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百官上朝我吃瓜,女扮男装当名相!(240)

作者:椰椰椰子鸡 阅读记录

“这是手艺人,他们是不会轻易把手艺传出,都是代代相传,或者收徒弟,像这般广开学堂教授,他们会觉得被抢了饭碗,如何肯传授出来。”

林微之也知道,想要增设其他学科,难于登天,可难,并不代表不能做。

“爹,可以在京城先行试验,至于教授的先生,工匠可从工部调人,但在京城学出去的学子,必须为朝廷所开设的学堂任职满三年后,才能自行选择是离开自己去开店铺,还是继续留下任职。”

只要有了种子,她相信,星火总会燎原,只要能够坚持。

“此事,你写个折子……”

“那什么,爹,我还有事,折子的事就劳烦您了,我先走啦。”

一听写折子,林微之噌地一下从位置上站起来,没等林世平说完话呢,转身就跑了。

看到她这么怕写奏折,林世平无奈地摇头,但还是命人研磨,他得把这样的想法写下来,呈上去。

林微之说得没错,只有百姓多几种谋生的手段,遇上天灾时,也能想到更多的法子,而不是坐地等死,只能等朝廷救援。

毕竟天灾何时降临,谁也无法预料,山高路远,朝廷的救援也不能及时赶到。

在朝廷救援赶到之前,需要的,是他们能够自救,不过想到林微之那些大胆的想法,恐怕没有几十上百年的沉淀,难以看到成效。

但不管怎么说,有的事,就要有人开那个头去做,才能知道,此事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大。

翌日

林微之让林世平给她请了假,与吕承志带着人前往试验种植杂交水稻的良田。

坐了半天的马车,才抵达目的地。

“这个村叫木溪河,也是距离京城最大的一个村子,那边划了一亩良田出来,种植杂交水稻,有专门的人看护,如今已长成幼苗播种下去。”

他们没有进村,而是直接在路边下了马车,从这里走过去是田埂小路,马车过不去。

吕承志指着一片绿油油的稻田,为她讲解,两人也一边往那个方向走。

林微之大概扫了一眼,微微蹙眉,“吕尚书,这秧苗种得太密了吧。”

他们已经走到正中间,有正在除草的百姓听到她的话,立刻反驳。

“大人有所不知,原本粮产收获不丰,若是不种密一点,那就会少很多的粮食,这样一来,收获得就更少了,自然是种得密一点,结出来的粮食多一穗,那就多一穗的粮食。”

这是人固有思维,总以为,两根秧苗结的果会比一根秧苗结的果多一倍,实际上,真的如此?

林微之摇头道:“此言差矣。”

所有人都看向林微之,只听她道:“若是种得太密,会导致括叶片相互遮光,田间通风受阻,授粉机率就会下降,从而导致水分失调,病虫害加重等问题。”

“大人,您种过地吗?”

第214章 勘察水稻(2)

“是啊大人,您不懂,就不要乱说话,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从来没听说过什么这种事。”

“什么叶片相互遮光,通风受阻,这怎么可能,这太阳不都是均衡照射吗?”

“对啊,而且我们这田里水位不降,每根秧苗都保证在水中,水分失调也不合理啊。”

林微之没有说话,默默地等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说话。

她则偷偷在心里跟系统兑换偷听心声的礼包。

【系统,兑换百姓心声礼包。】

系统:【叮,耗费九十点瓜能兑换百姓心声礼包一份,现在为你开启自动模式。】

【年纪这么小,还是个当官的,他能知道怎么种粮食?】

【笑话,老娘就不信,苗子都给拔了还能把产量提上去。】

【我觉得这个大人说得好有道理啊,我现在就去把我家的苗子拔了,种稀疏一点。】

听到不同声音,林微之扭头看去,就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拔腿就跑,可见刚才的心声就是他传来的。

林微之:【这小子,打小就聪明,是个农业好苗子。】

继续听其他人的心声,大部分反对的多,看笑话的多,等她达不到她说的那个产量,等着不交赋税的也有。

除了刚才跑开的那个小男孩,不信的人占大半,半信半疑的在少数,林微之也懒得解释。

吕承志听了两方的言论,觉得两边都有道理。

“去把大司农请来。”

方法虽说是工部提供的,但实际上农事方面的事,有司部的人专门负责。

在吕承志提出杂交水稻后,司部全力配合,大司农便长住在木溪河,说要等杂交水稻收获之后,第一时间知道结果,也要观察这所谓的杂交水稻,跟他们种植的普通水稻,生长有什么不同之处。

吕承志说完后,立刻就有人去请大司农,一同跟来的,还有督农,两人都穿着粗布麻衣,裤子还挽得高高的,脚上沾了泥,可见他们确实是在为百姓干实事。

“林大人,这位是大司农李自清,这是督农魏坪。”

林微之见过两人,李自清见她一毛头小子,微微蹙眉,“听说你对种植有不同见解?”

身为大司农,在农事方面他深入研究过,作为常年在田地里,跟百姓一起探讨种植术,可以说他对此颇有心得。

林微之将自己所知道的,重复说了一遍,李自清和魏坪两人都陷入沉思。

唯有围在一旁村民们窃窃私语,摇头晃脑地不同意林微之的说法。

吕承志想到杂交水稻本就是林微之提出来的,或许这样的种植方法,更合适。

“大司农,不如就按照林大人的想法去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