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茫茫(113)

作者: 浮游飞絮 阅读记录

窈娘神色一顿,苍白的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

她本能地想躲去少女身后,可余光瞄到她头上闪烁了一瞬的绒花,又悻悻缩回了僵硬的身子。

都怪破绒花,她都不敢近女郎的身。

桥妧枝离开前将土地庙好好打扫了一番,对窈娘道:“我这次烧了很多,清明便不来了。”

窈娘眨了眨眼,遗憾道:“不来了吗?当真不来了吗?清明那日鬼市可热闹了,还想带你去看看呢。”

“不来了,清明那日,我要去接人。”

“接谁啊?”窈娘好奇,“是沈小将军要回来了吗?”

桥妧枝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但是窈娘,浮屠峪中那八万将士的遗骸要回长安了。”

昏君之死不足以平民愤,三月初,桥丞相上奏,欲将沈家军将士遗骸送回长安,奏折送上去的第二日,帝王准奏。

于是长安至冀州遥遥千里,重山叠嶂间,多了一条回家的路。

昭宁元年的第一场雨,降落在清明时节的清晨。

天还未亮,雨水透过半开的木窗打进屋内,氲透了桌案上没有写完的信,墨汁晕开,将上面的字迹弄得模糊不清。

桥妧枝是被屋檐下悬挂的玉片风铃吵醒的,一睁眼,水汽扑面而来,她越过木窗伸手去接,掌心很快便蓄了一洼水。

原来是下雨了,一场可以濯去世间浮尘的春雨,悄然降临在昭宁元年的清明。

她身穿单衣走到庭院中,衣衫很快便被涿透,可她没有理,立在合欢树下,小心翼翼去翻地上的泥土。

埋着酒酿的那块土壤开始变得松软潮湿,最晚清明一过,就必须要将它挖出来。

其实早就应该挖出来了,是她想再等一等沈寄时,所以一拖再拖。

那就再等一日吧,柔顺的发丝紧紧贴在脸上,有些痒,她一边用手蹭一边想,今日过后,他若是还没回来,她就将酒酿挖出来,自己喝。

这场雨一直没有停,一直到巳时,雨势隐有渐大的趋势。

好想要将积攒了一年的雨水一股脑放到今日,长安百姓喜不自胜,可当他们看到城门前悬挂的白幡,喜悦中又多了几分不可名状的苦涩。

清明时节,风雨如晦。

长安城门大开,被雨打湿的白幡变得沉重,却依旧能被风扬起,巨大的棺椁装载着八万将士仅剩的遗骸回到长安。

百姓林立在街巷两侧,不知何时,春雨中夹杂了断断续续的呜咽声,直到后来,呜咽声越来越大,渐渐席卷了整个长安。

桥妧枝撑着竹伞跟在棺椁后,恍惚间,好像回到了沈寄时躺在棺椁里被带回长安那一日。

只是那时,那场雨比今日要大的多,大到淋湿了她整颗心。

雨水串成珠帘顺着竹伞流下,眼前景象忽然变得模糊。

淡色裙摆被雨水打湿,行走间沾染了长街上的泥尘,她却无暇顾及,只撑伞跟着百姓向前走。

“桥脉脉。”

忽有熟悉的声音穿过雨幕传至耳畔,桥妧枝脚步微顿,没有抬头。

“桥脉脉。”

声音再次传来,这一次,语气中多了几分无奈。

伞面轻晃,缓缓向上抬起,露出少女那双湿润又明亮的圆眸。

她猛地睁大双眸,透过重重雨幕,看到熟悉的少年抱臂立在街角,剑眉轻挑,神采飞扬。

那张一向桀骜不驯的脸多了几分沉稳,可看着她的目光,一如当年。

“桥脉脉,今日雨真大啊。”

他轻声说:“你能与我共伞吗?”

【作者有话说】

正文完.....

假的!!!

这是构思时想好的正文完,但是我更想正文甜了再完

56

第56章

◎我不要你的魂◎

四月天,一场春雨断断续续下了数日,乌云翻滚,天色晦暗,一开窗便是扑面而来的潮湿气。

寒风夹着细雨争先恐后钻进屋内,屋檐下风铃响个不停,格外扰人清梦。

一只手从薄被中伸出,轻轻扣住少女后脑,将她往被褥中塞了塞。

温暖席卷全身,桥妧枝本能地蹭了蹭软枕,很快又陷入了沉睡。

沈寄时回来的第二日,那坛梅花酿终于从泥土中挖出,开坛瞬间,满室梅香。

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地下埋了太久的原因,今年的梅花酿格外烈,她一喝完,便觉头脑昏沉,断断续续睡了三日。

床前帷幔被掀开,沈寄时走到窗边将玉片风铃摘下。

庭院中的合欢树在雨水的冲刷下更显枝繁叶茂,风一吹,树冠轻摇,显得生机勃勃。

他在窗前吹了许久的风,从清晨等到快要晌午,床榻上的人依旧没有要醒的意思。

沈寄时无奈,转身将人从帐内抱出,放到了梳妆台前。

雨落屋檐的哒哒声传入耳中,桥妧枝勉强睁开一只眼,将额头抵在他腰间,低声道:“我还想再睡一会儿。”

“今日要赴约,卿卿若是再睡一会儿,刚入锅的黄米饭都闷熟了。”

指腹在她下巴上轻轻摩挲,沈寄时挑眉,半开玩笑道:“桥脉脉,你怎么跟以前一样喜欢赖床?”

桥妧枝冷哼一声,没有理他。

睡意去了大半,她打起精神为自己绾发。

沈寄时微微眯眼,伸手拨弄了一下妆匣里的珠翠,问:“卿卿今日戴哪个?”

“还是那只绒花。”

指尖微顿,他道:“那只绒花不在妆匣。”

桥妧枝狐疑低头,在妆匣中翻找许久,蹙眉道:“我的绒花去哪里了?”

她起身,快步走到床榻前,开始在软枕被褥下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