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茫茫(98)

作者: 浮游飞絮 阅读记录

“这就是陛下杀我沈家军八万将士的理由吗?”

熟悉的声音自身后传来,帝王脚步一顿,对身边大太监道:“你有没有听到有人在说话,那声音,当真像极了长宁侯。”

就连圣文帝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会对沈寄时的声音记得这样清楚。

许久没有人回答,圣文帝意识到什么,缓缓转身,却见灯下不知何时立着一人。

年纪已大,他双目模糊,隔着不长的距离,竟有些看不清那人的面容。只依稀能看到,来人身姿挺拔,身着一件玄色大氅,满身杀气,好似一只随时都会扑过来撕咬他的野狼。

狼?

帝王脑中有些混沌,他想了很久,才记起,他上次觉得像狼之人,是沈寄时,那个桀骜不驯的长宁侯。

寒风四起,吹动龙床前悬挂的帷幔,圣文帝缓缓直起身子,声音浑浊:“你是谁?”

那人发出一声轻笑,满身肃杀,一步一步走向年迈的帝王。

“李桓,我今日前来取你头颅,以祭我沈家军八万将士的性命。”

圣文帝看到那张熟悉的脸,瞳孔放大,“沈危止,果真是你!果真是你啊!”

沈寄时居高临下看他,只觉这世间事当真可笑,他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竟会弑君。

他没有用自己的枪,而是手腕一转,幻化出一柄长剑,声音仿佛淬了冰,“沈家世代皆为大梁而死,李桓,你杀我并非为了太子,你只是忌惮沈家军,又不肯承认自己是残害忠良的昏君,于是用太子之死给自己寻了个理由,因为你一直都知晓,太子是被东湖人所杀,与我和李御都无关。”

圣文帝浑身一震,指着他发抖道:“我杀你沈家军又如何!朕是天子,朕有什么错,沈危止,如今尔敢弑君,就证明朕当初没有杀错你!”

“即便是沈寄时弑君,那八万将士何辜?他们一心盼望将东胡人赶出大梁,回长安与家人团聚,如今却被困在枉死城,不得往生!”

沈寄时声音愈寒,“既如此,万般因果,皆由沈寄时一人承担。”

话音落下,长剑出鞘,寒光闪过,将圣文帝苍老颓然的面容映照在剑身之上。

他竟已经这么老了……

圣文帝看着那柄剑,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他双颊涨成了猪肝色,指着眼前人,久久说不出话。

长剑落下瞬间,紫光乍现。

庭院中的秋千突然断了,桥妧枝心一沉,弯腰去拾落在地上的藤蔓。

藤蔓粗糙,她用尽全力拧成一股,试图将那些藤蔓重新接上,可仔细一看才发现,藤蔓断了不止一处,无论再怎么费力气,也不可能再重新接上。

她立在树下,静静看着藤蔓断口,直到寒风将她衣衫吹透,方才回过神来。

心愈发沉,她转身披上斗篷,趁夜出了兴宁坊。

恰逢子时更声敲响,长安城内不见行人,孤魂野鬼也全都藏在暗处,她一人提灯行在长街,举目四望,一片寂静,无人亦无鬼。

正月初二,长安夜间极冷,即便是披着厚厚的斗篷,寒风依旧不停往身上钻。

桥妧枝不知该去何处,只下意识往皇城方向去,她想,若是一切顺利,说不定路上便能碰到沈寄时,到时候一切尘埃落定,她就带他回家。

提灯的手已经冻得失去知觉,她心中安,就这样麻木地往前走,不知走了多久,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桥姑娘!”

她听到身后有人在唤她,下意识脚步一顿,转而又觉得应当是错觉。毕竟这个时辰,也只有她会游荡在长安街头。

可身后的马蹄声越来越近,她停下脚步,恍然发现周围很亮,火把的影子投射在街边商铺前,驱散几分夜间寒意。

“桥姑娘!”

李御勒紧缰绳,行至她身边,眉头狠狠一皱。

他当即翻身下马,压低声音道:“桥姑娘,深更半夜,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十二殿下?”

桥妧枝看清来人,这才惊觉,自己竟已经走到宫门外。

她悄无声息抓紧自己的衣袖,缓声解释,“刚刚做了噩梦,有些睡不着,便想出来转转。”

这理由寻得有些可笑,哪家女郎会因为做噩梦半夜三更出来,还来到宫门外转悠。

李御微微眯眼,探究的目光落在她身上,久久没有言语。

桥妧枝深吸一口气,坦荡对上他的视线,主动询问:“殿下,长安城内可是出了什么事,为何会动用这么多人马?”

闻言李御神色微敛,直觉自己应当是想多了,桥姑娘一个不会武功的弱女子,兴许真的只是凑巧走到这里。

他看了看四周,眸光微闪,低声道:“皇宫中进了刺客,父君受了伤,我正带人满城搜查。如今城内危险,此地不宜久留,我派人送女郎回去。”

桥妧枝心下重重一跳,下意识问:“什么刺客?那陛下如今怎么样了?”

李御觉得她今日有些奇怪,却没多想,只道:“父君并无大碍,只是受了惊吓,如今还在昏迷中。”

听到他说圣文帝无事,桥妧枝只觉心头一滞,脑中一片空白。

她不敢多想,扯了扯唇角,语气涩然:“陛下无事便好,回兴宁坊的路我很熟悉,殿下不必派人送我。”

少女半张脸隐藏在斗篷内,神色有些看不清晰。

李御皱眉,“可是长安城今夜不太平。”

桥妧枝摇了摇头,“我身上带着匕首,不会有事。”

她执意,李御便没有强求。

夜色暗沉,看她身影越走越远,李御翻身上马,正要带人离开,可刚刚挥起马鞭,却又有些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