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将军和俏掌印gb(151)
很多时候,乔昭来掌印府,徐纾言都在忙碌。大多数时候乔昭看到的都是徐纾言伏案的身影。
今日倒稀奇,大忙人竟然不忙了。
“这几天都是朝贺之事,由礼部的人来管,我懒得管那些那些繁杂的事情。”
在北齐,除夕夜是宫中的家宴,到时皇上、太后、以及宫里的嫔妃皇子,宫外的王公贵族。都要来宫里用宴。
第二日便是正月初一,要举办的则是国宴。皇帝要在太和殿外宴请朝臣。国宴的规模更大,要更加慎重严谨。宴席上吃的尽是山珍海味,说一句满汉全席都不为过。
那日不仅是乔愈年,就连乔昭都要去。
这些隆重的庆典繁琐,规矩又多,出不得一点岔子。徐纾言是不稀得去管这些事情的,于他而言没什么意义。
徐纾言稍微用力,拽了拽乔昭的手,把她往软榻上拉。又让乔昭坐好,斜斜靠着,随后徐纾言安稳的窝在乔昭怀里,垂眸玩着她衣带上的络子。
两人就这样依偎着,都没有说话。室内一片安静,但又不显得尴尬,只觉得分外温馨。时光流淌,仿佛变得更加柔软。
片刻后,徐纾言抬眼看向乔昭,问道:“我给你的荷包,你怎么没戴着?”
他虽然语气平静,看着没有生气的预兆,但是掌印向来是喜怒不形于色的,万不可小觑了。
乔昭忙解释道:“我日日都奔波在外面,害怕弄掉了。于是连同你给我的玉佩一起,收起来放好。”
徐纾言听着乔昭的解释,勉强还算满意。
他漫不经心的揪着乔昭的衣带玩,又道:“那个荷包绣得不好,针脚处理得有些粗糙,下次我再给你重新绣个别的样式。”
“别了吧,我瞧着那个荷包挺好,绣得鸳鸯也挺新奇的。”
乔昭想要阻止徐纾言这些想法,她还没忘记徐纾言绣得跟扑腾野鸭似的鸳鸯。
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执着的去绣荷包,实在是徐纾言在这些方面没啥天赋。上次手指头都快被戳穿了,这还没死心呢?
徐纾言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他定定的看着乔昭,一眨不眨,道:“你不喜欢?”
乔昭感受到一点危机,忙道;“喜欢,喜欢!”
最后乔昭是半点也改变不了他的想法,也只能由着他去了。
乔昭一般在这里不会留很久,很多时候就是陪陪徐纾言,然后又走了,独留一室空寂。
当然有时候徐纾言勾她,那就另说。
但是今天是不会留的,因为这几日实在有些忙。
两个人还靠在一起,徐纾言转头亲了亲乔昭的唇,问道:
“你除夕要过来吗?我给你做糖蒸酥酪吃,小时候我父亲每年除夕夜都做这个。”
徐纾言一双秋水似的眸子,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乔昭,让人根本不忍心拒绝。
“除夕那天我估计忙得很,不一定赶得过来。要不初一晚上过来,国宴结束我就来找你,好不好?”乔昭有些为难道。
乔昭真的犹豫,她不是不想来,是真有点太忙。况且她连昌敬侯府的团圆饭都不一定赶得上,很难给徐纾言承诺。
徐纾言听着乔昭的话,垂下眸子,抿着唇,不讲话了。
这么多年,自从在宫外有了府邸,除夕夜,徐纾言都是和徐霁徐淮一起过的。主仆三人也没什么话好说,就沉默着吃饭,不过一会儿菜冷了就撤下去。
外面万家灯火团圆日,掌印府只有象征性的点几个红灯笼,甚至比平日里更加冷清。
府里的下人会请假,回去和家人过个除夕。徐纾言在这点上从来都不会刁难的,甚至提前给他们封个红包。
往往除夕夜,徐纾言会早早睡下,甚至不会去守岁。
就仿佛这是普通的一天。
可是除夕怎么会是普通的一天?这是和家人团圆的日子啊。
徐纾言没有家人。
……
乔昭看他不答话,将他的身子转过来,两人面对面。乔昭能看见徐纾言颤动的眼睫,以及有些苍白的脸色。
她有些心疼,爱怜似的亲亲徐纾言的额头,温声道:“那我晚一点过来可以吗,我尽量过来。”
徐纾言听见乔昭语气的松动,这才抬眼看着她,问道:“有多晚?”
“可能赶不上除夕夜守岁。”乔昭回答道。
徐纾言安静片刻,随后低声道:“反正你多晚过来,我都会等你的。”。
言罢,他顿了一下,又道,
“但是糖蒸酥酪还是刚出锅,热的时候好吃。若是热太多次口感就差了很多,到时候你可莫要说我做的难吃。”
乔昭听着徐纾言一本正经的说着他的糖蒸酥酪,别扭极了。
她轻笑一声,道:“好,到时候我一定早点到,尝尝掌印亲手做的糖蒸酥酪。”
-------------------------------------
除夕,岁序更替,华章日新。
北齐街头巷尾,喜气洋洋。乔昭天还没亮就出了门,每个市集都要派人巡逻,防止有人闹事。
北齐在除夕这天往往格外热闹,舞龙斗狮,有趣的很。
往往在今天,大人都会带着小孩从龙身。下穿过去,然后再讨要一根红色龙须,绑在小孩的手上,可以保佑孩子明年平安康健,万事顺遂。
这个习俗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传下来的。反正乔昭从小,宁安郡主就会给她和哥哥一人求一根龙须子。然后系在他俩手上。
小时候乔昭和哥哥总是争红线长短,然后又闹别扭。现在到是没人跟乔昭争,乔昭也长大了。
爆竹声响起,四周锣鼓喧天,一小片空地上,四周被围的水泄不通。一条金龙乱舞着,龙头高高昂起,随着一声声急促的锣鼓声,龙身不断翻腾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