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151)
另一方面觉得江聿过为什么会这么笃定的认为她一定会按照他想的去做?
人往往是矛盾的结合体。
祝敏闭着眼睛,捏了捏眉心,没有立刻回复江聿过。
她不想让他觉得他做什么多能胸有成竹、势在必得,她不想让江聿过觉得,如指诸掌的就能看透她的心。
没有得到祝敏回复的江聿过,一直盯着他的手机屏幕。
他没有收到任何消息,江聿过甚至还一度认为是微信的后台出现了问题。
面对祝敏,他永远忐忑,永远小心翼翼,江聿过在商场上做事向来果断狠辣,说一不二,可是在祝敏面前,他从来不占上风。
人与人之间隔着一道难以敲碎的、坚硬却又摸不到的墙壁,看不到的墙壁固若金汤,守护着每个人内心独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天地。
但是江聿过早已主动将自己心底的墙壁打开大门,他很想、很想,很想任由祝敏随意出入,栖身其中。
在祝敏没有回复消息的那段时间,江聿过盯着手机屏幕,不可避免的落入记忆的洪流之中。
窗外的雨声仿佛全然落在他的身上,一些回忆就像站在雨中刻意的把伞扔到一旁,任由雨水细密的落下。
他们的回忆是淋了一场永远未停歇的雨,酸涩如同潮水般弥天盖地的向他袭来。
一个人的这八年,他不止一次的在过去的回忆里萦回。
在去公司的路上看到一颗树的时候,在偶尔的休息间隙看到夕阳落满天的时候,在吃到一家味道很好的新开的餐厅的时候,在好不容易一个人入睡后的梦境的时候……
他无数次想到祝敏,想到他们的曾经。
手机屏幕上显示“对方正在输入中……”,江聿过的心脏莫名的颤了颤,他伸出手想要按一下心脏,又忍不住勾起自嘲的笑意,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怎么遇到祝敏,还是这么容易被撩拨心脏?
下一秒,他收到了祝敏的发来的消息。
是一张照片。
是祝敏拍的她办公桌的抽屉。
抽屉里放了几片江聿过做的阿胶。
随之而来的是一条消息——
【今晚你可以亲自尝一下你做的阿胶是什么味道。】
不是“可以”或“不可以”,而是给江聿过一个让他现在就恨不得时间拨快到今天傍晚到回答。
雨水仍然在顽固的下个不停,马路上尘埃混合着升腾的水雾,窗外的景色自动泯褪了自然饱和度,就连天空都是一片喧嚣的灰色。
可是江聿过,在这一刻,心中泛起圈圈粉色涟漪。
第74章 “宝贝儿,脸更红了。”
祝敏在休息不忙的时候和同事们闲聊, 李医生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她说女儿的同学们都报了好几个辅导班,不知道该给她女儿报什么, 能报的选项太多了, 但是时间就那么点, 有时候恨不得自己姑娘有个分身, 游泳、马术、钢琴、国画、演讲、唱歌……全都安排上。
李医生一边摇头一边说说:“现在的孩子都很卷, 平时课后、还有周末的两天,恨不得排得满满当当, 感觉有时候比我还忙。”
办公室里另一位有孩子的医生连连点头赞同, “是啊,我儿子从上学之前就上辅导班预习,自己学拼音字母这些, 当初我上学的时候都是课堂上老师教的。而且周六还要学跆拳道,周天要学游泳和数学,想想就觉得小孩子也够累的。”
李医生继续说:“我姑娘想学美术, 学个国画或者素描之类的。”
祝敏和梁静雯两个未婚未育的女性在这个话题上没有什么共鸣,但是说到绘画, 祝敏倒是有点能聊的话题,她笑着说:“学个美术挺好的。”
“哦对, 我记得小祝医生就很擅长画画吧。”李医生拍了拍大腿, “小祝你当时学的什么?素描?”
“也没怎么系统的学过, 大部分还是自己看着网上的图片照着画的。”祝敏谦虚的说,“我就是当作个人爱好,拿着笔随便画画, 不是专业的。”
李医生微微叹了口气,“对啊, 让孩子学这个,也不指望他们靠这个成画家成艺术家,不就是孩子喜欢,让他们当成个爱好,既然我有这个条件,就尽量让他们学个特长。”
办公室里有孩子的医生在这些话题上兴致勃勃的讨论个不停。
祝敏听着他们的讨论,想到了自己读书时候的那段时光。
她喜欢画画,更多的是将画画当成一种解压方式。
她那时候经常画一些简笔画,在随便翻开的课本某页,在试卷的角落,在练习册的背面,在草稿纸的一角……经常能看到她随手画的简笔画。
偶尔画的一些有故事情节的简笔画,祝敏送给了她的好朋友,当然还有江聿过。
只是渐渐到后来,只用黑色、蓝色、红色的签字笔画简笔画已经满足不了祝敏对画画的喜爱,减压的效果也减弱了。
直到祝敏发现了一个新的画画的解压方式——
画细胞。
祝敏的生物成绩非常好,有时候是接近满分的水平,她把早已烂熟于心的细胞结构图一点点在纸上画出来,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细胞质、内质网、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
不同细胞的形态如何、以及各个部分她都很清晰的画了出来,她还贴心的标上了分别是什么,她享受一点点画画的过程。
也不知道是不是画了太多的细胞结构图,祝敏本就极好的生物成绩高中的冲刺阶段更是好到一骑绝尘,单科次次年级第一。
江聿过见过祝敏笔下的无数张细胞结构图,大部分都是用纯黑色的签字笔画的,江聿过是文科生,但是高一他的生物成绩也很好。