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茫茫(96)

作者: 浮游飞絮 阅读记录

有人在除夕夜给他烧来了香火。

桥妧枝推开他匆匆跑出屋子,看清里面的东西,眉眼微弯,转头对他道:“是沈萤,里面有一件冬衣。”

沈寄时跟出来,低头拾起那件冬衣,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丑陋针脚,闷笑出声。

“这是阿萤为你缝制的冬衣。”桥妧枝指尖在衣袖上蹭了蹭,嗔怪道:“你不要笑,这应当是她第一次制衣。”

沈寄时缓缓蹲下,看着满包裹的冥钱,神色怅然。

今夜无月,纸灰四起,远在边疆的少女还不知晓,她所祭奠之人,尚在故乡。

承平三十年,正月初一,天愈寒。

桥妧枝是被爆竹声震醒的,身侧没有无人,她猛地惊醒,忘记加衣便匆匆跑出了暖阁。

彼时天刚亮,已经熄灭了的花灯挂在屋檐上轻轻摇晃,灯壁偶尔碰到柱子上,发出咚咚轻响。

桥妧枝心跳加速,慌张向外看去,却见空旷的庭院内,不知何时竖起一只长长的竹竿。

沈寄时只穿了一件单衣,衣袖在寒风吹拂下翩飞,正背对着她在竹竿下埋土。

她一怔,紧绷的情绪瞬间松懈,没有出声,就那么立在原地看他。

察觉到她的视线,沈寄时转身,见她衣衫单薄赤脚踩在地上,面色一寒,冷声问:“为何不穿鞋?”

寒风一吹,冻得她瑟瑟发抖,桥妧枝这才意识到自己忘了穿鞋,于是抿唇道:“出来的太急,忘记了。”

沈寄时走上前将她抱起,语气说不上好,“桥脉脉,这么冷的天都能忘,你整日在想什么?”

“我一睁眼没有看到你,还以为你已经离开了,一着急就忘了。”

她说着,双腿攀上他两侧腰间,整个身体缩进他怀里。

只是她忘了,他怀中并不暖,好在衣衫摩擦间浮起短暂的暖意,足够让她支撑回到屋里。

沈寄时横在她腰间的手臂微微收紧,垂眸看她,“我说过,我不会不告而别,卿卿。”

他说得认真,桥妧枝沉默一瞬,点了点头,后又意识到他应当看不到,又轻轻嗯了一声。

屋门缓缓合上,她目光越过他肩膀,透过即将关上的门缝,看到庭院中的竹竿,忍不住问:“为什么大清早要在那里立一个竹竿?”

白皙的下颌抵在他肩膀,说话时温热的吐息喷洒在耳边,他们之间,是真正意义上的窃窃私语。

“承平二十七年除夕夜,我在冀州,听那里的人说,正月初一立一根竹竿可以保佑家中人长命百岁,我便立了。”

桥妧枝在他怀中闷笑出声,“那是冀州的习俗,我们在长安。”

“无论哪里的习俗,都是人们美好的祈愿。”他将人裹进被中,“黄泉孤寂,我盼卿卿长命百岁。”

桥妧枝恍惚想到,有一次梦中,他掌心贴着她侧脸,也是这样说的。

棉被将周身寒意驱散,她抓住他衣袖,问:“你穿得这样单薄,不冷吗?”

她偏头,轻声道:“这里很暖和,昨晚爆竹声响了很久,沈寄时,你能陪我睡一会儿吗?”

这个时辰,长安城内的爆竹声已经停了,她可以在白日睡个好觉。

棉被被掀开,冰凉的身躯贴上来,厚厚的被子他们笼罩,不一会儿被褥间便只留有温热。

桥妧枝心微静,墨发散下,整张脸扎进他胸膛,轻浅呼吸着。

大掌扣住她墨发,身侧人等她睡着,方才缓缓闭上眸子。

庭院外,桥夫人立在凉亭里,望着小院中立起的竹竿,久久没有出声。

荣妪将石凳上的灰尘扫下,说道:“今年除夕女郎一直窝在院里,都没有去游灯。”

桥夫人回神,没有承她的话,而是有些疑惑地问:“荣妪你可知,院中为何要插个竹竿?”

荣妪这才看清院中情景,思索片刻,恍然大悟道:“曾听旁人说起过,初一立一根竹棍应当是祈求家中人长命百岁,女郎有心了。”

“长命百岁……”

桥夫人念叨了一遍,轻笑道:“她自小不是在长安就是在蜀州,哪里会知道这个。”

她转身,对荣妪道:“今日初一,来府中拜访的人不少,若是没有要紧事,就不要去打扰脉脉休息了。”

荣妪点头,又向下看了一眼,这才跟在桥夫人身后走下凉亭。

庭院中,竹竿映在地上的影子由长到短又由短渐长,一日匆匆而过,转眼便是日薄西山时。

桥妧枝昏昏沉沉睡了一整日,一直到夕阳透过窗户照进屋内,她才缓缓睁眼,看着空旷的床榻,莫名有些心慌。

薄纱后隐有烛光亮起,原是屋檐下的花灯换了烛芯。

沈寄时手腕一挑,吹灭剑尖剩余的烛芯,反手间,长剑便入了剑鞘。

挑剑燃灯,确实是沈寄时会做出的事情,

桥妧枝目光从长剑转向他轮廓分明的侧脸,看了好一会儿,主动开口:“太阳马上就要落山了,你要去做你的事情了吗?”

沈寄时将剑送到她怀中,眉眼微低,没有出声,却已经是无声的默认。

玄铁打造的剑很重,桥妧枝转身将那柄削铁如泥的宝剑重新悬挂在墙上,背对着他,语气轻快:“那你快去快回,明日一早,我去巷口接你。”

话音落下,便有冰凉的吻落在她后颈,带起一阵战栗。

她一直没有回头,直到屋内那股若有似无的香火气彻底消失不见。

【作者有话说】

习俗我查了很多,但是最终决定瞎编一个!!!

50

第50章

◎下辈子,我们换一换吧◎

宣政殿内,龙涎香燃起,烟雾透过香炉向四面八方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