,都不由地对其产生警惕。
段长卿自己心里也如明镜,假若他不离开,又无法自证,反而会连累护着自己的段玉笙。
他一时觉得自己的举动犹如儿戏。
“抱歉。”段长卿自嘲一笑:“我不知道出了这样的事,是我自作主张。”
“但是小莲,是我身边待了十多年的人,她不仅仅是我身边的一个小小婢女,她愿意挺身救我,便是有恩,还望世子……”
段玉笙定眼望向屋内躺着的人,沉思了一会儿,最后说:“我会派人照顾好她,等事情了结,自然完璧归赵。”
段长卿恭恭敬敬地道了谢。
到最后两人无话可说。
段玉笙看着他的背影,心情莫名失落。
本是同行人,却像是背道而驰。
段玉笙只愿他不会和起义军因此产生隔阂。
在未来,他成为新皇,在这一次劫难之中拼杀出来的人,都是他护国的利器。
等到半月后。
段玉笙昭告天下诸侯,送太子归朝。
大东太子在他的手里,一时之中闹得沸沸扬扬,大东皇帝不得不和他做起交易。
段玉笙什么条件也没有提,就当着天下人的面,将段长卿送了回去,再一次立起了清君侧的旗帜。
我无意成君,只为天下安乐。
诸侯大惊。
秋渡冬来。
寒风瑟瑟。
“我有帮到过你么?”临行前,段长卿问了一句。
段玉笙仪态恭敬,像是面对帝王:“你做一个明君,做一个爱民的好皇帝,天下太平,便是最好的。”
“我说的是为你。”段长卿眉头轻轻一皱,又说。
段玉笙顿了顿,最后轻轻地笑出了声:“天下人不会再唾骂我段玉笙是一个狼子野心的逆贼。”
段长卿难得的看见他露出一个笑脸。
或许是因为告别,段玉笙也无需再表现得疏远至极。
“能不能再唤我一声。”他半边身子探上马车,仍有些不甘心的扭过头来。
“像小时候一样。”
段玉笙沉默了一瞬,“殿下终究要成长为新皇,何必纠结过去。”
期待落了空,段长卿有些失落,“是不是命运终不由己?”
段玉笙却摇摇头,放轻声音:“长卿,你错了。”
“你会来到这,便不是那天注定的命。”
“自己的命是自己握着的。”
他偏了偏头,看向那人时唇角不经意间枸杞,露出一个笑来:“不是有一个最好的证明么?”
段长卿一下就听明白了他口中的话。
他转头看向段黎。
段黎不知道那两人怎么突然看向自己,她牵着马,催促了一声:“说完了没有,要我赶着你回去么?”
段长卿脸上一红,走进马车。
“驾!”段黎高呼一声。
“快去快回!”段玉笙笑着对段黎说。
“知道了!”段黎笑着扬起了马鞭。
由段黎领军,十万大军相送。
她站在踏过的高坡之上,按合约之上所说,将段长卿相送至坡口,在三里外是朝廷驻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