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佛子他口是心非(5)

作者: 雾木羽 阅读记录

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姜梨看向他被汗水湿了半截的衣裳以及额上的豆大汗珠,浅笑道:“无妨。”

小和尚见她面貌姣好,酷暑下的衣裳干燥清爽,行走间似有阵阵凉气,举着桶毫不费力,揣测其是灵修,羡慕道:“施主是水灵根或冰灵根吧?小僧的二师兄也是,每日师兄弟都托他制些冰放屋内,不然夜里铁定热醒。”

姜梨笑而不语。

到底还是孩子心性,瞧姜梨和气,小和尚便打开了话匣子。

一会小声埋怨师父严苛,大热天的非要他磨砺心性,用木桶打水填满水缸,又叨念自己的某个师兄写得一手好经文,一经难求,说完后他又扬扬道另个师兄擅于解签,门前都是接踵而来的拜访者......

到水缸前,他才惊觉自己喋喋休休了一路,觉得姜梨实在好脾气,不曾打断,于是讪讪地咬了咬手,“施主前来何故?若是想观赏茉莉,前面便是,此处人烟稀少......”

“我找无明。”

“无明师兄?”小和尚诧异,嘴唇蠕动,似是想说什么,最终只言,“倒是顺路,他应当就在前头不远处值扫。”

我知道。

姜梨浓黑的睫毛半合着,光线轻柔地打在她挺秀的鼻尖上,面颊上细小的绒毛被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泽,暖光恰到好处地融化了部分清冷,显得整个人柔和起来。

风起,一朵茉莉花随着苕帚声悠悠落下。

第3章 他会哄好她的

无明、无明,恰如其名。

他是个盲人。

树叶被吹得簌簌作响,青砖上散落的茉莉花随着苕帚轻扬,正规律地向角落聚拢。

似是察觉到有人靠近,他眼睫微颤,精准地面向姜梨,放下苕帚,双掌合十,宽大的袖口滑落,露出一截修长紧致的手臂。

“施主。”无明半低头,鼻尖微汗,许是日头毒辣,眼尾淡红,这一抹红平添了几分生气,像是画像上的平面人物被突如其来的点睛之笔赋予了神韵,变得丰满鲜活。

茉莉花飘飘然,花光柳影缭乱了视线,无明站在巨大的树冠下合掌。

姜梨哑然。

脚步声匆匆,一个冒冒失失的年轻和尚跨过门槛,险些摔跤,扯着嗓子道:“无明师兄,有人找你诵经。”

“好。”无明颔首后放下苕帚,从墙角拿起盲杖,步履平稳地朝外走去。

姜梨停留几秒,跟了上去。

年轻和尚性子虽急躁,但照顾到无明目不便,放慢了步伐。

他扭头看了眼姜梨,面露疑色,望向无明,“这位施主.......”

“久闻紫东寺佛法神圣,超度众生。百闻不如一见,不知今日可有机会敬仰一番?”姜梨脚步轻巧,近乎无声,她不徐不疾地与两人保持着三四步距离,怡然含笑,让人心生好感。

年轻和尚两颊微红,连连点头道:“善哉。”

紫东寺偏殿外围站一群百姓,中间隐隐传来啜泣声,见僧人来,他们自发让出一条道。

戴着头巾的中年妇女跪坐在中间,旁边是手拉的独轮车,车上铺满晒干的稻草,一具尸体被放置在上面。夏日炎炎,尸体微腐,散发出不好闻的气味,众人皆朝后避开风口。有人安抚着一旁站着啼哭的女童,往她手中塞糖,女童手紧紧握着妇女的胳膊,并不接过。

“这徐娘也是苦命人,如今丈夫没了,家中无壮丁,孤身带一女娃,田里活怕是不好干。”

“城外果然去不得啊,赏金是多,但太危险。”

百姓怜悯的议论虽无恶意,但着实不好听。

徐娘面色蜡黄,历经风霜的脸上满是沟壑,眉眼疲倦,见无明来了,合手道:“劳烦大师送送我家汉子。”继而手撑地,费力站起,让出空地。

细碎声消失,周遭肃然。

无明拄着盲杖朝前探去,当盲杖轻碰到木轮时,停住了。

淡淡的尸臭飘出,他像是没闻到,眉眼依旧柔和沉静,双手轻轻拨动光滑圆润的佛珠,具有节奏和韵律的字音从口中缓缓念出,声线清亮温润,似是能拂去人心中的不安,让人平静思绪。

一时间只能听到他专注虔诚的诵经声和低沉悠扬的蝉鸣。

念闭,无明弯腰曲背,深深一拜。

徐娘抓着女童,一滴泪打湿在衣袖,她慌忙擦了擦眼角,久久地凝视着死者,长吁道:“如此,你也能安心去了。”

说完,她朝无明拜谢,伛偻地拉住车把手,慢吞吞地离去。

百姓渐渐散去,无明忽地转向姜梨,不同于别的盲人,他的眼珠又黑又深,乍一看并不觉得失明,但瞳孔深处毫无光泽,暴露了这一事实。

“施主可有何事?”

数万年过去了,不知轮回几许,他委实没变,本就是光风霁月的人,是尘埃里一眼夺目的明珠。

她默视那张脸,莞尔一笑,“听闻寺内供有寄宿,无明师父是否知悉在何处?”

*

天屿,天府。

蒋朝越烦躁地捏了捏胀痛的鼻骨,耐着性子听天侍汇报。

“牟姑娘仍是不肯吃饭,她嚷嚷着要回家......”

“她呢?”

见天侍愣在那边,他眉头紧锁,面色不虞,加重语气,“姜梨在哪?”

天侍才恍然大悟,“回天子的话,公主去了凡间,具体在哪并不清楚。”

待他走后,蒋朝越神色沉郁,似有一层阴霾笼罩在面庞上,眼神淡漠,对暗处道:“去解决刚才那个蠢货。”

短暂的沉默后,他再次开口,“查下她在哪。”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